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职业选择,是个体依照自己的职业期望和兴趣,凭借自身能力挑选职业,使自身能力素质和职业需求特征相符合的过程。健康的职业选择心理,必须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职业选择与职业期望之间的联系。劳动者是职业选择主体,是择业行为能动的主导方面,各种职业则是被选择的客体。尽管劳动者是择业主体,但并不能随心所欲任意进行选择。一方面是因为受到劳动者不能也不可能具有从事一切职业的能力与兴趣的限制;二是由于各项职业的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劳动条件、作业环境等不相同,各种职业必然对劳动者能力有相应的特定要求和制约。职业选择是一个过程,一方面是劳动者作为主体自动择业的过程,同时又是职业选择劳动者的过程,它是劳动者与职业岗位互相选择、相互适应的过程。除此之外,还应理清以下几个问题。
(一)正确分析学生的择业心理
1.影响学生择业心理形成的因素
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社会、家庭、自身的条件等许多因素都影响择业的过程。一般而言,影响择业过程主要有两类因素:
外部因素
主要包括社会变革、社会评价、家庭影响、群体择业心态等。具体而言:首先,社会变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大跨步中,学生的心态受到极大的冲击。金钱地位的提高,直接影响择业心态。自主择业制度的确立,更对大学生择业心态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其次,社会评价。社会的职业评价反映社会一般人对职业价值的看法,并以社会价值期望、社会价值取向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择业心态。再次,家庭影响。它既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影响孩子的择业心理,也可以通过从小定向培养来影响。对于前者,父母从事职业的社会声望越高,这种影响越大,尤其在医学、法律等领域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对于后者,在技术性强的职业范围,如艺术领域中更为普遍。父母对子女的职业发展方向以一种早已确定方向的形式强加于他们,有时通过建议的方式影响。父母以其社会经验、广博的职业知识等,为其子女来提供必要的咨询和帮助,有时也可以通过把关来直接影响孩子的择业心理。最后,同学群体的择业心态。这是一种亚社会环境因素。美国一项调查表明,大约在25岁左右,同龄人对青年择业的影响与其父母、亲人有着几乎等同的作用。同龄人对职业的评价,崇尚新颖、开拓、冒险、进取的择业精神,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职业率先做出的最初积极反应等因素,都时刻影响学生的择业心态。
内部因素
主要涉及学生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因素,包括兴趣、能力、价值观、气质、性格、兴趣、性别以及身体状况等。个性不同,学生的择业心态就不同。比如多血质的人倾向于从事多样化工作,可能成为活动家,领导者;粘液质的人倾向于选择有条不紊、勤勤恳恳的职业;胆汁质的人倾向于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抑郁质的人喜欢稳定、变动少的职业。择业从兴趣开始,它会引起自发性的关心,并在接触和探索中享受其中的快乐,且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择业的准备。能力影响择业类型倾向和择业过程。价值观的不同造成对各种职业价值的不同认识。
2.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误区
常见的心理误区有很多。在择业心理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时期都会陷入误区。以下介绍几种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
(1)“怀才不遇”心理
要走出这种误区的方法只能是学会正视自己。个体条件切莫与求职目标错位,不要把自身的才能看作是优势,更不能以一些小成就沾沾自喜,而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劣势上。
(2)“攀高嫉妒”心理
这种心理带有浓厚的主观意念。在明显的功利型动机、求富动机、求名动机驱使下,理想化成分居多。认为是我去择业,而非职业择我,不从实际出发,不量力而行。
(3)“恐惧焦虑”心理
焦虑对各方面的影响都很大,会造成精神上紧张不宁,忧心忡忡,烦躁不安;行为上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还会引发一些不良的心理:怯懦—紧张胆怯,无所适从;消极—随波逐流,逃避现实;孤傲—不屑交往,失落抑郁;急躁;问题行为—打架对抗,行为怪异;生理疾病—神经衰落;饮食障碍等症状。
(4)“自卑依赖”心理
持自卑心理的人会感到自己软弱无力,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与此相仿的持依赖心理的人则缺乏独立意识和责任感,没有个人独立的决策能力,也没有进取精神。
(5)“盲目从众”心理
持这种心理的人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跟随别人,尤其是一些依赖性较强的人,在择业时容易把目光仅仅盯在热门职业上,从而贻误就业时机。
(6)“固执狭隘”心理
