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凝聚族群意识,传承传统文化
彝族火把节不只具有其深刻文化内涵,如今仍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每年火把节,在外务工的彝族人民就会赶回家来参加这一隆重的节日。火把节活动可以加强亲人之间的联系,缩短人与人之间的空间与心理距离,使人们不论在情感上还是在行动上都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时对保持彝族同汉族和其他民族团结与地方社会稳定,提升族群认同和文化自觉有重要作用。其次,以往火把节的旧传统里面,例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刀舞的表演部分,存在传里不传外,传男不传女,高峰乡大花箐村和小花箐村出去外面打工的男人或者上门到外面的本土女婿,在火把节期间可以回来参加这个火把节仪式,但是女人或者从外地上门到本土的女婿就不能参加这个仪式,也就是不能参加表演大刀舞这一个仪式。如今,随着各种文化的传入,这种风俗已经较为淡化,外来地方的人也可以学习大刀舞,大刀舞的舞师还经常到中学和小学里面去教学生表演大刀舞,小朋友们可以到少年宫里自主学习大刀舞,这种通过民众的广泛参与,以及大刀舞师持续的传承与实践,对于培养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具有显著的社会教育功能。
2.展现民族习俗,促进文化自信
高峰乡位置偏僻,地处山区,与外界的联系不方便,由于地理位置以及交通不便利,他们的一些文化传统常常不为外人所知,火把节作为彝族的一个重大的节庆活动,使得民俗的展现成为可能,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都得以在火把节的表演中得以体现。调研之时正好赶上了火把节,在傍晚快要来临之时,彝族人民早早就吃完了饭,他们欢聚一堂,无论男女老少皆载歌载舞,他们通过手机拍视频、直播等方式向外面传播他们的彝族火把节文化。火把节作为彝族传统的民俗节日,它涵盖了彝族民众生生不息的民间信仰、仪式实践、民族审美、民俗礼制等传统内涵,同时也体现出特有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火把节所起的作用,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展现民族习俗,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通过将有共同文化心理素质、民族意识的成员凝聚在一起,让他们分享民族的文化成果,体会民族的精神情感,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特别是新生代民族同胞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增强了彝族同胞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自信。(www.daowen.com)
3.利用民族特色,发展民族旅游
火把节不仅仅是彝族的一个节日,更是彝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它已成为民族文化中的瑰宝。现今,高峰乡彝族火把节以政府为主导,依托民间理事会,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这种形式不但满足了彝族人民喜爱歌舞以及劳动过后渴求身体和心理同时得到放松的需求,更能拉近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同时,每年一度举行的火把节在对外宣传、招商引资,发展民族旅游文化产业,提升民族经济发展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我们采访相关人员得知,以前每年举办火把节时,家家户户都会穿上民族服装(彝绣),外地的游客过来参观时,看到他们特色的彝绣,就会购买。其次,彝绣传承人也会到外地专门接受培训,学习交流刺绣经验,并且将彝绣带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彝绣,从而拓宽他们的销售渠道。参加火把节这一盛宴,游客们发现高峰乡这个地方蕴含的商机,就会带着一些项目过来,吸引周边的村民到这里就地务工。政府有时候也会组织他们外出汇演,或者他们自己出去汇演。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改变社会的生产及消费结构,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改变村子的面貌,让村民过得更加幸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高峰乡彝族火把节经过层层历史的洗礼流传至今,这一文化盛宴,不仅能够传播彝族文化,而且还能促进彝族经济的发展。在现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峰乡可以依托“火把节”打造彝族特有品牌,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以文化促进旅游的发展,带动高峰乡的振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