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职业教育目标的依据,职业教育学新编

我国职业教育目标的依据,职业教育学新编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制定我国职业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古老的教育问题。所以,制定职业教育的目的,必须把满足社会物质生产对人才的需求放在首位。这是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总要求。“社会本位论”是片面的虽然社会制约性是制定职业教育目的的主要方面,但是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推行“社会本位论”必然压抑或忽视人的个性发展。

我国职业教育目标的依据,职业教育学新编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制定我国职业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古老的教育问题。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提出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教育观点。欧洲文艺复兴后,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光大,特别是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者亚当·斯密和罗伯特·欧文,从抨击时弊出发,把劳动者的畸形发展作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揭示出来,并进行了实践研究。马克思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人的社会关系出发,研究了全面发展人与片面发展人的底蕴,把人类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由空想变成科学,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1.人的全面发展是针对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自从人类有了分工,人的片面发展就开始了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后,生产过程内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离与日俱增,劳动者的片面发展加剧。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分工是“人力的巧妙运用”,因而是个人能力进化的动力,即使个人职业专门化,因此“分工对创造社会财富来说,是一个方便的、有用的手段”,但分工又“使每一单个人的能力退化”,即使个人片面发展。而大机器工业产生以后,又大大促进了分工的发展。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是各种社会形态所共有的”,所以马克思主义不主张一般地消灭分工。但是,使人终身束缚于一种职能(职业、工种或岗位)的固定的“旧的分工”,在大机器工业的社会应当不断消灭,一方面是适应职业、工种转换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把生产劳动与教育结合起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人的发展是机器大工业生产需要,同时也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因为机器大工业生产是在科学技术革新与革命推动下实现的,这必然使劳动职业不断发生变化,也必然导致劳动分工的不断变化,造成工人的大量流动和转业。大机器工业简化了劳动职能,使得旧分工被打破,劳动变换、职能更动和工人在不同生产部门和工种之间流动成为可能。在正常情况下,工人经过必要的技术教育和训练,可以自由转换职业或工种。可见,大工业生产客观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也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3.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人们活动的产物,而人们的活动又受到社会实践条件的制约,“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提出远景意义上“全面发展的人”,是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的全面发展,“有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个人能力(体力和智力)的多方面、充分的发展,可以根据社会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应该说,这种真正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改造现代社会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惟一方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两个范围:一是生产劳动与教育结合;二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正因为生产劳动需要同教育相结合,才能推动学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在不需要同教育相结合的那种生产劳动成为社会生产的普遍基础时,只能导致教育同生产劳动的脱节,如封建社会的教育。马克思认为,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由体育、智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组成。以上三育是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童工制兴起,少年儿童健康状况恶劣,文盲充斥,以及儿童对生产各个过程的原理和各种生产的最简单工具的使用技能缺乏全面了解,仅仅是机器的附属品而提出来的。

关于马克思断定生产劳动与教育的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惟一方法”,这里的生产劳动特指在共产主义条件下,作为人们第一需要的“真正自由的劳动”,这种劳动给每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能力(体力和智力)的机会;而这里的教育,指的是真正民主和全面的教育,而不是旧的分工人为造成的局限性的教育。

(二)社会和个体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是制定职业教育目的的根本依据

社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它既是人类发展的条件,又是制约人类发展的一张“无形的网”,任何人都只能是一定社会环境下生活的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在不断改变社会的过程中也改变着自身。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同步的。只谈社会的发展或者一味地谈人的发展,在理论上是讲不通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如图3-1所示)。

图3-1 制定职业教育目的关系示意图

1.社会与个体的现实需要是制定职业教育目的的出发点

(1)社会的物质生产需要是制定职业教育目的的前提

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繁荣,社会物质生产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专门要求,现代职业教育应运而生。它是社会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制定职业教育的目的,必须把满足社会物质生产对人才的需求放在首位。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同,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和规格,专业工种的设置,学制体系及其发展速度,必须依据社会的产业结构对人才需求,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积极地适应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社会的时代精神是制定职业教育的思想基础(www.daowen.com)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面向社会某行业、职业或技术岗位,这种人才不仅要求有一定的文化专业知识和技术,而且其道德面貌、思想情操、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必须与所处的时代精神相适应。社会的精神生活是人类高层次的需要,是社会进步及其凝聚力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协调地进步,现代人的发展也须德才兼备、体智并进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总要求。

(3)“社会本位论”是片面的

虽然社会制约性是制定职业教育目的的主要方面,但是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推行“社会本位论”必然压抑或忽视人的个性发展。该理论主张教育从社会需要出发,培养符合国家需要和社会准则的公民,教育的价值要以教育产生的社会效益来衡量。德国社会学家白尔格门甚至说,教育除了培养每个人为社会而生活,为社会做贡献之外,不能有别的目的。众所周知,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集体利益的代表,在有职业分工、有阶级的社会里,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之间存在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其本质上应该是一致的,在重视尊重人的个性、崇尚民主的现代社会里,“社会本位论”虽然有倡导教育要主动为社会服务之功,但终因偏执一端受到各种责难。

