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明曾傲首屹立于世界先进之林,却没有跟上近代文明的脚步,置身于欣欣向荣的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之外。有关铁路的信息和知识开始传入中国,大约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当时中国的爱国有识之士如林则徐、魏源和徐继畲等人先后著书立说,介绍铁路知识。满朝高级官员中仅有左宗棠、李鸿章等个别人主动提出修路。沉湎于“泱泱中央帝国”的满清皇帝接受来自西方世界使臣的膜拜,却拒不接受外部世界的新思维、新事物,闭关自守的清政府视铁路如“洪水猛兽”。
中国首条铁路——吴淞铁路。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瞒着上海道台以修建 “寻常马路”为名,擅自修建了吴淞铁路。吴淞铁路全长14.5km,单线,轨距0.762m,钢轨每米重13kg,机车自重15t,牵引小型客货车,时速为24~32km。迫于来自保守派和民间的压力,清政府出银28.5万两,买下吴淞铁路,并拆除后运往台湾高雄。
中国自建并保存下来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1881年6月开始铺轨,年末竣工。1882年初,唐胥铁路启用时,用骡马牵引车辆,时人戏称为“马车铁道”。唐胥铁路长9.2km,轨重每米重15kg。线路虽短,却是中国自建并保存下来的第一条铁路。
中国的第一条宫廷客运铁路——西苑铁路 (见图1-20)。这是李鸿章为了说服慈禧同意开禁建造铁路而专门为她修建的,从德国进口了机车和豪华客车。1888年开始兴建,第二年竣工,从紫光阁的车库出发,一路北进,穿过福华门,离开中南海进入阳泽门后,沿北海西岸向北,到达极乐世界后转向东,到镜清斋前的码头即到达终点。包括岔道在内全长约2330m。
图1-20 西苑铁路
谈到中国的轨道交通就不能不提中国铁路技术专家詹天佑。詹天佑12岁便离开中国来到美国东部康涅狄格州的纽哈文城留学,17岁进入耶鲁大学雪菲尔科学学院专攻铁路。1904年詹天佑被指派负责京张铁路的建造工程。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邀约詹天佑协助他制订修建10万mile(16万km)大铁路的规划。詹天佑为官一生,不仅在工程技术上创造出辉煌业绩,而且在道德上也以忠贞爱国、刚正不阿为后世垂范。詹天佑逝世后,交通部在京绥铁路八达岭附近为詹天佑建立铜像、颁给碑文,“贞石磨崖,刊垂不朽,以案往哲,而励将来”(见图1-21)。
(www.daowen.com)
图1-21 詹天佑铜像
图1-22 孙中山题
1909年9月24日通车的京张铁路连接北京和张家口。京张铁路穿越燕山山脉,沿途地势陡峭,地形险要,施工艰难。这是中国第一条不借助外国,完全由中国工程人员自建的铁路。
1876~1912年36年间,中国共修筑铁路9968.5km。此时中国的铁路技术落后,采用的制式混杂,仅铁路轨距就有五种之多,有1.435m的标准距、1.524m的宽轨,以及0.762m、1m和1.067m的三种窄轨。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后,表示要 “舍政事,专心致志于铁路之建设”,他认为,“凡立国铁路愈多,其国必强而富”。1918年孙中山提出大铁路计划,其总体目标是使中国成为具有10万mile(16万km)铁路的现代强国。孙中山大铁路计划的问世表明,中国人对铁路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见图1-22)。他的 《实业计划》是中国铁路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新中国成立前夕,旧中国铁路总里程为21949km,各大城市都没有建设地铁,而城市有轨电车几乎与世界同步发展,上海、香港、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哈尔滨等城市都建有有轨电车线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