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教育形式都是在一定教育内容的传授中进行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它涉及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课程是联系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的桥梁,无论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不借助课程这座桥梁,就无法实现。
实际上,课程是培养人的总体设计方案,它主要回答“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然涉及“为什么教”、“怎样教”、“怎样学”等问题。具体包括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内容。课程开发是指课程的产生过程,包括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编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课程实施是制定符合课程目标的教学策略,是把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它需要对旧的课程体系作相应变革,要求学校尤其是一线教师在个人习惯、行为方式、课程重点、教学思想、课程安排等方面进行一系列重新组织。课程评价是对课程效用性做出正确评判。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开发过程评价、实施过程评价、评价过程评价、课程观评价、课程方案评价、课程文件评价等多种。课程管理是对课程实施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课、人与物等关系的协调、监督、指导等活动。
课程类型是对课程的分类。从课程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级课程、省市级课程、学校级课程;从课程功能角度,可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从教育属性角度,可分为普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课程;从职业教育层次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初等职业教育课程、中等职业教育课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以上的课程分类中最后一种分类最常见,我们将从这个角度研究职业教育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也称为分科课程,是一种以人类各门科学的知识体系为基础,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类型。每门课程由单一的内容组成,是使学生熟知该学科的最系统、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学生通过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最有效地构筑自己的知识结构。但各学科由于追求自身的系统性,常常不和其他学科联系或联系不多。我国普通教育和传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就是学科课程,学生由低年级到高年级,根据每门学科的逻辑顺序学习这些学科。
(二)活动课程(www.daowen.com)
活动课程是20世纪初在实用主义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杜威是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该课程是从学校培养目标出发,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组织一系列由学生担任主角的活动,这些活动本身就是课程。活动课程把生活实际和社会课题(包括社区、活动、劳动等内容)作为活动课程内容,旨在培养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其主要特征就是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课程。其一,主张学习来自于经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组,强调手脑并用;其二,学习必须与个人的经验发生联系,教师的教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始,通过亲身体验生活习得知识、技能;其三,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根据学生所需要的经验和感兴趣的问题,有步骤地扩充和组织学习单元。
(三)核心课程
这是一种以生产问题、社会问题、生活问题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它既不同于学科课程以学科体系为中心,也不同于活动课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核心课程把重心放在个人与社会生存问题的设计上,强调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相关程度。基本思路是以学生解决问题为中心,在此基础上,把多门学科知识及其技能围绕解决问题交织综合起来,随着问题的复杂化,不断提高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深度和广度。
核心课程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强调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通过组织积极的学习探究,获得改造社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教材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第二,强调以学生的需要为教育基础,使学生有机会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同时也强调这种需要不是学生个人的直接感受,而是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学生群体的共同要求,因此,要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第三,围绕组织课程,重视教材的系统讲授,使学习内容具有相关性和综合性。然而这类课程的困难之处,在于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必须要深入社会实际,了解社会的焦点问题,结合教学要求编制课程,否则会使课程单元缺乏连续性。
以学生的培养目标为核心的核心课程,能够充分体现教与学、学与用的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最佳选择。我国引进的MES和CBE课程,都是按照这种思路设计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