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这是中国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和跨越式的进步。
1.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职业教育进行接管、改造和恢复(1949年—1952年)
(1)教育工作的方针和任务
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注重技术教育”。1949年12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建设新教育首先要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2)接管、改造旧的职业教育
政府接管整顿原有的公、私立职业学校,积极保存原有职业教育的培养力量,为新中国培养技术人才。实行了面向工农大众的教育政策:有计划地吸收工农、革命干部子女入学,适当放宽入学录取标准,提高助学金待遇,减免学杂费等;对于达不到入学文化程度的人,为他们举办文化补习班;设立专门的技术学校进行培养。1952年,全国中等技术学校学生中工农成分的学生达45.7%。
(3)调整、整顿中等技术教育
原来的职业学校,大多培养目标不明确,设科范围过宽,学校教育与国民经济建设需要脱节,学校分布与科类设置不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要求,且普遍规模较小、条件简陋、力量分散。据1950年统计,全国中等技术学校有500所,其中医药卫生类居首位,占36.2%,其次为农林类21%,工业类18%。在工业类学校中,作为现代工业基础的地矿、钢铁、化工、机器制造和电子技术等方面的专业都十分薄弱,有的还是空白。
①调整、整顿的内容和要求
一是,明确培养技术人才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必要条件,而大量的训练与培养中级和初级技术人才尤为当务之急。并把职业学校改为技术学校,以举办中级为发展方向。
二是,设校分科要逐步走向专门化、单一化。首先注意保证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国防工业对中等技术人才的需要。学校设置尽量靠近生产基地和交通便利地区,并集中人力、物力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
三是,除整顿和发展正规的技术教育外,还应举办各种速成性质的技术训练班和业余性质的技术补习班或训练班。使各种正规的、速成的、业余的技术学校与训练班配合发展。
四是,学校改归业务部门领导,教育部门与有关业务部门之间互相帮助、紧密配合,共同办好学校。
五是,1952年9月教育部发出《关于统一中等技术学校(包括专业学校)名称的规定》,统用“中等专业学校”的名称。
②调整的结果
停办了办学条件不具备的学校;撤消了附设于普通中学的中等技术班(科);把私立的职业学校改为公立学校;将原有多科综合性的学校,按专业性质与科学技术学科分工,分别改组为单科性学校(专设一科或兼设数科);将一些业务或专业相同的学校合并为一校或数校。
调整后,工业性质的学校比重上升为29%,中等技术学校由1949年的561所增加到794所,在校生人数由7.7万增至29万,教师数由6617人增至14848人。技工学校也由原来的3所增至27所,在校生15000人。
经过调整和发展,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工作都得到加强,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953年—1957年)
这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全国人民集中力量,掀起了新中国有计划、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高潮。根据国家的需要,有计划地发展各项事业,同时积极借用苏联的经验,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在较短时间内建立健全了中等专业教育制度和技工教育制度,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1)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针
“一五”期间,国家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其中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是建设的重点,重工业、国防工业是重中之重。国民经济各部门需要补充熟练技工约100万人。当时我国的产业工人不过300万人,技术和管理人员约30万人,中等技术人才缺口很大。1953年,政务院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总方针是:“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对中等技术学校的基本要求是:建厂同时建校,合理设置;明确专业分工,对正口径设置专业(中专学校专业数控制在3~4个),减少人才培养的盲目性。
(2)建立中等专业教育制度
从1950年开始,中央提出要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1954年9月政务院发出《关于改进中等专业教育的决定》,11月又批准了《中等专业学校章程》,标志着中等专业教育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但在学习中也有生搬硬套,不合国情的偏向。为了确保培养合格人才,经高教部批准,1956年全部中专学校都实施统一的教学计划。管理上,中专划归高教部统筹管理,中专作为工程技术教育的起点。
学习苏联的主要内容:三段式课程模式,即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三种实践形式,即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或实践;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建立了校办厂);教材建设重理论性、系统性、专业性。
(3)建立技工教育制度
过渡时期,技工教育和培训主要作为安置失业工人劳动就业的应急办法。“一五”后培养大批熟练技术工人成为当务之急。1953年政务院决定把各类技工训练机构积极发展为以培养技术工人为目标的各类技工学校,由劳动部进行综合管理。1954年劳动部制定《技工学校暂行办法(草案)》规定:“技工学校以培养四级技工为主”。1956年劳动部又颁发《工人技术学校标准章程(草案)》规定:“工人技术学校培养的目标为四级和五级技术工人”,要求其为“能掌握一定专业的现代技术操作技能和基础技术理论知识的、身体健康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级技术工人”。
