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北宋与南宋的书院数量约200-400所,规模扩大

北宋与南宋的书院数量约200-400所,规模扩大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唐末五代的书院数量少,规模不大,故其影响有限。北宋中期以后,随着三次大规模的兴学,州县官学日益普及,逐步取代了书院的地位。书院的数量和分布的区域大幅度扩大;大量的宋初著名书院都得到了恢复和重建;书院内部的设施和功能更加完善;书院的规章制度也更加完备。在史料中反映出的两宋书院,总数大体约在200到400所之间。其中,北宋和南宋的书院数量比例大致为2∶8左右。

北宋与南宋的书院数量约200-400所,规模扩大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组织为主,将图书的收藏、校对与教学、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灵活多变的办学方式,为历代教育家所取鉴。

书院之名,肇始于唐代。当时只是官方修书、藏书的机构,像唐代的集贤书院、丽正书院,其性质相当于皇家图书馆。唐末五代战乱频繁、仕途险恶,一些学者不愿做官,隐居山林或乡间闾巷读书讲学,吸引了一些士子前来求学,书院开始具有讲学授徒的功能,如白鹿洞书院和应天府书院。但唐末五代的书院数量少,规模不大,故其影响有限。北宋初期,书院开始兴旺起来,其规模和数量大幅度扩展,成为宋初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熹在《衡州石鼓书院记》一文中谈到宋代书院兴盛的原因,指出由于唐末五代官学衰落,学校不修,学者求学而又没有适当的求学之所,因而选择了创建书院精舍这种教学形式,来满足世人读书求学的需要:“余惟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无所于学,往往择胜地而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而为政者或就而褒表之,若此山,若白鹿洞之类是也。”从上可见,造成北宋书院兴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宋初官学却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士人求学需求很大,却苦无其所,在这种情况下,书院应运而生,起到了填补官学空白的作用,为广大士子提供了读书求学的场所。

第二,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宋初提倡文治,但国家一时又无力大量创办官学,故朝廷对书院给予多方面的表彰和赞助。像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都得到朝廷赐书、赐匾额、赐学田和奖励办学者等不同形式的支持,这些支持无疑是促进宋初书院兴盛的直接动因之一。

第三,佛教禅林制度的影响。佛教出于僻世遁俗、潜心修行的宗旨,多选择环境僻静优美的山林建立寺庙,五代及宋初的书院也大多建于山林名胜之中。佛教禅林集藏经、讲经、研经于一体,也对书院教学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如:书院的讲会制度就是借鉴了佛教僧讲和俗讲的讲经方式,书院教学的讲义和语录等形式,也是来源于佛教禅林制度。

第四,印刷术的应用,使书籍的制作与手写本相比,变得极为便利,是促成宋代书院兴旺发展的重要基础。书籍不再是珍藏品而是公众都可以拥有的,才有可能使书院拥有丰富的藏书,并真正成为面向社会的教学研究场所。

在宋初书院的发展过程中,有一部分书院以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赢得了世人瞩目,成为对当时影响较大的著名书院。这些书院代表了宋初书院教育的最高水平,在中国书院教育史上也独树一帜,占有重要的地位。最为著名的有6所书院:

白鹿洞书院

(1)白鹿洞书院,位于今江西省庐山。初为私人读书养性之所,唐代贞元年间(785-804年),李勃与其兄李涉在庐山读书,曾养白鹿以自娱,因以得名。进入北宋以后,朝廷赐监本《九经》,并重加修缮,书院生徒达数百人。由于得到朝廷的大力赞助,白鹿洞书院进入了鼎盛时期。北宋中期以后,书院渐趋衰微。

岳麓书院

(2)岳麓书院,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岳麓山,北宋开宝九年(975年)由潭州太守朱洞创建。书院山长在真宗朝正式由朝廷委官任职,书院山长周式兼任国子学主簿,并得到朝廷赐额、赐书,书院也得到扩建,学生达60多人,从此书院名声大振,但随后不久便开始衰落,两宋之际毁于兵火。由于岳麓书院是由官府创建,书院山长又兼任官职,故岳麓书院具有一定的官学性质。