导致择业心理的冲突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变通性,有一种狭隘的“专业对口”心理,只看到专业的独特性,无视专业的伸缩性;只看到专业的惟一性,无视专业的适应性。
3.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误区的纠正。
以上六种心理误区都对择业产生了负面效应。因此必须进行心理调适。(www.daowen.com)
首先,要有充分的择业心理准备,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思考和训练活动。任何竞争成功者,都是有心理准备的竞争者。心理准备有以下几方面:
(1)要有主动参与竞争的心理准备,抛弃陈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抛弃个性中消极的成分。
(2)要有积极择业的心理准备和全面评价自我的心理准备,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有积极的心态,从而避免由于过高的抱负水平而遭受过大的挫折的消极心理。
其次,克服烦恼。具体方法有:保持自信,不盲目与人竞争,要有选择和侧重,注意发挥个人优势,避免因无谓竞争而过度紧张;找人倾诉,疏泄情绪;掌握控制自己的方法,有“自我转移法”、“适度宣泄法”、“静思反省”、“就业咨询”;克服依赖性;注意理性处理冲突等。
再次,合理定位职业。选择适于自己的职业目标,充分发挥优势,可以减少阻力。
最后,运用良好的应试技巧。
(二)职业选择心理障碍及其消除
1.择业心理障碍是什么
对择业者而言,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是择业心理障碍的关键。那么影响正确认识自己的主要障碍又是什么呢?
首先是“角色障碍”。每个人在职业中扮演一定的角色,相应的也会形成自己的角色意识。它一方面包含着个人对每一个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界定和惯例的认同,另一方面又包含着个人在进入角色时的独特感受和个性表现。如果在认识自我时,局限于某一种职业角色意识,太多地考虑这一种社会角色,而不去全面评价自己整个角色系统,就会影响自我认识,这就是角色障碍。
其次是“心理障碍”。这是长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消极适应而积淀成的,它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消除心理障碍,必须从内因着手,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常见的表现在择业上的心理障碍有以下几种:
自卑心理:由于他人不公正评价的无形压力,自己又缺乏信心,时间长了便产生自卑心理。过低地评价自己的智力、体力、意志力,会使一些本可胜任的职业擦肩而过。虚荣心理:炫耀自以为是的条件,夸大自己的长处,掩盖自己的短处。依赖心理:长期受人支配慢慢形成了习惯于依赖、安于依附的心理状态,造成“假性低能”感,在择业时无从选择。从众心理:盲目随从潮流,不能在同社会和群体的双向反馈中认识自己,强化自己的行为,一味的人云亦云。自傲心理:不能正确认识主观、客观关系,目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2.如何消除择业心理障碍
(1)克服不良的职业行为习惯
习惯性思维是指用惯常方法来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一种消极思维,它会使人形成一种习惯性的职业行为习惯。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常常使人对简明的事理失去敏感性和判断力,并桎梏人的创造性思维。改正这些不良职业行为习惯的方法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注意广度;丰富多彩的工作兴趣。
(2)学会克服职业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会使择业者不敢充分发现和展示自己的择业优势,并可能导致择业失败。克服的办法就是教育择业者塑造自己坚强的性格,培养自信心。一方面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业,重新评价自己;另一方面立足本职工作,勤学苦练工作基本功,并学会维持心理平衡。
(3)克服“职业不称心现象”
从职业心理学上讲,所谓“不称心”,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反感作用,既对某一刺激对象感到厌倦,乏味和扫兴。其明显特征是情绪异常,意志衰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主观因素。如果产生了这种现象,就应该寻求摆脱的方法,一般认为下列几种方法比较有效。
自我安慰法,即自我调整心理平衡,不断采用各种方法,来安抚激动、烦躁的情绪。
心理位置互换法,即从非我的角度来思考自己所面对的问题。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许多心理冲突多数是由“崇我意识”引起的。人们习惯个人独断的封闭思维,而不习惯“将心比心”的开放思维,但是如果采取“心理位置互换”法,就能自觉地站在社会的立场来对待问题。
缩短理想与现实差距,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确立自己的理想职业目标,使职业目标的自我设计建立在坚实的现实基础上。
幽默调节法,即对工作的厌烦很大程度上由主观因素引起的,而人对事物的评价却因心情而异。所以,运用幽默,可以适当的缓解和释放心理压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