技校学习苏联的经验:技工教育以教学为主,教学工作以实习教学为主,实习教学时数不少于总学时的一半;实习要有生产定额,生产实习教学要系统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革新精神;教师要不断研究现代化生产技术、先进工作方法和教学法等。
(4)取得的成效
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发展起步早、发展快、运行平稳、效益较好。1957年,中专728所,在校生48.2万人。中师592所,在校生29.6万人。技校144所,在校生6.66万人。“一五”期间三类学校毕业生共计113.56万人。
3.职业教育的调整与探索(1958年—1965年)
1958年5月,党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积极探索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由于经验不足、急于求成、缺乏科学的态度和认真的调研、试点,全面“大跃进”,致使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泛滥开来,形成了大起大落的局面。这一阶段发展不稳,调整成为主要任务。
(1)独立自主求发展
1958年,中苏关系开始破裂,我们试图突破苏联经验的束缚,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随着教育管理权限下放,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又提出“学校办工厂和农场,工厂和农业合作社办学校”等不切实际的要求,导致教育事业发展突破计划,失去控制,出现了盲目混乱的局面。各行各业各行其是,大办教育,追求数量指标,没有统一规划和质量要求。1957年至1960年,中等技术学校由728所猛增至4261所,在校生从48万增至137万;技工学校由144所激增至2179所,在校生从6万增至51万,1958年诞生的农业中学迅速达到2万多所,在校生230万多人。对如此发展过热的现象,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对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教育事业也相应地进行全面整顿。
1963年,随着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学校教育又得到恢复和发展。11月,教育部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编写中小学教育、中专教育和职业学校教育七年规划。1964年教育部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根据刘少奇的指示,确定逐步实行两种教育制度的工作方针,积极试办半工(农)半读学校,职业教育发展出现新面貌。
(2)可贵的探索——半工半读学校的创办与发展
毛泽东在1958年1月《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指出,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办工厂,进行生产,做到自给半自给,学生实行半工半读。
刘少奇最早完整地提出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在城乡办半工(农)半读学校,把它作为正规的劳动制度和教育制度。1958年5月,刘少奇在天津视察工作时指示,提出试办半工半读学校,要实行新的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5月30日,他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我国应该有两种主要的学校制度和工厂、农村的劳动制度,即一种是全日制的学校制度和工厂、机关劳动制度;一种是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工厂劳动制度。在刘少奇的关怀下,1958年5月27日,全国第一所厂办半工半读学校——天津国棉一厂半工半读学校开学,51名四级工以上,并且条件较好的老工人实行“六二制”半工半读(一天6小时生产,2小时学习)。7月天津市又办起33所招收初中毕业生的“四四制”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共招生4000多人。到1964年半工半读学校又有新发展,刘少奇及时指出:半工半读既是劳动制度,又是教育制度,两者是结合的。从当前看,既能办学校,有希望普及教育,又能减轻国家的负担;从长远看,能够培养新的人,培养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为了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动半工(农)半读教育深入发展,1965年教育部在北京分别召开全国性的半农半读和半工半读教育会议,并提出:“五年试验,十年推广”的实施计划。
4.“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政治教育至上,职业教育遭受致命打击
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后,毛泽东对全国政治形式和党的状况作了错误的估计, 1966年5月发动了一场使全党、全国陷入重大浩劫的“文化大革命”。教育界是重灾区,职业教育更遭到灭顶之灾,职业教育成了资产阶级“双轨制”教育的化身,前17年积累的经验成为批判的“罪证”,职业学校被关、停、并、转,1969年中专、技校、职高、半工半读学校已荡然无存了。70年代初期,职业教育尽管有所恢复,但办学规模很小,质量不高,1975年职业教育所占份额仅为高中教育阶段的4.25%。
5.新时期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977年—现在)
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反党集团。1977年8月党的十一大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战略决策。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拉开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序幕,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与时俱进的职业教育政策与制度建设
1978年2月,教育部将全国技工学校的综合管理工作划归国家劳动总局主管。1982年8月,教育部将中专教育司改为职业技术教育司,对职业教育事业进行规划和统筹指导。
1983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明确了教育工作发展的指导思想。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提出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工作方针。决定指出:“要造就数以亿计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为此要逐步建立起职业教育体系”。同年6月教育部改为国家教育委员会,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统一领导。
