理论教育 儿童美术教学实践:创意四步式教学模式

儿童美术教学实践:创意四步式教学模式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造力培养的“创意四步式”教学模式,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具体操作程序,如图2-2所示。所以表现创意是本模式的关键环节,学生在教师激发创意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表现创作的想法,是学生创作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老师应当场肯定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及时给予正确的积极评价。

儿童美术教学实践:创意四步式教学模式

(一)教学目标

小学美术创造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拥有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创作意图的能力,并能在交流创意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审美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评价。

(二)操作程序

美术教学创造力培养教学模式,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小学美术教学大纲精神,结合当前美术课程改革的进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重点。构建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造力培养的“创意四步式”教学模式,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具体操作程序,如图2-2所示。

图2-2

1.激发创意

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人人生而有之。利用小学生这种好动、好奇、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的特点,激发他们求知热情,采用一些可行的办法,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是什么”发展到“为什么”时,便形成认知兴趣,这是学习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是创新的萌芽。

精彩的导课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可以将学生牢牢吸引住,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注意导课具有针对性、简明性、启发性、新奇性和趣味性的特点。根据不同的课题,可选用实验法导课、演示法导课、游戏法导课等。

2.引导创意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创造性思维的品质的形成离不开教师正确的启发和引导。

(1)从感性材料引。对于全新的或与旧知识联系不大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在利用挂图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教学手段,综合选择电脑、录像、幻灯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www.daowen.com)

(2)从知识的迁移引。知识的纵横方面总是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教师应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分化点、关键处设计有坡度、有层次、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从而学会迁移,学会创造性地学习。

(3)从创设情境引。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教师要精心设计操作材料和操作程序,尽量创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创造,学会思考。它是实践性课型行之有效的方法。无论哪种课型,教师在引入激发创意的过程中,都要充分发挥语言的调谐作用,重视手势、眼神、动作、表情等体态效应。给学生以亲切感、轻松感,使学生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从而激发创意。

3.表现创意

“没有将想象、设计的东西变为现实存在,是谈不上创造的。”所以表现创意是本模式的关键环节,学生在教师激发创意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表现创作的想法,是学生创作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操作时间不少于20分钟,应注重把握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表现方法的创新性。

(1)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教学中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即使在同一课题的课堂教学中,也应鼓励学生用不同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2)表现方法的创新性。“美术教育中,使每个学生画出一样的画,或呈现同样的风格,运用一种方式,在具体教学方法上是成功的,而在教育学意义上是失败的。”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形成创造能力,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段和方法。大胆打破教材的限制,注意构思的新颖性;造型、制作方法、手段的创新性。

4.交流创意

这是创造力培养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交流自己的作品,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随堂欣赏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开拓视野。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以求自己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可以建立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评的程序来展开。

(1)学生自评、互评。即学生自己陈述作品的创意,让其他同学发表看法,也就是交流创意。课堂上教师可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先让学生评析,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审美意识。老师应当场肯定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评价一幅作品不仅要从作品的内容表现形式、技能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应该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作品,领会寓意。

(2)教师总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及时给予正确的积极评价。坚持以鼓励为原则,即便是不足之处的指出,也应用商量的口气,以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为前提,进一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意识。

(3)延伸升华。一节成功的课离不开精彩的结尾,对内容的延伸、主题的升华不但是结课的需要,而且可以拓展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