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学是如何走上《尧典》所记载的形态的,文献无明确记载。《史记·历书》说:“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于是有天地神祇物类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灾祸不生,所求不匮。”[49]认为神农以前的历史无从可考,从黄帝开始建立了历法体系。可以看出,《史记·历书》这一段记载本身已很模糊,即使这样,司马迁还是用了“盖”字以表示其不确定性。在司马迁的观念中,中国能够说清楚的历史是从黄帝开始,黄帝已经通过天文观测建立了历法,黄帝到帝尧之间还有少皡和颛顼;但是从黄帝到颛顼天文学的发展就一直伴随着“民”和“神”关系的发展,也就是说,那时的天文学更多地承载着沟通神人的宗教功能。而到了帝尧时代,天文学不再是宗教的一部分,通过天文观测建立起符合天时的历法,以这样的方式“钦若昊天”“敬授人时”,从而达到“则阴阳调,风雨节,茂气至,民无夭疫”的目的,中国传统天文学的功能真正确立起来,同时中国后世无神论的宗天、敬天的宇宙观也由此形成。
司马贞索隐引《系本》及《律历志》说:“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挠作甲子,隶首作算数,容成综此六术而著调历也。”[50]认为历法始创于黄帝之时,日、月、星、律吕、甲子、算数六项是同时完成的,至于具体如何形成的也是语焉不详。可以说,这套历法体系和宇宙观的建立过程已经延伸到中华民族的记忆之外。(www.daowen.com)
如前所述,按照古文献的记载,可以将起源时期的天文学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太昊到黄帝之间,黄帝到帝尧之间,帝尧之后。太昊或伏羲在黄帝之前,是第一位带领部族从蒙昧走向文明的首领。太昊的天文学观测已经没有记载了。黄帝是系统的历法和礼制的创立者,黄帝到帝尧这一段历史时期的天文学状况还剩下一些模糊的推测。到了帝尧时文献明确记载当时有了四时、四正方位等时空观念,有了一年366天、以闰月正四时的阴阳合历,中国的宇宙观和天文历法的基本形态已经具备。对于已经习惯于这种宇宙观的人们来说,要推测这种宇宙观的形成过程、甚至推测其形成之前的观念,就像一个成年人要回忆起婴儿期的记忆一样,是非常困难的,正如《庄子》所感叹的:“今已为物也,欲复归根,不亦难乎!”[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