2.个体需要是制定职业教育目的的内在准则

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的,同时也是面向个体的,它是沟通个体发展和社会职业需要的桥梁。制定职业教育目的,既要考虑适应社会的客观需要,又要顾及适应个体的内在需要,要力求体现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的完美结合。现在,职业指导已经在教育中广泛运用,职业指导的基本判断是:既有适合某种职业的人,也有适合某人的职业。职业指导的目的和作用就在于科学地认识并尊重人的个性特点,发展其内在潜能,在“为人择事”的职业定向和“为事择人”的人才选拔中找到最佳结合点,使得事遂人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社会需要和希望只有转化为个体内部积极能动的心理需要时,才能显示出社会需要的效能和教育过程的意义。

(1)个体的身体发展需要是制定职业教育目的的生理前提

个体身体的发展过程,既包含自然成熟的因素,又包含着培养训练的内容,既需要食物能量的新陈代谢,又需要体育运动锻炼提高。我们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把促进受教育者体格健壮,提高体质体能,增强抗病能力和培养良好精神状态,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现阶段,职业教育培养的主要是生产和建设一线的劳动者,所以个体身体健康发展不仅是职业对劳动者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是个体为了更好地适应职业劳动的需要。职业教育由于实习、生产劳动等体力活动环节较多,有的职业学校出现以生产实习和劳动代替体育运动的现象,这是非常错误的。体育是对身体素质全面、系统的锻炼,而前者往往是人身体某些器官的“局部运动”,如果不注重体育锻炼,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身体的片面或畸形发展,这与我们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是相违背的。毛泽东青年时代,对体育就有中肯的论述,他说:“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无德智也。”一言蔽之,强健的体魄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物质基础,是青少年一代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制定职业教育目的的重要方面。

(2)个体的心理发展需要是制定职业教育目的的心理基础

一个完整的个体,既有身体发展的需要,又有心理发展的需要。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的目的,相应地既要有对个体身体素质发展要求的规定,又要有对心理素质发展要求的规定。职业教育目的制定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把社会需要和教育者的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求。只有引起个体内在的需要,发展才有动力,制定的目标才能引导其主动积极地前进。教育者应当把设定教育目标作为激发受教育者不断发展的契机和手段。人的心理需要是多方面的(知、情、意、行)和多层次的(生存、社会认同、发展)。职业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满足受教育者就业和发展的需要。不仅如此,职业教育还是提高人们生活能力、生命价值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人都应该接受一定职业教育。归根结底,人的心理需要来自于社会的需要,而人的心理需要又在不断地改变着社会需要,所以制定职业教育目的应充分考虑和尊重受教育者心理需要,这是对人的主体性的一种积极体现。

(3)职业教育目的的制定,应该考虑个体身心发展的协调与统一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的身心是互为表里、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心理学家潘菽说:“人体和它的心理活动,和任何物和它的运动或作用或机能一样,是完全地本质统一在一起而不可分的。身心之间能够经常地交互影响、交互作用”。教育中,不要因课程的划分人为地把身心发展看作两部分,也不要分出孰轻孰重,更不可顾此失彼,促进人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才是职业教育的要义。正像制定职业教育目的不要偏执于“社会本位论”一样,重视个体需要也不要落入“个体本位论”的窠臼。20世纪初“新教育”运动的倡导者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一度付诸实践,结果形成了教育的自由化,教育质量整体下降,受到世人的批评。

还要说明,社会和个体现实的需要是在继承过去的基础上,不断解决前人留给我们的问题,进一步开拓社会和人生发展的新领域。需要是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驱动力,但是现实需要也是在不停的变化之中,现实需要具有相对稳定与不断变动的两重性。职业教育在制定目的时,一定要处理好社会与个体需要的关系,要在社会和个体之间建立起密切的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充实、调整、变革教育目的,培养出真正适合于社会需要、实用于职业要求的合格劳动者。

3.制定职业教育目的,应该体现社会与个体、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动态统一

教育目的具有继承性、现实性、开拓性、未来性的特点。这是教育规律和培养人才长周期性所决定的。在各类教育中,相对而言,职业教育周期较短,它以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培养实用人才而受到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职业教育目的可以朝令夕改,唯现实需要是从。职业教育必须根据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及其可能的素质要求加以调整、规划,现实需要与未来的发展总是连贯的、相关的,职业教育目的只有在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需要之间取得一致,才能促进社会、个体和职业教育事业共同发展。特别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里,产业结构向“知识集约型”发展,职业教育也正日益朝着高移化、普通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个人的人文科技素养和职业技能素养并重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目的基本要求,好的人格更是职业成功的重要基础。在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职业教育要注意保持人才培养的严肃与规范,即培养目标和教育、培训行为的一致性,避免“市场”驱使下的随意性。

在教育史上,曾经有过“教育是生活的准备”和“教育即生活”的争论,前者着眼未来,后者注重现实。对职业教育来说,它既要融入现实生活中去,把职业生活、职业理论和职业实践结合起来,填平教育与职业之间的沟壑,“开门办学”、“合作办学”,让职业学校内部洋溢着现实生活的空气;同时,又要把科学的智慧、宽厚的基础知识、娴熟的技能技巧、生动活泼的开拓者形象带到职业生活中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开创新生活。

总之,职业教育在满足社会和个人的现实需要过程中,必须积极预测社会和个人未来发展的需要,谋求人才培养与适用的合理周期,提高职业教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职业教育目的要求我们在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需要中达成完美的结合,构造出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理想形象,作为职业教育活动的最佳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