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项目实施各阶段的安全保障资料与实物的检查
对项目实施各阶段的安全保障资料与实物进行逐项检查,确认项目实施各阶段的安全控制设计、工程施工的安全设施、设备的选购、安装的安全控制指标均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安全控制参数齐全、操作执行有效。尽管从理论上讲,轨道交通工程在投入运行之前,已经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都进行过有关检查,项目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但是,在项目进入试运行之前,运营单位必须对从设计阶段开始,一直到竣工验收的各个阶段安全性资料(图纸和文字资料)进行严格的复查,确认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资料在安全性方面是齐全与合格的。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国建设部制定的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规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竣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验收,并报有关部门备案。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正式运营”,“安全设施不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新建、改建、扩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不得投入运营”。尽管项目实施各阶段都有安全性的检查,但作为项目的使用单位,在使用前必须确认这一系列检查是齐全、有效的。如果有的检查是敷衍了事,甚至有的项目缺失安全性资料,运营单位在接受时又忽略了检查而没有发现。那么,工程失误留下来的隐患就会在运营过程中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本不该发生的损失。严格地讲,这个事故的直接责任属于运营单位。
1.设计资料的检查验收
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文件,应包括齐全的图纸和文字资料。其资料是否齐全,可以用经过批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和设计任务书来对照检查。图纸的精度和深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和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轨道交通项目设计对运行的安全性应单独设章来阐述。土建结构、线路工程、通信信号、供电系统、运行控制系统、车辆和站场等各个专业设计都应有安全性指标和安全监控设施及监控参数。运营单位可以要求设计单位在竣工资料中,把各个专业的安全性指标、安全监控设施、安全监控参数等各项资料汇编成册,形成项目安全性专册。也可以将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性最薄弱的环节也列入“项目安全性专册”,以便运营单位对项目的安全性进行专项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的集约性和有效性。设计、施工资料的检查、验收要建立完善的验收制度,设置责任部门并建立验收责任制度。发现安全性资料缺失,要认真分析原因。属于责任心、规范性不强的,应责令有关单位按照规范和有关安全资料的要求补齐;属于徇私舞弊、资料作假的,要上报相关纪检部门严肃查处并补齐相关资料和实物。经验收的资料应由责任部门按规定存放,由专人负责保管。
2.与安全有关的实物检验验收(www.daowen.com)
与项目安全性有关的实物设施,通常按专业分别设置标志、设定控制参数、安装保护装置。例如,建筑物的沉降标及其初始读数、线路开闭信号标志、轨道监控信号标志、道岔开闭联锁标志、供电系统安全运作标志、车站到发信号标志和屏蔽门启闭装置等,都要分专业、分部门进行对口检查验收。要做到逐项检验、逐项验收、逐项记录。第一轮验收后,凡不合格的必须记录在册,监督整改,并在施工单位整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再进行第二轮移交验收。第二轮移交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再次要求整改并进行第三轮验收,直至完全符合验收标准为止。按照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的规定,“安全设施不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新建、改建、扩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不得投入运营”。在这个问题上,运营单位必须非常认真,也要建立“检验验收责任制”并认真做好验收记录。所有检验验收资料(包括经验收合格的实物清单、不合格的整改意见和整改后验收合格记录、设备合格证书、检验合格记录等)都应整理汇编成册归档保存。
(二)项目设备安全性检查验收
项目从建设转为运行,除了土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的产品存在安全性问题外,大量的安全性问题存在于轨道交通系统采用的设备 (包括车辆)上。运营单位在接收建设项目时,必须对移交使用的各种设备进行严格的安全性检查(包括设备技术参数的检测与安全性测试与确认)。由于目前轨道交通系统的许多设备是从国外进口的,设备的安装与调试都由供货商负责提供服务。但是,作为使用单位,仍要派遣对口的技术人员配合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一方面,要熟悉掌握设备的性能与操作方法,编制相应的操作规程;另一方面,要了解和掌握设备对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程度、控制方法和应急处置措施。
由于进口设备多数仅提供供货国的文字资料,在我国应用还需要大量的专业翻译工作。因此,项目设备的移交接收,除了应检查设备的合法供货资料外,还应详细阅读、了解设备的技术资料特别是涉及系统运行安全的技术资料,编制设备应用于本项目的安全运行操作规程和技术手册。为操作人员的培训做好准备。
系统设备的移交接收工作,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内容繁杂、技术含量很高、系统集约性很强。需要各部门、各专业和各工种在运营企业统一部署及组织的框架内,按照《项目移交验收实施方案》和 《业务培训计划》的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整个移交接收过程都应按规定一一签收,明晰责任界面。
设备运行操作技能的培训应在设备制造商派遣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有序而严格地进行。要求所有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后,能够在全面了解设备的技术性能的基础上,正确掌握设备安全运行的应急操作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