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动作技能训练模式及其效果

动作技能训练模式及其效果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到技能形成以后,学生各动作之间建立起了神经联系,只要教练做出头一个动作,学生就可以完成一系列动作,这是因为头一个动作产生的动觉成为后一个动作的刺激信号。通过模仿练习,还可以加强个体的动觉感受,为更有效地控制动作做准备。应用这种教学模式还有一种变式,即在指导练习环节增加试动训练和动觉表象训练内容。动觉表象训练是唤起动作肌肉运动结构形象的过程。换言之,动觉表象训练是不做任何动作的试动练习。

动作技能训练模式及其效果

(一)理论基础

动作技能是一系列动作的灵活准确的运用,是心理愿望驾驭动作的能力,表现为身体的一定肌肉、骨骼运动和与之相应的神经系统的活动。只要人的生理系统正常就能产生动作,但动作技能是通过后天学习才能获得的本领。动作只有达到技能的水平,才能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起作用。

学生动作技能是如何形成的呢?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认为刺激与反映之间建立起了暂时神经联系,先行动作通过条件反射变成后继动作的信号。如武术运动中的长拳套路,当技能尚未形成时,学生完成的是单个动作,即教练的示范操作是学生的动作信号,没有教练的示范操作,学生就不能完成动作。而到技能形成以后,学生各动作之间建立起了神经联系,只要教练做出头一个动作,学生就可以完成一系列动作,这是因为头一个动作产生的动觉成为后一个动作的刺激信号。可见,学习动作技能,是在认知一定数量的动作信息基础上,经反复练习,建立动力定型,动作环节间形成暂时神经联系,并逐步达到熟练。

练习是形成动作技能的必须环节和重要途径,但苦练必须和巧练相结合,合理的训练方式和过程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目标

动作技能训练模式主要应用在动作技能教学中,实验教学及其他实践性教学可以借鉴。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提高身体各组织器官协调配合能力,使学生形成动作技能,完成生产任务。

(三)教学程序

动作技能训练模式的教学程序可概括为(如图8-4所示):

图8-4 动作技能训练模式教学程序图

1.教师活动过程

(1)讲解要领

首先,教师应讲清楚实践教学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和动作的名称与作用,建立正确的操作技术概念;其次,讲解技术要点和工艺规程,抓住要点和规范逐步深入;再次,讲解动作过程和操作要领,提醒初学者易犯的错误和纠正的方法;最后,讲解实践教学的形式与步骤。

(2)示范动作

有效示范是教授动作技能的重要内容,无论怎样详细地讲解,都会有一些说不清楚的动作信息,示范能使动作信息直观生动,为学生提供模仿的榜样。

示范动作时教师应注意:姿势正确、动作规范;分段演示与系统演示相结合;讲练结合、快慢结合;正确动作和错误动作相比较。

(3)指导练习

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一定数量的动作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开始练习。教师应进行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排除障碍,纠正错误。内容包括:生产指导、动作指导、质量指导、应急指导、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等。单调枯燥的动作练习,学生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和疲劳感,教师应组织学生不断变换练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防止出现错误动作,并形成习惯。

(4)变化应用

当学生的动作技能达到一定熟练程度,教师应有意识地变化教学环境,设置各种实际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变化,增加动作技能的难度,并进一步提高对动作稳定性和速度的要求标准,使学生形成生产能力。

2.学生活动过程

(1)动作技能的定向(www.daowen.com)

动作技能的定向,即了解动作活动的结构,在头脑中建立起动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虽然动作技能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活动,但学习者最初必须了解做什么、怎么做,即首先要掌握程序性知识

所形成的动作活动的定向映像应包括两方面:一是动作活动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即有哪些要素构成某一动作活动,各动作要素间的关系、顺序如何;二是活动方式,即动作的轨迹、方向、幅度、力量、速度、频率、要领、功能、动作衔接及注意事项等。学生主要采用观察、记忆、想像等方式获得动作技能的定向。

(2)动作的模仿练习

动作的模仿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像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动作技能最终表现为一系列的合法则的动作活动方式,仅在头脑中了解这种活动结构及其执行方式是不够的。模仿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通过模仿练习,个体可以检验已形成的动作定向映像,使之更完善、更巩固,有助于定向映像在技能形成过程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通过模仿练习,还可以加强个体的动觉感受,为更有效地控制动作做准备。应注意心领神会,条件允许还可以边听、边看、边模仿着做,充分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这样才能学得快,效果好。

(3)动作的整合

动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由于学习者在模仿阶段只是初步再现,动作整体水平较低,通过动作的整合,可以加强动作的合理性和协调性,逐步排除错误动作。动作的整合是从模仿到熟练的过渡阶段,是形成动作技能技巧的基础。

(4)动作的自动化

动作的自动化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从生理上看,就是动作模式在大脑皮层建立了动力定型,动作环节间形成暂时神经联系。

应用这种教学模式还有一种变式,即在指导练习环节增加试动训练和动觉表象训练内容。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获得示范动作的空间轨迹,通过思维理解动作的概念,这无疑是必要的,但这些内容只是人肌肉运动的结果和原理,而非动作的肌肉运动本身,学习者无法完整准确了解动作信息。动作过程中总有一些说不清、看不到的信息,必须由学习者自己去体验,尤其是非日常性动作。试动训练是练习者体会当信息显示时(即做出应作的动作时)的肌肉运动状况,从而使学习者知道达到练习标准所应做的动作,即动作的肌肉运动结构。动觉表象训练是唤起动作肌肉运动结构形象的过程。一般采用语言提示,学习者在安静状态下,回忆动作过程和感受,其目的是唤起试动训练时在头脑中留下的肌肉运动结构的痕迹,从而提高动作记忆的巩固程度。换言之,动觉表象训练是不做任何动作的试动练习。[3]

(四)师生配合方式

生产技能是由一系列的单一动作有机组合而成的,该模式以口耳相授、形体相传为主要方式。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是形成动作技能最直接、最形象、最经济的方法。这种模式,可以使人们的动作结果立即得到反馈,使正确的动作不断得到强化,错误的动作不断得到纠正,高效率地提高学生动作技能的水平。

运用动作技能训练模式的基本要求:

1.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由于技能获得的刺激是通过练习由肌肉活动本身的反馈提供的,因此,为使练习正确进行,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每次练习提供信息反馈。一旦形成错误动作固定化,再去纠正就非常困难了。

2.苦练和巧练相结合

动作技能的形成必须反复练习,单调枯燥的动作练习,学生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和疲劳感,教师应组织学生不断变换练习方式。如教师加强对技能的原理、程序及关键环节的说明和演示;开展技能竞赛;相互观摩等。

3.加强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防止发生工伤事故

动作技能教学中会遇到一些危险因素,职业学校学生活泼好动,教学活动中应加强组织管理和劳动安全教育,注意学生情绪和态度变化,避免发生伤亡事故。

(五)支持条件

从硬件设施看,训练生产活动中的动作技能,需要设备、场地、原材料等生产设施。从人员看,需要教师具备“一体化”师资资格,需要学生具有不怕脏、不怕累的顽强意志。如果具有录像设备,对学生的动作过程进行记录、分析,则能加快动作技能学习速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