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个多月的酝酿讨论,化学系物理化学教研室教职工共同商定了一个实行教学工作责任制的试行方案,为开创教学工作新局面迈出了第一步。
这个办法,是在党的十二大精神鼓舞下,同志们为了改变教研室科研工作比较落后的局面,以及如何为四化做贡献的讨论中提出的。大家把教研室一年的教学工作量进行了计算。教研室二十五人,助理工程师二人,除去一人出国进修,一人搞副系主任工作,三人担任研究生课的教师外,平均每人的工作量为一千零五百学时,学校规定每人每学年面对学生的工作量为一千四百个学时。计算结果表明,按平均量算,每人还应有三百多学时做其他工作,也就是说,教研室可抽出三至四人做机动。根据这一情况,他们把二十五人,按学科分成三个教学科研组,即胶体及表面化学组、电化学组和结构及量子化学组。各组包干自己所承担的课程和实验。在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各组自行安排科研或其他工作。为此,他们还规定了三条原则:
(1)担任基础课的教师必须由教研室决定,把好基础课关,保证教学质量。
(2)每个组承担的教学量只是预算,到年终以实际工作量结算,待下一学年进行调整、平衡。
(3)经济效益的安排,在完成学校提成,仪器设备的折旧和药品的耗费外,百分之七十归各组自行处理,百分之三十交物化教研室做自筹资金。 (www.daowen.com)
物化教研室在讨论研究这一办法的时候,大家认为,这样做使个人任务明确、职责明确、方向明确,可以调动和发挥集体和个人的积极性,避免人力的浪费,同时可克服工作中的惰性,有利于教学和科研,适当开展部分社会服务项目,可以为四化建设多做贡献。
目前,物化教研室已按教学工作责任制安排了下学期的教学工作。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各组都安排一定人力到省市有关单位搞社会科技咨询,搞调查,联系协作或兼职,搞对外服务项目。胶体及表面化学组已与某厂商定,帮助该厂“废液处理”的研究项目,还与某厂协作搞聚氯乙烯分子量的分布测量的研究。电化学组正酝酿举办短训班。结构及量子化学组也参与磷矿综合利用的部分研究工作。
据了解,分析化学教研室副主任刘松愈讲师在该教研室也建议实行教学责任制的办法。这一建议正在教研室展开讨论。
(本文原载《云南大学报》1983年1月21日,同年《云南日报》一版头条。编者按:号召全省高等院校进行教学改革,云南广播电台播放。原题为《打开新局面 迈开新步伐 物化教研室试行教学工作责任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