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简介
2007年5~8月某框架工程浇筑C50无粘结预应力大梁及框架柱,每层设5榀600mm×1600mm×16000mm预应力大梁,使用P.O42.5水泥,大梁上下均配置受拉和受压筋,但中部水平腰筋极少。一、二层梁板柱浇筑后2d,拆模发现大梁两侧有对称或不对称的竖向裂纹,裂纹中间较宽,两头较窄,呈枣核形,梁底也有部分裂纹,有的与两侧裂纹连通,经超声波探测,裂缝宽度为0.2mm左右。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怀疑混凝土质量有问题,于是自行更换了两家混凝土公司,分别浇筑三、四层混凝土,拆模后仍然发现类似裂纹。
原因分析
混凝土结构的非荷载裂纹是一个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问题,也是当前工程界的一项前沿课题,涉及环境、设计、材料、施工等诸多因素。编者后来又发现多个工程有类似预应力大梁开裂的情况。
1.材料方面
混凝土公司为了确保混凝土强度和预应力钢筋按时张拉,C50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大多都比较高,一般P.O42.5水泥用量为420~450kg/m3,混凝土早期会有很高的发热量。根据国外同类工程大梁中部的水化热温升实测值推测,该工程中部水化热温升可能达到80℃,预计内外温差可达40℃,混凝土早期会有很大的温度收缩和水分蒸发带来的收缩。该工程地处繁华商业区,施工场地狭窄,只能采用地泵施工,混凝土输送管道弯道多,大梁配筋密集,因此混凝土坍落度较大,这也是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纹的原因。此外,市场砂源紧张,砂细度模数较小,含泥量偏大也是混凝土容易开裂的原因之一。
2.设计方面
混凝土柱对混凝土大梁是个强劲的约束,当大梁收缩受到柱的约束时,大梁就会在薄弱处开裂。大梁上下均配了受拉和受压筋,中部水平腰筋极少,仅达到结构耐久性下限,而且此筋大部分设置在箍筋的内侧,对控制收缩裂纹不利。无粘结预应力筋在未张拉前如同孔洞,削弱了混凝土的截面面积。因此,大梁中部产生了枣核状裂纹。
3.施工方面(www.daowen.com)
混凝土大梁浇筑后24~36h拆除侧模,脱模偏早,当时正值盛夏季节,气候干燥、天气炎热,混凝土中水分散失很快,易产生早期干缩裂纹。
事故处理
用超声波探测,裂缝宽度为0.2mm左右。有的裂纹在梁两侧和梁底都有,但裂纹并未贯穿截面,是浅层裂纹。经工程所在省的混凝土专家鉴定认为,此裂纹为混凝土温度收缩和干燥收缩造成的,不影响结构安全,可以继续施工和对已达到强度的大梁进行预应力钢筋张拉。张拉后如混凝土还有裂纹,可用环氧灌缝胶加以封闭。此后工程得以继续施工。
预防措施
1)设计单位应尽量降低长梁的强度等级,以减少混凝土收缩。水平抗裂腰筋应充分考虑抵抗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拉应力,必要时应对断面抗裂能力进行验算,腰筋宜细且密,腰筋和箍筋间距宜在100mm左右。
2)混凝土生产企业的技术部门要经常保持与施工单位的联系,对于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要事先与设计、施工单位沟通,预告可能出现的问题。生产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胶比、坍落度和砂率,以减小混凝土收缩。
3)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混凝土早期的保湿养护,这类大梁不便于浇水养护,宜延长带模保湿养护时间,以减少混凝土水分蒸发量,从而减少混凝土的干缩。清华大学冯乃谦教授的试验资料表明,混凝土带模养护时间越长,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越有增大的倾向,带模养护5d的混凝土与养护1d的混凝土同时经历4个月后,强度高2.8MPa。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