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云大五十年:见证镜头定格、笔端流淌

云大五十年:见证镜头定格、笔端流淌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2年2月,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我校历史系的李埏教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整整五十周年。李埏先生半个世纪以来,主要从事中国封建经济史的研究,对经济史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做过深入的探讨,提出不少新颖独到的创见,是一位“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经济史专家。成为中国商品经济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1985年,李埏先生已七十岁高龄,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曾被评为云南省教书育人优秀教育工作者。

云大五十年:见证镜头定格、笔端流淌

1992年2月,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我校历史系的李埏教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整整五十周年。

李埏先生半个世纪以来,主要从事中国封建经济史的研究,对经济史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做过深入的探讨,提出不少新颖独到的创见,是一位“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经济史专家。他是中国封建土地国有制研究的首倡者之一。他将土地国有制、大土地占有制和大土地所有制三者相互区别开来,已成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研究中的定论。在封建社会分期的问题上,他又是主张西周封建论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关于中国古代农村公社的论证,把马克思的学说和中国历史实际结合起来。关于中国庄园制的研究,在观点和方法上,独树一帜,他认为,在封建社会里,商品经济始终是一个进步的因素,发展商品经济对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成为中国商品经济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在商品经济的研究中,他又特别致力于中国古代货币经济的研究,尤其是在纸币的研究中,做出了超越前人、启迪来者的贡献。他在经济史研究方面的见解主要表现于他的《中国封建经济史论集》中。该书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荣获中国教育研究会西南优秀图书奖。他撰著的《唐宋经济史》《宋代史稿》《唐宋社会的等级分析》等教材,在中国经济史园地中独具特色。1982年他创建了国内第一个封建经济史研究室。1986年他领导的中国经济史学科被列为云南省第一批重点学科之一。他是唐宋经济史的博士导师。他在史学界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先后担任中国经济史学会顾问,省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云大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还兼任陕西师范大学唐史研究所研究员贵州民族学院教授、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

李埏先生,字子沂,号幼舟,云南省路南县(现石林)人。1914年11月24日生于一个知识分子之家。1928年迁居昆明,4岁启蒙读书,读中小学期间成绩优异。1935年7月以优异成绩通过云南省教育厅的选拔考试,被保送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南归旋即转学西南联大历史系。读书期间写了《北宋楮币起源考》《宋代四川交子兑界考》和《宋代交子发展史》等论文,为师友所赞誉,经吴晗、张荫麟介绍,加入“中国史学研究会”,成为该会仅有的两个学生会员之一。1940年7月西南联大毕业,旋即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继续攻读宋史。1942年任浙江大学史地教研所编辑兼史地系讲师。1943年应云南大学之聘,来校讲授“中国通史”“宋史”等课程。

李埏教授指导博士生

李埏先生一生孜孜追求两件事。一是从二十二岁起立下的大志:毕生从事中国历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半个世纪以来矢志不渝。“文革”期间有人对历史系是否还要存在提出怀疑,尽管当时他还是被审查对象,但问及他的意见时,他引用了马克思、列宁等革命导师对历史和学习历史的论述,旗帜鲜明地阐释自己的意见。他曾以“二冷”为笔名,意思是要能坐冷板凳,不谋飞黄腾达;二是要甘心吃“冷猪头肉”,活着不计名利,但自信身后会得到承认的。他毕生安于清寒的生活,他的财产就是充满书斋里的四壁图书。他的另一个追求是坚持追求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他在北师大读书期间,作为一个热血青年,曾勇敢地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运动。20世纪40年代末,他投入爱国民主运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者联盟”,积极为云南地下党刊物《新云南》撰写稿件。1985年,李埏先生已七十岁高龄,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个满头银发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党旗下,使全校师生为之振奋。1990年李埏先生还被评为我校优秀共产党员。(www.daowen.com)

李先生自觉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科学研究,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中国封建经济史的教学和研究中,并对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问题做了进一步的阐发。

半个世纪以来李埏先生一直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学子遍及省内外。他上课注意启发学生思想,时常介绍前人未发的新知。他讲课条理清楚,深入浅出,见解独到,他奖掖后学,嘉惠青年,甘为人梯,不遗余力。李先生除在云大讲学外,还应聘到复旦大学厦门大学、贵州民族学院等高等学校讲学。1990年应邀到英国访问了伦敦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世界著名学府,为弘扬中国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他曾被评为云南省教书育人优秀教育工作者。

(本文原载《云南大学报》1992年6月12日,《云南画报》《云南日报》刊用,云南广播电台播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