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早期天文学与文明关系研究结果

中国早期天文学与文明关系研究结果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天文学在起源上是否受到了其他古文明天文学的影响,这是一个争论了一个半世纪的问题。近年来江晓原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讨论《周髀算经》、中国古代二十八宿和方位天文学以及行星运动理论与古巴比伦天文学的相似之处,认为中国天文学有域外影响的因素。早有学者从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是否独立起源这一点出发来进行讨论,其代表人物是朱文鑫。

中国早期天文学与文明关系研究结果

中国天文学在起源上是否受到了其他古文明天文学的影响,这是一个争论了一个半世纪的问题。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多数西方学者主张中国天文学起源受到其他古文明天文学的影响。前面已经介绍了在若干问题上的各种意见。可以看到,这些论点多是根据二十八宿与方位天文学和干支的起源这些问题提出的。近年来江晓原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讨论《周髀算经》、中国古代二十八宿和方位天文学以及行星运动理论与古巴比伦天文学的相似之处,认为中国天文学有域外影响的因素。

中国天文学是否独立起源,实际上是世界文明起源多元论还是一元论这个大题目下的一个具体问题。早有学者从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是否独立起源这一点出发来进行讨论,其代表人物是朱文鑫。朱文鑫在《天文学小史》一书的“绪论”中提出,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起源不同,因此,中国天文学与西方天文学也必然是独立起源的:“天学发祥之地,即文化起始之源。世界文明古国,可考者有五千年之历史,稽古证今,东西显分二派:东方文明,起于中国……西方文明,起于巴比伦”[69];“中国天文学,由时代而演进,有完整之历史,西方天文学,由地势而转移,随武力以兴灭,各有渊源,分道扬镳,各自发展,或因自然之现象,观测有相同之点,方法有相似之处,其有不同者,不能强同也,如谓东西天学,同出一源,勉强牵合,非失诸穿凿,既近于武断”[70]。对于有学者主张中国天文学系由西方传入的观点,他认为这是由于这些学者不了解中国文献:“近时东西学者,有谓中国天学,汉以前已由西方传入,殆亦昧于中国经史,无庸深辩。”[71]

中国天文学是独立起源的还是受到其他古文明天文学的影响,对于同样的文献,不同的学者会得出相反的结论。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可能要依赖于世界文明起源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

最近几年随着全球化视野的打开,更多学者认识到中国文明在早期与其他文明之间联系远较之前认为的要密切,也许将来会揭示出各种主要文明有一个共同的起源。但是就中国天文学史而论,既然能够认定中国古代天文学有自己的特征,那么,这一“中国式的”特征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它是从哪些“人类早期共同的认识特征”中分化出来的,这是一个更有意义的问题。

【注释】

[1]黄侃经文句读,(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年版,第19页。

[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天学》第一分册,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42页。

[3]Xi Zezong and Chen Cheng-yih,The Yao Dian尧典and the Origins of Astronomy in China.Astronomies and Cultures(paper delivered from the Third“Oxford”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chaeoastronomy,St.Andrews,UK,September,1990),Univ.Press of Colorado,1993.又收入《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席泽宗院士自选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89-515页。

[4](晋)杜预集解:《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51页。

[5](宋)真德秀:《西山读书记》卷三十九,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986年,706册。这段话被王应麟《六经天文编》卷上指为朱子语,然细读《西山读书记》,当为真德秀语。

[6]J.B.Biot,Etudes sur L'astronomie Indienne et sur L'astronomie Chinoise,Paris:levy,1862,363.

[7]Leopard de Saussure,Le Teste Astronomique du Yao Tien,T'oung P'ao,1907,8.

[8]桥本增吉:《书经之研究》,《东洋学报》第2卷第3号,1912年。

[9]竺可桢:《论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中星之年代》,《科学》1927年第11卷第2期。又收入《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00-107页。

[10]竺可桢:《论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中星之年代》,《科学》1927年第11卷第2期。

[11]桥本增吉:《书经尧典の四中星に就ぃて》,《东洋学报》,第17卷第3号,1928年。

[12]刘朝阳:《从天文历法推测〈尧典〉之编成年代》,《燕京学报》1930年第7期。又收入《刘朝阳中国天文学史论文选》,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8页。

[13]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天学》第一分册,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169-170页。

[14]赵庄愚:《从星位岁差论证几部古典著作的星象年代及成书年代》,《科技史文集》第十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69-92页。

[15]Xi Zezong and Chen Cheng-yih,The Yao Dian尧典and the Origins of Astronomy in China.Astronomies and Cultures(paper delivered from the Third“Oxford”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chaeoastronomy,St.Andrews,UK,September,1990),Univ.Press of Colorado,1993.又收入《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席泽宗院士自选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89-515页。

[16]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164页。

[17]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页。

[18]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页。

[19]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页。

[20]随县擂鼓墩一号墓考古发掘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7期,第1-24、98-105页。

[21]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濮阳市博物馆、濮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3期,第1-6页。

