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天圆地方观念在考古遗址中的判定

天圆地方观念在考古遗址中的判定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古遗物中被认为与天圆地方观念有关的最重要的器物是玉琮,此认识源于《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除了特殊的器物,近年考古学家开始从特殊考古遗迹中判读古人的宇宙观,逐渐提出新石器时代晚期一些特殊遗址反映了盖天说的观念,其中包含了天圆地方思想。最早被认定与天圆地方观有关的史前遗迹当属东山嘴遗迹。认为“圜丘与方丘分别为圜形和方形的祭坛,象征天圆地方。”

天圆地方观念在考古遗址中的判定

考古遗物中被认为与天圆地方观念有关的最重要的器物是玉琮,此认识源于《周礼·春官·大宗伯》: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23]

对玉琮功能有多种解释,但是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它是天圆地方的象征。张光直说:“把琮的圆方相套的形状用‘天圆地方’的观念来解释,由来已久。……内圆象天外方象地这种解释在琮的形象上说是很合理的。……琮的实物的实际形象是兼含方圆的,而且琮的形状最显著也最重要的特征,是把方和圆相贯串起来,也就是把地和天相贯通起来。”[24]考古遗址中出土玉琮最多的是良渚遗址。邓淑平认为:“玉璧最初的功能为配饰器。但到良渚文化时,璧与琮经常伴随出土……”,“古代的中国人相信天圆地方,天苍地黄,所以用‘苍’璧来礼拜天神,用‘黄’琮来礼拜地祇,但是这种宗教仪式究竟始于何时,却始终未有田野考古的现象可以加以证实。而今良渚文化中,璧、琮的伴随出土,大量且集中地出土于特殊墓葬中,尚遗留特殊仪式如火烧等的痕迹,使吾等不免考虑,这个深植于后世民心的宇宙观,或创始于良渚的居民。”[25]将天圆地方的观念上推到良渚文化时期。这样的说法中并未对“天圆地方”本身的含义给出解释,如果就字面上理解,即是认为圆形的天和方形的大地。

除了特殊的器物,近年考古学家开始从特殊考古遗迹中判读古人的宇宙观,逐渐提出石器时代晚期一些特殊遗址反映了盖天说的观念,其中包含了天圆地方思想。

最早被认定与天圆地方观有关的史前遗迹当属东山嘴遗迹。东山嘴遗址位于辽宁喀左县,遗址坐落在大凌河西岸山梁正中一缓平突起的台地上,占据了台地向南伸展的前端部分,高出河床50米。遗址年代大约距今5000年,是红山文化的一处祭祀中心。东山嘴石砌建筑布局十分独特,中心基址是一方坛,其南面有一圆坛,再南面又有一三联圆形台址,东西两翼有墙或石丛堆,布局如下图5-1。[26]

(www.daowen.com)

图5-1 东山嘴遗址布局图

刘晋祥最早提出它反映了一种宇宙观,认为它的主体建筑有方有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天、地的原始认识。”[27]此遗迹逐渐被更多学者认定为反映的是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他们结合古代文献记载,认为这是圆丘与方丘。如陆思贤和李迪认为,方坛是“表示大地模式的方形祭坛建筑”,圆坛是“表示天穹模式的圆形祭坛建筑”[28]。冯时引《周礼·春官·大司乐》:“凡乐……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凡乐……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认为“圜丘与方丘分别为圜形和方形的祭坛,象征天圆地方。”[29]

1988年发现了河南濮阳仰韶文化西水坡45号墓[30],1990年冯时提出,它反映了《周髀算经》的宇宙观,天圆地方也蕴含在其中。[31]此后,冯时研究新石器时代遗迹时,对早期宇宙观总结说:“最早的盖天家对宇宙是这样描述的,天象一个圆形的大罩子,扣在方形平坦的大地上,并把这个理论概括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冯时认为新石器时代的墓葬形制也普遍反映天圆地方的思想,说:“大约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中国古代的埋葬制度便孕育了这样一种传统,墓葬成为再现死者生前世界的特殊场所,其中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使墓穴呈现出宇宙的模样,他们或以半球形的封冢及穹窿形墓顶象征天穹,甚至在象征的天穹上布列星象,同时又以方形的墓室象征大地。……古人对于天圆地方的认识来自于他们对于天地的直接感受。”[32]

中国古代主导宇宙观是天圆地方的观念现在越来越被公众接受,2012年鄂尔多斯市修建的“零坐标”广场,是按照天圆地方的观念设计的。济南园博园也有天圆地方广场,是分开的一个天圆广场和一个地方广场。泰山也建有天圆地方广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