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括地象》直指28000—26000里的范围是大禹所治的范围。大禹是夏代的奠基人。夏人居住在中原地区,中心位于北纬34-35度一带。
如图7-1,在欧亚大陆北纬34°~35°的纬度从东向西直行,从中国的东部沿海出发,过中国中原地区,向西越过昆仑山穿过西亚地区,将直达叙利亚地中海沿岸。考古界一般认为登封告成王城岗遗址当是大禹的都城所在。王城岗遗址的纬度为34°24'N,经度为113°8'E。按地球平均半径6371公里计算,这一纬度的纬圈长度为:
2π×6371×cos34°24'=33013公里
在这一纬度中国东部沿海的经度约在东经120°E,叙利亚地中海沿岸所在的经度约为东经36°E,跨越84°经度。从中国东部沿海到叙利亚地中海沿岸的距离为:
33013×84÷360=7703公里
在王城岗所在的经度上,欧亚大陆最南端的纬度约22°N,最北端的纬度约74°N,跨越52°纬度。这一跨度的经向长度为:
π×6371×52/180=5779公里。
如果测量最南端的地点向西偏移到达雷州半岛最南端甚至海南岛的南端,则纬度要低2°~4°;如果北端的地点略偏西,到达泰梅尔半岛,即图上垂直线上端左上方的半岛——则纬度要高2°~4°,测出的距离都会更大。纬度4°的经向长度约445公里,如果纬度增加4°,那么南北总长度则为6224公里。(www.daowen.com)
按照当时1里=1000尺=250米计算,则当时的28000里相当于现在的7000公里,26000里相当于6500公里。欧亚大陆东西向实际的长度7703公里相当于早期的30812里,南北向实际的长度5779公里相当于早期的23116里。
图7-1 以王城岗为中心的东—西、南—北大地距离
对比当时的28000里相当于现在的7000公里可见,如果认为东西28000里是当时实测所得,则东西方向测出的距离较真实距离小2812里(703公里),测量误差为10%。
对比当时的26000里相当于现在的6500公里可见,如果认为南北26000里是当时实测所得,则南北方向测出的距离较真实距离大出2884里(721公里),误差12.5%[11]。因为南北向的测量很难保证在同一条经线上,17、18世纪在海上确定经度仍然是欧洲人面临的一个巨大的难题,所以经向距离的测量较实际值偏大完全在预料之中。加之如果当时测量最南端的地点向西偏移到达雷州半岛最南端甚至海南岛的南端,则纬度要低2°~4°;如果北端的地点偏西,到达泰梅尔半岛,则纬度要高2°~4°,都会造成测出的距离偏大。纬度4°的经度长度约445公里,相当于当时的1780里。可以与此作为对照的是,唐代一行和南宫说组织的子午线测量中,测量得到的距离也大于实际距离,具体的比率不同学者计算的结果有13.9%[12]、18.2%[13],或20%[14]。
由此看来,先秦到汉代文献中一致认为的大地东西28000里、南北26000里应该不是出于凭空臆想的杜撰,而是某个时代真实测量的记录,后来经由知识界传承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