[22]新城新藏著,沈璿译:《东洋天文学史研究》,中华学艺社1933年版,第265页。

[23]新城新藏著,沈璿译:《东洋天文学史研究》,中华学艺社1933年版,第284页。

[24]新城新藏著,陈啸仙译:《东汉以前中国天文学史大纲》,《科学》1926年第11卷第6期。

[25]竺可桢:《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思想与时代》1944年第34期。后修改收入《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34-254页。

[26]该文最初是在1956年意大利国际科学史大会上宣读的论文,题为The Origin of Twenty Eight Lunar Mansion.后由薄树人译为中文收入《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17-322页,题名《二十八宿的起源》。

[27]竺可桢:《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38页。

[28]竺可桢:《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39页。

[29]竺可桢:《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40页。

[30]竺可桢:《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38-249页。

[31]竺可桢:《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50页。

[32]竺可桢:《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20页。

[33]竺可桢:《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21-322页。

[34]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天学》第一分册,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186页。(www.daowen.com)

[35]冯时:《中国早期星象图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年第9卷第2期,第19、108-118页。

[36]郭沫若:《释支干》,《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一卷,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55-340页。

[37]新城新藏著,沈璿译:《东洋天文学史研究》,中华学艺社1933年版,第638-639页。

[38]桥本增吉:《中国古代历法史研究》,东洋文库1943年刊,东洋书林1982年新版。

[39]陈久金:《阴阳五行八卦起源新说》,《自然科学史研究》1986年第5卷第2期,第97-112页。

[40]陈久金:《天干十日考》,《自然科学史研究》1988年第7卷第2期,第119-127页。

[41]新城新藏著,沈璿译:《东洋天文学史研究》,中华学艺社1933年版,第629页。

[42]David Pankenier,Astronomical Dates in Shang and Western Zhou,Early China,1981—1982(7):2-37.

[43]收入班大为著,徐凤先译:《中国上古史实揭秘:天文考古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73页。

[44]David Pankenier,Mozi and the Dates of Xia,Shang and Zhou,A Research Note.Early China,1983—1985(9-10):175-183.

[45]收入班大为著,徐凤先译:《中国上古史实揭秘:天文考古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4-81页。

[46]班大为著,徐凤先译:《天命的宇宙—政治背景》,收入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研究所编:《武王克商之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又收入班大为著、徐凤先译:《中国上古史实揭秘:天文考古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11-235页。

[47]收入班大为著,徐凤先译:《中国上古史实揭秘:天文考古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36-251页。

[48]杜升云:《山东莒县史前天文遗址》,《科学通报》1986年第9期,第677-678页。

[49]卢央、邵望平:《考古遗存中所反映的史前天文知识》,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古代天文文物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1-16页。

[50]陈美东:《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1]冯时:《星汉流年——中国天文考古录》,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2]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53]陆思贤、李迪:《天文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版。

[5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祭祀区大型建筑基址2003年发掘简报》,《考古》2004年第7期,第2、9-24页。

[5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中期城址大型建筑II FJT1基址2004~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4期,第3-25、97、100页。

[56]何驽:《尧都何在?——陶寺城址发现的考古指证》,《史志学刊》2015年第2期,第1-6、126页。

[57]何驽:《陶寺文化遗址——走出尧舜禹“传说时代”的探索》,《中国文化遗产》2004年创刊号,第4、59-63页。

[5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陶寺中期小城大型建筑基址IIFJT1实地模拟观测报告》,《古代文明研究通讯》2006年总第29期,第3-14页。

[59]江晓原、陈晓中、伊世同等:《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天文观测遗迹功能讨论》,《考古》2006年第11期,第81-94页。

[60]武家璧、陈美东、刘次沅:《陶寺观象台遗址的天文功能与年代》,《中国科学》G辑,2008年第38卷第9期,第1265-1272页。

[61]何驽:《怎探古人何所思——精神文化考古理论与实践探索》,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78-122页。

[62]何驽:《怎探古人何所思——精神文化考古理论与实践探索》,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14页。

[63]刘次沅:《陶寺观象台遗址的天文学分析》,《天文学报》2009年第50卷第1期,第107-116页。

[64]何驽:《山西襄汾陶寺城址中期王级大墓IIM22出土漆杆“圭尺”功能试探》,《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第28卷第3期,第261-276页。

[65]何驽:《陶寺圭尺补正》,《自然科学史研究》2011年第30卷第3期,第278-287页。

[66]徐凤先:《从大汶口符号文字和陶寺观象台探寻中国天文学起源的传说时代》,《中国科技史杂志》2010年第30卷第4期,第373-383页。

[67]徐凤先、何驽:《“日影千里差一寸”观念起源新解》,《自然科学史研究》2011年第30卷第2期,第151-169页。

[68]徐凤先:《中国文明早期对于大范围地理距离的认知》,《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第1期,第13-20页。

[69]朱文鑫:《天文学小史》,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第二集七百种,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3页。

[70]朱文鑫:《天文学小史》,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第二集七百种,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3页。

[71]朱文鑫:《天文学小史》,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第二集七百种,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