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地28000—26000里文献记载与中国早期天文学

大地28000—26000里文献记载与中国早期天文学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章已提出,文献中记载的大地尺寸主要有两套体系,一套是四极之内23万余里,一套是大地东西28000里、南北26000里。大地东西28000里、南北26000里这套数据多次出现在先秦到汉代的文献中,这一数据有时与23万余里同时出现。《河图·括地象》中的概念是最清楚的,先叙述八极之广,然后明确指出在八极之中夏禹所治的范围是东西28000里、南北26000里。

大地28000—26000里文献记载与中国早期天文学

大地尺寸在先秦到汉代文献中多有记载。第六章已提出,文献中记载的大地尺寸主要有两套体系,一套是四极之内23万余里,一套是大地东西28000里、南北26000里。

23万余里的数字是通过类似于《周髀算经》中的方法计算得到的理论值,前提是日影千里差一寸。如《周髀算经》冬至影长13.5尺,所以冬至日道最南点距测量地点(也就是周地)13.5万里;北极璇玑影长一丈三寸,即10.3尺,因此北极距测量地点10.3万里,由此得到从冬至日道到北极23.8万里。不同文献中的冬至日影长度又有一丈三尺之说,得出的冬至日道距北极的距离就随之不同,但是都在23万余里。由此得到的“四极”的距离是一个理论值,指冬至日道半径,也就是日行“极”远道时的半径。这样的“四极”或“八极”是一个抽象的空间范围。

大地东西28000里、南北26000里这套数据多次出现在先秦到汉代的文献中,这一数据有时与23万余里同时出现。

《尸子》:

八极之内有君长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3]

管子·地数》:

桓公曰:地数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山,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山。此之所以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刀幣之所起也。[4]

《管子·轻重乙》:

桓公曰:天下之朝夕可定乎?管子对曰:终身不定。桓公曰:其不定之说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天子中而立国之四面,面万有余里,民之入正籍者亦万有余里。[5]

吕氏春秋·有始览》:

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水道八千里,受水者亦八千里。通谷六,名川六百,陆注三千。小水万数。凡四极之内,东西五亿有九万七千里,南北亦五亿有九万七千里。极星与天俱游,而天极不移。冬至日行远道,周行四极,命曰玄明。[6]

山海经·中山经》:

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盖其余小山甚众,不足记云。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也,刀鎩之所起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封于太山,禅于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7]

淮南子·墬形训》:

阖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水道八千里,通谷六,名川六百,陆径三千里。禹乃使太章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竖亥步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8](www.daowen.com)

河图·括地象》:

八极之广东西二亿三万三千里,南北二亿三万一千五百里。夏禹所治四海内地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9]

在上引《淮南子·墬形训》和《河图·括地象》中,“亿”都是指“十万”。二者的四极数据都是23万余里,《河图·括地象》中东西233000里,南北231500里,东西较南北广1500里,原因现在不明,但其基本数据符合通过冬至日影长度和北极影长测量得出的冬至日道半径的理论值,因此这两个数据是理论值。

《吕氏春秋·有始览》还给出了一套四极的数据,东西和南北都是五亿有九万七千里。这个数据来源不清楚,但是看其下文叙述“冬至日行远道,周行四极”,因此“四极”的含义也当指冬至太阳运行轨道的直径。

对于28000—26000里这个范围,《吕氏春秋·有始览》、《淮南子·墬形训》和《山海经·中山经》列出了其山水矿藏之数,其中《淮南子·地形训》和《吕氏春秋·有始览》内容接近,当是有共同的来源。《山海经·中山经》前面列“出水”与“受水”之山与《淮南子》和《吕氏春秋》相同,后面又列出出铜、出铁之山以及“此天地之所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也,刀鎩之所起也”则与《管子·地数》相近,只有个别字之别,其中《山海经》的出铁之山为“三千六百九十”,《管子》则为“三千六百九山”,袁珂《山海经校译》已指出:“刘昭注郡国志引此经作三千六百九,无十字。”[10]清代学者对于《山海经·中山经》这一段是否属于《山海经》原文提出过质疑,袁珂《山海经校译》已将其观点汇集起来,一种是毕沅的观点,认为“自‘此天地之分壤树谷者’以下,当是周秦人释语,旧本乱入经文”;另一种是郝懿行的观点,认为“今案自‘禹曰’已下,盖皆周人相传旧语,故《管子》援入《地数》篇,而校书者附著《五臧山经》之末。”《尸子》认为这是八极之内有君长的范围,要特别注意,此处“八极之内”是一个地理范围,而“有君长者”是对“八极之内”这个地理范围中一部分的限定。《管子·地数》既列出其山水矿藏,又指其为有土地划分和农业、有战争和商贾交易之域;《管子·轻重乙》则说这是有民入正籍的范围;《河图·括地象》说这是夏禹所治的范围。《淮南子·墬形训》《吕氏春秋·有始览》和《河图·括地象》还有一个共同的概念,就是东西28000里、南北26000里是“四海之内”的地域。

上述文献的内容之间有交叉重叠之处,列入下表7-1以显示清楚。

表7-1  7种文献关于大地28000—26000里记载的比较

(续表)

关于大地东西28000里、南北26000里的数据来源,上述古文献并未说明。《管子》似乎对此范围的理解还比较清楚,虽然简单定义为“地”,但是却不仅列出了其中的山水矿藏,还说明这个范围是有人民居住有经济行为发生的范围。《淮南子·墬形训》在大地东西28000里、南北26000里之后,却记载太章竖亥步四极之事,东极至西极、南极至北极的长度都是23万余里,远远大于四海之内的28000—26000里。如前所述,23万余里的数字可以确定是通过计算得到的理论值,而不是太章、竖亥步四极所得,所以可见《淮南子·墬形训》的作者并不清楚23万余里的计算方法,也不清楚28000—26000里的数据来源,但是却知道有这两套数据的存在。《河图·括地象》中的概念是最清楚的,先叙述八极之广,然后明确指出在八极之中夏禹所治的范围是东西28000里、南北26000里。

从这些记载中看,大地东西28000里、南北26000里在先秦到汉代时是一种自古流传下来的知识。《尸子》《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这样的子书都记载此事,《管子》中的两条记载都是管子回答齐桓公的问题;因此这应该是先秦到汉初学术界公认的大地尺寸,类似于今天受过普通教育的人都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一样。

也就是说,在先秦曾有一个时代知识界普遍传承着这种观念,就是大地东西28000里,南北26000里,这个范围并非一个理论计算值或者无征无信的荒诞不经之言,而是自己所在的这个大地实际的区域范围,人们可以大致说出这个区域的山川矿藏和居民。这个大地向东南西北走到尽头都是大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