1986年5月,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成立;7月,第一次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
1991年1月,第二次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进一步落实大家办职教的办学方针,明确职教发展的职责在地方,不仅要注重数量还要注重质量。职业学校评估工作相继展开。
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总结了建国40年教育发展的经验,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对20世纪末中国教育进行了全面具体的规划。
1995年3月《教育法》颁布;1996年5月《职业教育法》颁布;1998年8月《高等教育法》颁布;2002年12月《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至此,我国教育立法体系基本建立起来。
1996年6月,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职业教育从根本上说是提高全民族劳动者素质,合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促进提高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以进一步深造,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也可进入其他大学或接受成人教育。”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同年转发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确定了教育界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重点,提出要建立普通高校和职业教育的“立交桥”和终身学习体系。
1999年11月,教育部启动重点建设50个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项目,开始建立职业教育师资继续教育体系和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职业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2002年7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第四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作出《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该《决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了高度、完整的概述,认为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国策,要通过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育教学、人事制度、劳动就业职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切实发挥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www.daowen.com)
(2)重大的职业教育探索和实践
①建立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
1979年,专门培养职教师资的首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被国务院批准成立。现有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8所。
②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大力兴办职业高中
1980年中共中央转发全国劳动就业会议文件,指出:“必须积极地逐步把一部分普通中学改为职业学校。”由于当时高中毕业升学率很低,而兴办大量职业学校既不可能,短期内也难以见效,职业高中实行新体制,既弥补中专、技校在三产专业方面的不足,又可不包分配,形成就业新机制。1985年,高中阶段在校生共1145万人(不含中师),职教占35.31%;1995年,高中阶段在校生共1635万人(不含中师),职教已占56%;以后普职比基本持平。
③试办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大学)
1980年根据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在一些大中城市开始试办专科层次(2~3年)高职,主要为当地培养第一线实用人才,“这类学校培养的人才,地方要得到、用得上、留得住,今后要多办。”1980年有金陵职业大学等7所,1984年达到82所。1998年高专和职业技术学院已有432所,在校生117万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
④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1999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发布,这是我国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献。参照国际标准把社会职业划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确定了1838个职业名称,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我国现阶段职业结构状况。
⑤民办职业教育兴起
20世纪90年代初期,民办教育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开始诞生,国家对社会力量办学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早在1995年就有民办中等专业学校672所,民办高校1209所(国家批准学历的21所);2002年统计,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有6.13万所,其中民办职业中学1085所。2003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的民办普通高校已有167所(其中有1所为本科),均属于高职类型。
⑥举办高级技校
