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表示较小的长度的单位是十进制的。《汉书·律历志》有:
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19]
汉以后,1丈=10尺=100寸=1000分历代没有过变化。
但是,丈、尺、寸、分这些长度单位在中国古代具体指多长呢?研究表明,天文上专门用的尺寸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曾延续固定的长度,自北周至明代天文上所用的尺寸一直保持不变,1尺=24.525厘米。[20]但是,民间所用的尺度并不是一直不变的。更重要的是,用于度量长距离的单位“里”与短距离的单位“尺”(与“寸”)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
里的长度与尺的长度是通过“步”这个单位联系起来的。对于1里的长度的解释,《谷梁传》有记载:
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21]
《韩诗外传》也有:
古者八家而井田,方里为一井,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其田九百亩。广一步、长百步为一亩。[22]
其他文献也有一些记载。在唐代以前,一直采用1里等于300步,到唐初以后改为1里等于360步,元代可能采用过1里等于240步。[23]
步与尺的换算关系也是有变化的。《礼记·王制》记载的步与尺的关系为:(www.daowen.com)
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24]《汉书·食货志》也有记载:
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故必建步立亩,正其经界。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25]
唐代改为5尺1步,采用的是大尺,5尺1步实际上相当于以前的6尺1步。[26]因为历代民用尺的长度多有一些变化,步与尺的对应关系又不固定,所以1步的长度和1里的长度也在变化。
由此可见,尽管天文上用的尺度自北周到明代能长期维持不变,但是民用的“里”的长度在不同时代是有变化的。
现代天文史家对于古代天文文献中的“里”与“尺”的换算关系以及“里”本身的长度的认识也有出入。如对于唐代1里的长度,陈美东说:“一行和南宫说所说的1里,是为150丈=1500尺”[27];薄树人说:“中国古代1里等于300步,1步等于5尺”[28],二者都接受伊世同的研究结论,即1天文尺=24.525厘米,由此则二人都认为1里=367.875米;而吴守贤、全和钧认为“唐代的一里相当于现代的371.25米”[29],未说明原因。
又如对于唐代一行、南宫说所测得的“南北距离351里80步,北极高度相差一度”这一结果,不同学者也有不同的解释。薄树人给出过两个长度:“南北距离351里80步,北极高度相差一度。这个数据就是地球子午线上一度的长。化成现代的度量单位,子午线1度长129.22公里”[30],该文并没有给出计算方法,但是其中的计算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复原出来:按300步=1里,则351里80步=351.267里;再按1里=367.875米,则351.267里=351.267×367.875米=129222米,再换算成公里则相当于129.22公里;其中1度指唐代的度。陈美东先生对此也进行了计算,算出“子午线每1°长为131.11公里”[31],此处的1°是指将圆周分为360°中的1°,这一结论与前述薄文的结论是一致的。但薄树人在另一篇文章中又说:“一行由此算出每隔351里80步北极高度即差一度。化为现代的单位后得地球子午线1°的长为151.07公里”[32],未说明计算方法。
再如陈美东先生在《中国天文学思想史》一书中,计算《山海经·海外东经》中竖亥步东极至于西极的距离时明言1里=300步,但没有明言1步等于多少尺,不过从他计算出的数据可知,此处他用的1步=5尺,1里=1500尺[33];但在计算《洛书·甄曜度》和《春秋·考异邮》的数据时,则明言“1里=300步,1步=6尺=60寸=600分”[34],则是1里=1800尺。
可见,文献可考的最早的里和步的换算关系是1里等于300步,但其可靠证据只能上推到西周,其创制显然是为了方便井田制的计算。而步与尺的换算关系有1步等于6尺、5尺、8尺、6尺4寸等不同制度。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千里差一寸中“里”和“寸”的对应关系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西周之前里和步的换算关系、步和尺的换算关系没有可靠的文献记载,不能以西周以后的对应关系来看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