(3)应天府书院,又名睢阳书院,位于河南商丘县西北。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府民曹诚捐款在宋初名儒戚同文故居扩建而成,朝廷赐额“应天府书院”。在这里任职的地方长官如晏殊、蔡襄等人,对书院都是大力扶持。著名的学者韦不伐、范仲淹、石曼卿、王洙等先后主持书院教席,四方学者辐辏其门,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材,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故范仲淹称“天下庠序由兹始”。景佑二年(1035年),以应天府书院为府学,书院被纳入官学系列。

(4)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登封县太室山麓。北魏时始建嵩阳寺。五代后唐时,进士庞式在此聚徒讲学。后周改设“太乙书院”。宋太宗于至道二年(996年)赐额“太室书院”,并赐监本《九经》。仁宗景佑二年(1035年)奉敕修葺扩建,更名嵩阳书院,并给田一顷。书院最盛时,生徒数百人。

嵩阳书院

(5)石鼓书院,位于湖南衡阳北二里鼓山迥雁峰下。书院之名最早见于唐代,初为唐代士人李宽私人读书之处。宋至道三年(997年),郡人李士真于请求郡守“即故址设书院,居衡之学者。”石鼓书院创建不久便改为州学,遂废而不修。

(6)茅山书院,位于浙江江宁府三茅山后。约在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处士侯遗在此聚徒讲学。天圣二年(1024年)王随知江宁府,上奏朝廷,请赐学田。书院在王随死后不久,就衰落下去,生徒散落,其地也为寺院侵占。

这些书院或多或少、或迟或早都与官方有关。此外,如江西奉新的华林书院、浔阳的东佳书院,则为家族创办,私学性质较为突出,反映了唐末五代至宋初的浓厚的家族文化渊源。

北宋中期以后,随着三次大规模的兴学,州县官学日益普及,逐步取代了书院的地位。到了南宋,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和理学家讲学活动的广泛开展,书院又进入复兴的阶段。南宋书院在各方面都比北宋有长足的进步。书院的数量和分布的区域大幅度扩大;大量的宋初著名书院都得到了恢复和重建;书院内部的设施和功能更加完善;书院的规章制度也更加完备。

在史料中反映出的两宋书院,总数大体约在200到400所之间。其中,北宋和南宋的书院数量比例大致为2∶8左右。以个别省区为例:江苏省在宋代创办的书院总共有19所,其中北宋只有茅山书院一所,创办于南宋的书院则有18所。安徽省在宋代创办的书院总共约12所,其中北宋只有1所,南宋11所。另如:浙江四明地区在北宋没有一所书院,进入南宋以后,则先后创办了贸山、翁州、岱山、慈湖、甬东五所书院。(www.daowen.com)

从分布看,北宋书院仅在今河南、湖南、江西几个省区办过,而南宋书院分布在今湖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四川等地区,遍布南宋统治的大部分疆土。在上述书院分布的地区中,以江西和福建两地的书院最多。这显然与理学家的活动密切相关。福建是南宋闽学的发源地,江西在两宋则先后有周敦颐和朱熹在那里开展教育活动,因而带动了书院教育的发展。

北宋的大部分著名书院,在南宋得到恢复和重建。北宋的著名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等等,在南宋陆续得到修复。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知南康军,主持修复了白鹿洞书院。朱熹还亲自为白鹿洞书院制定学规,这个学规成为元明清诸朝书院的范本。朱熹在淳熙九年(1182年)离任后,又先后多次扩建书院,为书院增建礼圣殿,先后增拨寺院没入田产1000余亩。咸淳年间知军刘传汉又增设贡士庄。此后,书院延至元代而不废。岳麓书院的恢复重建始于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绍熙五年(1194年),朱熹任职湖南,遂大规模重建岳麓书院,更置田五十顷,为书院养士之费。临江建湘西精舍。书院学生人数多达千余人,时谚号称“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岳麓书院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北宋时期。

宋代书院在教育及教学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具体内容如下:

(1)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主要靠学田供给。以白鹿洞书院为例,在南宋先后三次由官府增置学田。第一次在淳熙七年(1180年),始置学田870亩;第二次在淳熙十年(1183年),置办700亩;第三次在嘉定十四年(1221年),置办学田300亩。书院总共拥有学田1870亩。岳麓书院在绍熙五年(1194年),官府一次就拨给学田50顷,书院学生日给米一升四合,钱六十文。