1990年,济南和烟台试办两所高级技校,1992年首届学生毕业,经专家评审,认为试点成功。1992年劳动部发文,鼓励各地区和部门选择1~2所省部级技校试办高级技校。1997年试办的高级技校达到50多所,2000年达到100多所,当年招生2.4万人。高级技校的发展,提高了我国产业工人的素质。
⑦进行中等职业学校评估,建设重点职业学校
从1991年到1994年,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评估。评估引起了各学校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对于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管理、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改变学校面貌、提高办学效益均起到了积极作用。经评估遴选,1994年共有国家级重点中专249所;1994年首批国家级重点技校130所,1997年达到196所;1996年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共296所。重点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发展中起到了骨干示范作用。
⑧综合性大学兴办高等职业教育
90年代中后期,许多综合性大学纷纷参与兴办高等职业教育,对于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改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1980年至2002年中等知 教育与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对比如表2-3所示。
表2-3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对比(万人)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二)我国台湾的职业教育
1.台湾职业教育的发展
1945年台湾光复,依据当时大陆学制,将原有日本统治时期各类实业学校与实业补习学校改为“三、三制”的初级和高级职业学校。初级职业学校招收国民小学毕业生,高级职业学校招收初中生及初职毕业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在1968年台湾实施9年国民教育,停办初级职业学校,并将所有初级职业学校改为高级职业学校,并鼓励高级中学开设职业课程,学制3年。1974年设立第一所技术学院,“专科职业教育司”也改称为“技术及职业教育司”,所以台湾的职业教育通常简称为“技职”教育,主管职校、专科及技术学院事务,由此建立起由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三阶段构成的职业教育体系,将职业教育提升至与大学平行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从而成为台湾三大教育体系(普通教育、成人教育、技职教育)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技职教育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首先重新调整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的比例,由原来的6∶4逐步调整到1981年的3∶7。继而大量扩充专科学校,到1972年专科学校猛增到76所,学生人数达13.8万多人。同时,专科学校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中分离出来,成立了“专科职业教育司”,突出其培养实用性专门人才的教育宗旨。70年代中期,台湾技职教育进入了调整期,改变前一阶段由于追求数量,导致教育“量”与“质”失衡的状态。加之70年代连续两次经济危机的打击,也迫使台湾调整经济发展策略,随之教育也作出反应,颁布了《职业学校法》、《专科学校法》等一系列规章法令加以整顿,职教体系逐步完善。80年代,为配合“产业升级”,从1985年起重新开放私立专科以上学校,大专院校与研究所的数量也开始激增。1980年大专院校104所,在校生34.3万人;到1994年大专院校增加至130所,达到72万人。随后又不断扩充本科层次的职教招生规模,把办学较好的专科学校改制为技术学院乃至科技大学。1995年,技术学院只有7所,2000年达52所;1998年有6所技术学院改为科技大学,2000年达到11所。
在普通教育体系方面,台湾1996年出台一项政策,让普通大学附设二级技术学院,以衔接专科学校的课程。到1998年底,附设二级技术学院的普通大学已有23所。
2.台湾职业教育体系
台湾的中学生从高中阶段开始进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流。国民中学毕业生(初中毕业)可升入高级中学(普通高中),或进入高级职业学校(职业高中)、五年制专科学校就读。高级中学毕业生可以考入大学或独立学院,也可以进入科技大学或技术学院。高级职业学校毕业生可以升入二年制专科学校,或进入技术学院大学部(四年制学士班)、科技大学,也可以考入大学或独立学院继续深造。二年制、五年制专科学校毕业生均可报考科技大学和技术学院大学部(二年制学士班)。而大学、独立学院、科技大学、技术学院大学部毕业生可进技术学院研究所继续深造(硕士学位),大学、独立学院、科技大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可进技术学院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
这样,从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到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及普通大学附设二级技术学院,已构成一个相当完备的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而且在学校设置、行政管理和职称系列自成体系等方面的做法,值得研究与借鉴。
(三)我国香港和澳门的职业教育
1.香港的职业教育
20世纪80年代以后,香港的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体系,积极开展多种类型、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为各行业培养与培训工艺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以适应香港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1)香港的职业教育体系
香港特区职业教育主要由职业训练局委员会负责实施,下设职业训练局,由专业教育学院、工业训练中心、技能训练中心、管理专业发展中心、各行业咨询委员会组成。香港的中学学制分为三段:第一阶段为3年,相当于初中;第二阶段为2年,相当于高中;第三阶段为2年,即大学预科。中三毕业可升入中四,中五毕业可升入中六,中七毕业可报考大学。此外,中三、中五毕业或同等学力及其以上程度,也可进入专业教育学院(高职学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凭和证书班学习,专业教育学院的高级文凭毕业生修读一定课程后也可进入大学。
