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早期天文学研究:2003年之前的研究成果

中国早期天文学研究:2003年之前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天文考古学方法研究天文学起源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随着与天文有关的考古新发现的出现,这方面的研究迅速增多起来。对考古遗址从天文学的角度进行解读,比较早的两项研究:一是杜升云对莒县陵阳河遗址的研究;一是卢央、邵望平对六处新石器遗址的研究。直到2003年,天文考古学方面讨论的早期考古学遗存和遗物,主要有濮阳西水坡45号墓龙虎图像、辽宁红山文化的祭坛、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各种八角星纹符号、甲骨文中的天文记载等。

中国早期天文学研究:2003年之前的研究成果

天文考古学方法研究天文学起源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随着与天文有关的考古新发现的出现,这方面的研究迅速增多起来。

对考古遗址从天文学的角度进行解读,比较早的两项研究:一是杜升云对莒县陵阳河遗址的研究;一是卢央、邵望平对六处新石器遗址的研究。二者都是研究遗址方位与太阳的关系。杜升云用经纬仪对陵阳河遗址周围的寺崮山的方位进行测量,于1986年发表《山东莒县史前天文遗址》一文[48],认为,陵阳河小山岗是古代的天文台,寺崮山是陵阳河遗址春秋分日出的地方,陵阳河由日、月、山组成的文字是“春”字,陵阳河陶文反映出当时可能已经有了朔望月的概念。卢央、邵望平1989年发表的《考古遗存中所反映的史前天文知识》一文[49],研究了半坡、姜寨、大汶口、邳县刘林、邳县大墩子、南京北阴阳营等六处遗址中墓葬的朝向,得到“半坡墓向在当地二至日太阳没入地平的夹角范围内”;“姜寨情况大体与半坡相同”;“大汶口的墓向绝大多数在当地二至日太阳出地平的夹角范围内”;刘林墓地和北阴阳营墓地“95%的墓向在当地二至日出地平方位的夹角再减90°的方向上”;“大墩子四十三座墓的墓向方位角均在63°到93°之间”。作者根据民族学的资料,指出人类最先出现的方位概念是以日出、日没而确定的东、西方向。考察六处遗址中墓葬的朝向,认为“至迟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的史前居民已经形成了以太阳升落定东西的方位概念和定向方法”,这就是半坡、姜寨、大汶口、大墩子四处墓地朝向二至日当地太阳出地平方位的含义。这篇文章所用的方法是典型的天文考古学方法。

1988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墓葬中发现了一幅由蚌壳摆成的龙虎图像,墓主头南足北而卧,其东为蚌壳拼成的龙图案,其西则为蚌壳拼成的虎图案,足下则有用人的两根胫骨和蚌壳拼成的斗形图案。按照当时的测年结果墓葬年代距今约6000年。墓中龙虎的位置反映的正是中国古代四象中东宫苍龙、西宫白虎的图像,加上北方的北斗,这是中国最古老的一幅星象图。它的出现,令学者不得不重新估价中国天文学起源的年代。此后,综合性的天文学史著作几乎都要论及此图像,如《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50]等。不断有新的论文和著作问世,对以往发现的天文文物进行新的论述,同时还从考古材料中发现更多的可能与天文有关的材料,这些材料从仰韶文化开始,反映了早期中国天文学的各个侧面。

前引席泽宗、程贞一在1990年第三届牛津国际天文考古学研讨会上发表的“The Yao Dian尧典and the Origins of Astronomy in China”,用了考古学的新发现解释《尧典》中的天文记载。前已详述。(www.daowen.com)

这期间最重要的研究有冯时的《星汉流年——中国天文考古录》[51]和《中国天文考古学》[52],陆思贤、李迪的《天文考古通论》[53]

直到2003年,天文考古学方面讨论的早期考古学遗存和遗物,主要有濮阳西水坡45号墓龙虎图像、辽宁红山文化的祭坛、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各种八角星纹符号、甲骨文中的天文记载等。将考古学材料与文献中所见的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起源相结合,为中国天文学起源问题提供了更加深化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