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的发展与教育需考虑社会发展

人的发展与教育需考虑社会发展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教育及其人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能性。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割据,文化教育流落民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秦汉以降,中央集权,思想统一,开始独尊儒术,绵延一千多年;进入20世纪,西方文明——民主和科学开始在中国大行其道,各类人才大量涌现,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一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二是实现个体的个性化。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价值。

人的发展与教育需考虑社会发展

(一)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人的发展,宏观上是人类的发展,微观上是个体的发展。人类的发展从蒙昧到文明,教育成为承载文明的主体;受教育从特权到义务,教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从原始阶段为了生存、古代社会为了维护政权、近代为发展经济、现代追求人自身的完善的发展轨迹来看,人与教育的关系始终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但一条明显的发展规律是,教育日益从功利型的“社会中心”行为,向实现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自由(自觉)服务社会的方向迈进。

人总是某个社会形态下的人,人性的改变、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总体上是一致的。即使“上帝”也是人类创造的“超人”,本质上仍是人性的反映;“乌托邦”、“大同世界”是过去人们向往的社会,但它们的实现只能寄希望于后人。建国前,我国有许多爱国学者大声疾呼“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但是最终只有融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实践中才建立了新中国。国家的发展、强盛离不开科技和教育,但是科教并不是兴国的全部,国家的发展是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教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教育及其人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人向什么方向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这是由具体的历史条件决定的。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割据,文化教育流落民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秦汉以降,中央集权,思想统一,开始独尊儒术,绵延一千多年;进入20世纪,西方文明——民主和科学开始在中国大行其道,各类人才大量涌现,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没有一定的历史条件,就不可能有人的相应的发展。当然,同处一个时代的人由于所处地位不同、活动不同,发展也不平衡,但不管什么人都是历史的人,有其局限性,不要苛求古人,不要塑造“神人”,也没有所谓的“完人”,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培养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人的发展的教育观

一个人的存在具有两重性,他既是社会的人,又是个体的人。把一个自然的人培养成为社会公民、履行社会义务、担负社会责任、为社会做贡献,这是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把一个人的才智充分引发出来,培养成一个有道德、有专长、有能力的杰出人才同样是教育追求的目标。前者是人的社会性,也即个体的共性;后者是个体独特的个性。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一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二是实现个体的个性化。由于人的遗传素质本身存在一定差异,在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个体能动的综合作用下,个体的身体和心理会变得千差万别。面对复杂的、发展中的人,使其“社会化”是重点,做到“个性化”是难点。

(三)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www.daowen.com)

人的发展首要前提是人的肉体组织的存在,有生理的基础才能有心理活动。人的身体是由上一代通过遗传产生的,遗传使得新生一代获得与上一代基本相同的生理素质,有了这个基础,人才有了发展的可能性。人来自父体或母体的遗传可能性各有800万种,所以人与人相同的可能性极小。但就遗传素质而言,遗传之间又是基本相同的,教育中不要夸大人与人在先天方面的差别,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遗传对人发展的影响将会减弱,而后天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将不断增强;客观因素的影响将会减弱,主观因素的作用将不断增强。而人的心理活动、个性心理特征都是在后天的环境(含家庭)、学校教育、同伴群体、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这为教育发挥其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环境的认识和利用。好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是有利的,但并非因果关系。因为许多逆境成材者,恰恰把逆境变为自励的动力,做出了超常的业绩。因此,环境的作用只有和人的理性、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一致起来,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不能片面地、孤立地强调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一切外在的因素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关键还取决于人的自觉性,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认清条件,充分发挥现有条件的作用,加上个体的努力,就会取得最优的发展效果。

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有明确的目标、专业人员、系统的课程健康的环境,其对象是处于成长中的学生。这样就决定了学校应该能够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发挥主要的导向作用。但是,学校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学生年龄小的时候所起作用大,教育导向包括教会学生认识自己、懂得规范、学会做人、认识社会、学会共处、学会做事、热爱学习、学会发展、学会选择等。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独立性、自主性增强,学校的导向作用逐渐减弱。这不是学校教育的悲哀,相反是学校教育的功绩,因为“教是为了最终的不教,导是为了最后的不导”,这是教育的辩证法。人成年后,各方面变得成熟起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也会不断有学习要求。成人教育同样有导向问题,学习的要求本身也是导向,但教育导向更多是集中到一些学术、科研、工作等专业方面。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学校教育平均要占到人生的1/4~1/5,学校教育的导向作用对人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另外,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也是有条件的,一是所实施的教育是正确的、进步的、切合实际的,二是教育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需求及其身心发展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