(2)职业训练局(VTC)
1982年,职业训练局(Vocational Training Council)成立,现设有专业教育学院、工业训练中心及技能训练中心等,还负责统筹并实施全港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其主要职责是向政府提供咨询,制定有关措施,健全工业教育及训练制度,扶助就读与受训学员就业,培养各种层次和类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①训练委员会和一般委员会
职业训练局按行业与职能划分,设立了20个训练委员会和5个一般委员会协助其开展工业教育及专业训练课程。各训练委员会分管香港的汽车、电子、银行、保险、珠宝、制衣、旅游等工商界各行业的训练工作,为其确定人力需求,拟定行业内各职各级的工作范围,编制训练方案和技能测验准则等。一般委员会则负责资讯科技、管理督导、工业教育、学徒训练及技能测验、技师训练以及弱能(残障)人士职业训练等与多个行业相关的训练事宜。
②工业训练中心
职业训练局设有24所训练中心,为刚离开学校的年轻人提供技术训练,也为不同行业的各级雇员提供从操作工至技师等级的技能培训。开设基本课程与进修课程,并为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院校的工科学生提供工场训练。
③技能训练中心
职业训练局下设有3所技能训练中心,并负责监管2所由志愿团体管理的技能训练中心,开设多种课程,以适应岗位变化的需求。此外,技能训练中心课程也要适应各种类型成年弱能人士的需要。
④管理专业发展中心
职业训练局设立的香港管理专业发展中心,通过制定研究计划、预测管理人员需求量、编写资料和开办课程,以及为管理人员或培训人员提供最新的管理知识、信息和咨询等途径来提高香港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工作的效益。
⑤专业教育学院
职业训练局将原来所属的2所科技学院和7所工业学院改制合并为专业教育学院,由9所分校组成,专门从事中高职教育。目前,除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沿袭历史保留部分高级文凭课程外,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级文凭课程主要由香港专业教育学院和工商资讯学院(2001年9月成立)承担,其相当于大专程度。
学院提供高级技术员、技术员(招收中五以上程度)及技工(招收中三以上程度)三类课程,学生修毕高级技术员及技术员课程,可取得高级文凭、高级证书、文凭、证书、基础文凭、基础证书和职业技术证书中的一项学历。上课方式有全日制、日间部分时间制及夜间制。技术员课程为期两年,高级技术员课程则为期三年,基础文凭课程属一年制,主要是传授一些专门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以适应就业需要。毕业生如欲继续升学,可修读部分时间制证书课程,成绩优秀者可申请报读高级文凭或文凭课程。此外,学生亦可选择一年制的职业技术证书课程,以便毕业后寻找工作。学院提供高素质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颁发国际认可的资格(文凭或证书),并适应社会及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2.澳门的职业教育
早期,由于经济上长期发展滞后,澳门政府不重视教育,没有承担起开办学校、扶持教育的责任。澳门的教育主要是依靠民间和社团的力量来资助办学,以私立学校为主,私立学校学生占学生总数的93.5%。因此,澳门教育事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目前正规的中等职业学校仅有5所,且规模较小。
20世纪70年代,当澳门的经济发展以后,需要大批有专业技术的人才。由于专业技能的人才严重缺乏,这使得澳门政府深感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的紧迫性,澳门政府开始对教育给予重视。1983年,澳门政府为适应澳门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经济司下设立了职业培训中心,开设了打字、电脑、会计、财务、行政、秘书、出口业务等工商业的课程,为在职青年和失业青年提供技能培训的机会和场所。此后,澳门的职业教育开始进入高潮,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每年均能保持在3万人以上。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需要,成人职业教育的办学机构也在不断增多,除了澳门政府外,还有澳门教区、慈善机构、私人企业、合作团体、社会经济和文化组织等,也都投资创办了成人职业教育学校。在各类职业学校中,私立学校仍为多数,占到总数的62.3%,办学质量也较高。
澳门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年龄多在15岁至35岁之间,性别也以女性居多,约占59%,男性约占41%;学生所学的专业,总体来说是以英文课程居多,占了课程总数的24%;其次是行政及商务课程,占18.2%;统计及电脑课程占了15.4%。从个别学校的情况看,学生选择的专业课也各有侧重,如政府开办的学校和“经济组织”开办的学校中,都设有近14种专业课程,学生也大多选择数学、统计、电脑、行政及商务专业课程,“私人企业”监管的学校一般设有10种不同类别的课程,而这类学校的学生则以学习英文课程者居多。
目前,澳门职业教育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教师队伍尚不稳定。主要原因有,政府的资金主要供给公立学校,政府对公立学校教师的任职资格有一定的要求,如接受师范培训等,但对私立学校的师资,政府采取放任态度,对教师的资历既没有明确的任职要求,也没有规定其资格。特别是,由于社会和各行业急需的人才供不应求,因此一些机构便吸引学校教师转行,这样也造成了职校教师的大量流失。而且学校的环境不理想,教师的工资偏低,学校没有设立退休金制度,也是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虽然政府和社会组织为提高教师的素质,创办了一些教师培训机构,如在澳门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设立了师资培训机构,教师可以进修,甚至攻读大学学位等,但是,接受培训的教师往往更容易转行,离开职业教育岗位。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必然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这是澳门发展职业教育必须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引自:《面向未来的探索——“双元制”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第1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