像浙东一代的富庶地区,则常有巨商赞助书院。东阳(今浙江金华)郭氏累代出资创办书院,家拨良田数百亩用于养士,其子孙后代先后设立了石洞书院、西园书院和南湖书院。浙东的杜州六先生书院,也是私人出资办学,设有先圣碑亭、礼殿、讲堂、生员六宅、慈湖祠、书库、门廊、庖湢,书院内部设施十分完善,办学条件也很优越。

(2)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宋代书院的最高首脑称为山长、洞主或洞长。山长既是主要的教学者,又是最高的管理者,并且往往都由著名的学者来担任。北宋的书院除了山长之外,其他教学管理辅助人员的设置很少。南宋书院,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和书院内部设施的日益增多,书院教学管理人员的设置也相应增加。以金陵明道书院为例,除设山长一员总负教养之责外,斋舍六堂各设堂长一员,分司其职。此外还有讲书、堂录、堂宾、直学、讲宾、司计、掌书、掌祠、医谕和职事生员协助管理。教职人员的名目达十余种之多。

书院教职人员人数的扩大和分工管理制度的形成,标志着书院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书院教学管理形式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一个方面。

(3)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求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均可前来听讲、求教。例如朱熹的学生黄干在白鹿洞书院讲《易经》乾坤二卦,山南山北的人士都来听讲。白鹿洞书院后来还拨出一笔专款,用来接待四方来求学的人,并有专人负责招待。

教学人员也不限于书院自身,而是广泛邀请学界名流前来讲学,例如在张栻主持岳麓书院的时候,就曾经邀请朱熹到书院讲学月余。讲学甚至包括不同学派的学者。南宋鹅湖书院就曾同时邀请朱熹和陆九渊来讲学,二人观点对立,辩论相当激烈。朱熹在观点上坚持己见,但在治学态度上不排斥异己,他很欣赏陆九渊的《论语》研究,又将陆九渊请到自己主持的白鹿洞书院讲《论语》,还将他的讲义刊刻在石碑上,供书院长久学习。书院的门户开放风格,大大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发展,也开阔了学生视野,深化了教学。

讲会是书院的重大教学研究活动,讲会不仅有本院教师讲学,也聘请社会名流或其他书院的学者到本院参讲。各地书院甚至建立了互通声讯的联络制度,事先商定日期,明确讲会主题,届时各地学者不远千里赴会,并有隆重的仪式。讲会大大提高了书院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4)书院的教学注重启发引导,提倡切磋讨论,讲究身心涵养。书院教学除参加学术活动和教师必要的讲授外,主要是学生自学,所以书院都重视对学生的读书指导。朱熹就大量涉及读书方法的指导,以他的读书法六条为代表。元代程端礼曾任江东书院山长,他撰有《读书分年日程》,从幼儿到成年,次序分明,是古代一个详尽的自学大纲。书院教学还强调学生要善于提出疑问。朱熹说:“读书需有疑。”“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全无所疑,方始是学”他在白鹿洞书院就经常鼓励学生质疑问辩。书院也有学规,但这种学规更侧重引导激励,以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为代表,内容主要包括5个方面:

一是“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规范了书院教育的基本宗旨,就是要贯彻“明人伦”的纲常礼教。

二是“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指明了书院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

三是“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是为书院学生指明了道德修养的基本要点。

四是“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为书院学生指明了行为处世的基本原则。

五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为书院学生指明了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

综上所述,书院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既不同于正规的官学,也不同于纯粹的私学。同官学相比,书院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而少有衙门气。课程设置也有较大的自主性,而较少受科举支配。某一学派的著述、思想及相关的知识在书院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往往为某一学派思想的研究中心。书院向一切求学者开放,并不限定入学条件。书院山长、教师一般也不纳入官员系列。书院的管理侧重于启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觉性,少有禁戒惩治的规章。同一般师徒授受的私学相比,书院规模大,有教学组织机构,通常都拥有自己的学田、院产、藏书、供祀、教学设施,条件比一般私学优越正规。

书院的产生,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式,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书院在办学和管理领域也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措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