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天空之光照亮中国文明:天文学与文明研究

天空之光照亮中国文明:天文学与文明研究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1]在岁末年初的时节举行一些仪式,对这些仪式民间有民间的观念,知识界有知识界的认识。最下层,是民间神话式的理解,将“腊祭”的含义视作驱鬼,在不同的地域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傩”是其中一种形式;又形成民间神话广为流传。但是天文学家、历法家、儒家、经学家从来没有真正相信过这些习俗背后的观念,更不认为这些习俗背后的民间观念是“腊祭”或“蜡祭”的真正来源。

天空之光照亮中国文明:天文学与文明研究

除夕是历法中的最后一日,正月初一是历法中的第一日。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历法,强调历法的制定要合天时。通过制定正确的历法而顺天合时。《管子·四时》说:

唯圣人知四时,不知四时乃失国之基。[32]

《管子·立政》:

正月之朔,百吏在朝,君乃出令布宪于国。五乡之师,五属大夫,皆受宪于太史。大朝之日,五乡之师五属大夫皆身习宪于君前。太史既布宪,入籍于太府。宪籍分于君前。五乡之师出朝,遂于乡官致于乡属,及于游宗,皆受宪。宪既布,乃反致令焉,然后敢就舍。宪未布,令未致,不敢就舍,就舍谓之留令,死罪不赦。[33]

在正月朔日这个一年之始的日子,官吏要到朝中朝会,由国君颁布宪于国。关于“宪”,房玄龄注:“宪所以察时令。”即“宪”是国家关于时令的法律条文。在朝中颁布后,逐级下达,到达哪一级,哪一级的官员要即刻发布下去,否则谓之“留令”,为不可赦之死罪。

左传·文公元年》:

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余于终。履端于始,序则不愆,举正于中,民则不惑,归余于终,事则不悖。[34]

《左传·文公六年》:

闰月不告朔,非礼也。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不告闰朔,弃时政也,何以为民。[35]

史记·历书》更强调了明时正度的重要性,而正月朔是历法中的年始,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正朔”又是改朝换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初始,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36]

天下有道,则不失纪序,无道,则正朔不行于诸侯。[37]

历法旧岁之末和新岁之始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即使在占候者眼中也是如此。《史记·天官书》记载的候气:

凡候岁美恶,谨依岁始。岁始或冬至日,产气始萌。腊明日,人众卒岁,一会饮食,发阳气。故曰:初岁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日,四时之卒始也。

而汉魏鲜集腊明正月旦决八风。[38](www.daowen.com)

“候岁美恶”的日期是岁始或冬至日,岁始为一岁之始,即新年的第一天。这里的“腊”应是指旧岁的最后一日,所以“腊”日的“明日”人们为了庆祝“卒岁”,即旧岁的结束,要“会饮”。岁初正月旦,即历法中的新年正月初一日,这是王者的岁首,自然是非常重要的日子。

除了候气,正月旦还要根据天气和人民之声以断岁美恶:

是日光明,听都邑人民之声。声宫,则岁善,吉;商,则有兵;徵,旱;羽,水;角,岁恶。[39]

正月旦还是以雨占岁的时间节点:

或从正月旦比数雨。率日食一升,至七升而极;过之,不占。[40]

《史记》集解引孟康:

正月一日雨,民有一升之食;二日雨,民有二升之食。如此至七日。[41]

在岁末年初的时节举行一些仪式,对这些仪式民间有民间的观念,知识界有知识界的认识。即使古代人也并非都认为“蜡”祭与鬼神有关。儒家有儒家的解释,历家有历家的认识,不同地区的民间有不同的理解和仪式。实际上存在一系列认识递进的层级,大致可以划分出如下4级。

最高层的是天文法家,历法是由他们制定的,他们在制定历法时,要努力使制定的历法符合日月运行。他们对于天道的运行有自己的认识,如汉代的邓平说:“腊者,所以迎刑送德也,大寒至,常恐阴胜,故以戌日腊。戌者,土气也,用其日杀鸡以谢刑德,雄著门、雌著户,以和阴阳,调寒暑,节风雨也。”邓平的解释中没有鬼魅,没有御凶,有的只是当时的科学体系——阴阳刑德在大寒节气的表现,五行说中“戌为土”的观念,这是当时主流的“科学”观念。可见,在邓平这样的天文学家的视角中,腊祭这种习俗是按照阴阳刑德而建立的,是为了合乎阴阳刑德从而调寒暑、节风雨,而阴阳刑德的基础是天道的运行。腊祭不是驱逐鬼怪,天文学家中并无关于腊祭百神、驱鬼的宇宙观。

之下一层是儒家的认识,就是前面《礼记》《周礼》等文献中的解释,认为“蜡”作为一种祭祀或者是为息老物,或者是为“合聚万物而索飨之”、因为“古之君子,使之必报”。其实这是一种无神论式的观念,并不包含驱鬼的思想。

再下一层,是如《周礼》郑注,认为万物背后都有神,但是其中的“神”,并非“怪力乱神”的神,而是类似于《道德经》中对道的描述:“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只是借用“神”字来代表万物背后的“使之者”。

最下层,是民间神话式的理解,将“腊祭”的含义视作驱鬼,在不同的地域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傩”是其中一种形式;又形成民间神话广为流传。但是天文学家、历法家、儒家、经学家从来没有真正相信过这些习俗背后的观念,更不认为这些习俗背后的民间观念是“腊祭”或“蜡祭”的真正来源。他们即使认可这些习俗,也基本上采取“祭如在,祭神如神在”[42]的态度,并给予这些习俗以“科学的”解释。正所谓“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43]

“年的传说”的故事并非完全没有古代依据,但是它只利用了“腊祭”中民间驱鬼的一部分,或者说“傩”,又结合了《荆楚岁时记》中关于元日鸡鸣而起放爆竹辟山臊恶鬼的习俗,把“山臊”或“鬼”变成了“年”这种怪兽,其中的场景变成村庄,人物是村中的老人小孩和妇女,这符合20世纪中国的观念。

可见,当代普遍宣传的“年是一种怪兽”之说,即使是以古代的腊祭和荆楚地区放爆竹辟山臊恶鬼为基础进行了更通俗易懂的表述,也仅仅是表述了其中最普通最远离科学界、思想界的观念,然后绘声绘色地描述出一幅故事画面。并且古代在过年之时举行的“腊祭”和“傩戏”本身无论如何也不是“年”的来源,放爆竹辟山臊可能是放爆竹的来源;但并不是过年的起源,只能说它是伴随着“年”和“过年”的一种复杂的形式,是一种“民间对于来源于知识界的观念的误解和推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