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职业教育学新编:多媒体教学系统应用方式

职业教育学新编:多媒体教学系统应用方式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应用学科,不仅仅关注媒体本身,也关注媒体的应用方式及教学模式的改革,以下简要介绍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应用方式。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采用实时交互式远程教学系统,该系统将网络、多媒体及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起来,达到师生双方或多方实时交互,因要传送音频、视频信号,需要较宽的网带,而且在向本校园网之外传送时,要将视频、音频信号进行压缩转变成数字信息流。

职业教育学新编:多媒体教学系统应用方式

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应用学科,不仅仅关注媒体本身,也关注媒体的应用方式及教学模式的改革,以下简要介绍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应用方式。

(一)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方式

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方式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并与其他教学媒体有机组合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方式,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这种模式中,多媒体计算机主要是用于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并不能完全取代其他传统媒体。应该将多媒体课件与其他传统教学手段配合使用,比如与板书、实物投影等的有机组合,灵活使用,使各种媒体互相补充,使用中要注意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

(二)多媒体环境下自主学习方式

有一些多媒体教材,如“音乐欣赏”、“美术鉴赏”等,这类教材不仅提供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还有语音解说和各种音响效果,图、文、声并茂,具有良好的视、听觉效果,其教学内容的组织大多采用超文本结构,学习者可以通过人机交互作用进行个别化学习。这些多媒体教学课件大都包含有知识讲解、举例说明、多媒体信息的演示、提问诊断、反馈评价等教学过程。同时,教材还提供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和考试题,供学习者作自我评价。

(三)网络环境下的远程学习方式

网络技术大大推动了社会信息化进程。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人们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随时随地从网络这一巨大的学习资源库中获取信息。网络不仅仅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料的传输和储存的工具,更重用的是它可以作为学习者的知识重构工具。网络技术在教学(学习)中具有许多优点:

1.方便性

学生不必因时空限制而影响学习,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利用网络进行即时或非即时的教学活动。

2.自主性

学生可以依实际需要和个人兴趣来选择课程,并以其自身学习状况,来决定教学内容与进度,不受固定课程安排的限制,给予学生更多的主控权。

3.交互性与协作性

网络上学习是互动的,甚至是有选择性的互动,它能提高学习的乐趣。借助网络通讯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使分散在不同地区的学生交换学习资料和学习经验,适时地与教师和学习同伴进行交流,还能方便地对自己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进行测试,并得到及时反馈,或是共同针对某个主题进行研讨,在线合作完成项目。

4.多样式

由于Intenret支持各类多媒体教材的展现,能让老师与学生用各种形式表现其作品,并提供了各式各样可供利用的资料。

5.开放性

网络上的学习是开放式的,网络提供一个非强迫性与无“阶层性”的学习环境,所有参与者都可以同时扮演“教”与“学”的角色,为师生提供了平等的沟通机会。

6.创造性

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是由教师统一控制,学习者可以自由思维,教师的活动不是统一进行知识灌输,而是组织学习资源和设计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这些给予学习者很大的自由度,因此,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可以是多向、多维的,这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造精神,而且学习者的自学能力也会得到发展。

(四)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基于因特网环境下常见的教学模式有:讲授型、自主学习型等。

1.讲授型学习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讲授型单向传播教学模式,尽管这种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正在被各种新的教学模式所取代,但这种教学模式在网络教育方面仍具有广泛的用途。在Internet上实现这种教学方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它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人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对于平衡教育资源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解决贫困地区的教育落后状况,发挥发达地区名师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学习情景的真实性不强,这是在Intenret讲授型教学中应该加强和改进的方面。这种通过网络进行的传统教学模式,可分为即时讲授式和非即时讲授式。

(1)即时讲授式

即时讲授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不同的地点同时上课,教师在配有摄像机、话筒、电子白板、投影仪的授课教室中讲课,不同地点学生可以在同一时间聆听同一教师的教学,师生之间也可以有一些简单的交流。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如图10-1所示。

