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简介
某经济特区为48层建筑,下部几层为大厅,由承重框架支撑上部剪力墙和其他荷载,梁的截面为2m×0.8m,跨度为5~8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C45,12月施工。采用P.O42.5水泥配制,水泥用量为400~450kg/m3,混凝土坍落度约为220~240mm。浇筑后一个月左右,梁上出现多条垂直裂纹,宽度约0.2~0.3mm,楼梯间墙(厚60cm)也出现类似的垂直裂纹。
原因分析
图1-4 混凝土墙体内温度T 及应力σ图
我国著名裂缝专家王铁梦教授在《建筑物的裂缝控制》一书中写到:“大梁中部的水化热温升实测为80℃左右,大梁施工时环境温度较低,混凝土冷却速度较快,预计内外最大温差约40℃,混凝土收缩在表面激烈发展,一个月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在表面产生的拉应力为σx=41.61kg/cm2,而此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Rf为25.5~28.5kg/cm2,致使混凝土开裂(图1-4)。混凝土在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同样可能产生裂纹,但是由于垂直方向一般配筋较多,又有自重产生的垂直压力作用,故工程中很少见到水平裂纹。”
大梁截面配筋主要配置在受拉区,其次是受压区,中部水平腰筋极少(2m高梁只在中部有一根水平筋,不起任何作用)。(www.daowen.com)
事故处理
根据王铁梦教授的调查,在结构物的裂缝中,非贯穿的表面裂纹占60%~70%,开裂原因主要是变形引起的自约束应力。该裂纹对承载力无影响(自约束应力是自平衡应力,开裂后应力大部分消失),只需表面封闭。
预防措施
1)混凝土分层浇筑,使其在浇筑过程中散发一部分热量。
2)加强混凝土保湿、保温养护,使内外温度较均匀地共同降温,减少结构内外温差。
3)提高水平构造筋配筋率或采用高强度的钢筋作水平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