图10-1 即时讲授式网络学习系统[1]

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课前把要讲授的内容、材料(包括计算机内的文本文件、图形、动画及多媒体课件、音频素材、视频素材等信息)以超文本形式组织并存放在Web服务器上,教师通过多媒体电脑和Web服务器对这些内容进行讲解。异地学生通过WWW浏览器进行同步浏览,并可将简短的信息反馈给教师,以求得教师的帮助。(www.daowen.com)

这种基于Internet的即时讲授学习系统的最大优点是技术简单易行,容易实现,价格低廉;缺点是师生间交互性差,缺乏感情上的交流。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采用实时交互式远程教学系统,该系统将网络、多媒体及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起来,达到师生双方或多方实时交互,因要传送音频、视频信号,需要较宽的网带,而且在向本校园网之外传送时,要将视频、音频信号进行压缩转变成数字信息流。这类系统一般适用于专用高速网或局域网。其结构模式如图10-2所示。

(2)非即时讲授式

非即时讲授式学习系统实现比较简单,只要利用Internet的WWW服务和电子邮件服务即可。这种模式要求教师将准备好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课后作业等素材编制成Web网页,或者将事先在演播室录制好上课录像,运用流媒体等技术进行加工,与讲稿一起存放在网络服务器上,学生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教学内容,以达到教学目的。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通过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予以解决,也可以发电子邮件给教师,教师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将帮助或指导信息发给学生或在BBS上交流讨论。

图10-2 实时交互式远程教学系统[2]

这种学习模式的特点在于:学习活动可以全天进行,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也可以随时从Internet上载或下载相关的学习材料或向教师提出问题。网上即时与非即时讲授的不同之处在于时间上的自由度,但要求学习者有更强的自觉性。即时与非即时授课都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模式。目前,我国在网上开设的网校大都属于这种方式。这种方式缺乏即时的交互性,对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求较高。因此,要做好这种学习模式的教学设计,有一套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特点,并适合网上信息表达与传输的图、文、声并茂的优秀电子教材,供学生学习;要为学习者提供与所学课程有关的大量辅助信息资料或索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及时通过电子邮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还要建立一套能完整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即时评价的反馈系统,时刻激励学习者。

图10-3 网络课程的主要模块[3]

网络教学由于缺乏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教学的氛围,师生缺乏交流,因此,教师或网校在提供各种知识素材的同时,应积极组织网上沙龙,让网上的学习者通过“沙龙”互相交流学习体会,进行网上讨论或网上协作攻关,并为他们提供活动机会,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保证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

2.自主学习模式

网络课程是通过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软件,来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实施教学活动的网络教学平台。我们这里所指的网络课程并不是“书本搬家+题库”式的网上教材,网络课程应是一个遵循自主学习“提出问题—情境创设—学生自学—协商讨论—评价—总结—练习巩固”设计模式的开放性系统。一个完整的网络课程应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思路,由课程信息、课程学习、学习工具、案例示范、资源库、在线测试等模块组成,如图10-3所示。

网络课程的设计应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一方面要根据接受学习的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选择媒体和相关资源、选择教学内容组织策略、设计形成性练习;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发现学习的特点,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按照创设情境、提供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策略、设计学习评价方法、对综合实践内容的步骤进行设计。网络课程的设计还要注意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

阅读建议:

1.南国农、李运林主编:《电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顾明远主编:《教育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章伟民、曹揆申主编:《教育技术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李克东主编:《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思考题:

1.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是什么?

2.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意义是什么?

3.光学投影媒体教材的制作方法有哪些?

4.电视教学片的类型有哪些?制作的方法步骤是什么?

5.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6.多媒体课件的类型大体有哪几种?与其他教学媒体相比有什么优点?

7.多媒体教学应用有哪几种主要方式?它们的作用和特点是什么?

[1]李克东主编:《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9页。

[2]李克东主编:《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0页。

[3]李克东主编:《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