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多数西方学者所接受的生涯定义是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Super,1976)的观点: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舒伯认为生涯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时间:个人的年龄或生命的过程;二是广度或范围:每个人一生都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如工作者、休闲者、公民、父母等;三是深度:个人所扮演的每种角色的投入程度。在生涯发展的某一阶段,在人需扮演的不同角色中,他必须扮演一个显著角色,完成关键性的人生任务。
舒伯(Super)依照年龄将每个人生阶段与职业发展配合,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儿童期)、探索(青春期)、建立(成年前期)、维持(中年期)、衰退(老年期)五个阶段,具体如表1-1所示。
表1-1 舒伯生涯发展阶段
在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中,每一阶段都有一些特定的发展任务需要完成,都需要完成到一定的发展水准或成就水准,而且前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达成与否关系到后一阶段的发展。从表中的阶段划分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正处于职业探索阶段,而探索阶段又包括三个时期,具体如表1-2所示。
表1-2 舒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中探索阶段的三个时期
①初期(15—17岁):会考虑自己的需求、兴趣、能力、价值与机会,并会透过幻想、讨论、课程、工作等尝试做试探性的选择。此时的选择会缩小范围,因为对自己的能力、未来的学习与就业机会不是很确定,所以现在的一些选择以后并不会采用。
②过渡期(18—21岁):更加考虑现实的状况,并试图将自我概念实施。
③尝试期(22—24岁):已确定了一个似乎是较适当的领域,找到一份入门的工作后,并尝试将它作为维持生活的工作。此阶段所选择的工作范围会更小,只选择可能提供重要机会的工作。
舒伯将生涯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又称大循环),在每个时期至下个时期之间,称为转换期,又称为小循环,包括:新的成长、再探索以及再建立三个历程。个人一旦进入一个新的生涯发展阶段,可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循环,需重新经历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等一系列历程。举例来说,一个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必须适应新的角色与学习环境,经过“成长”和“探索”,一旦“建立”了较固定的适应模式,同时“维持”了大学学习生活之后,又要开始面对另一个阶段——准备求职。原有的已经适应了的习惯会逐渐衰退,继而对新阶段的任务又要进行“成长”“探索”“建立”“维持”与“衰退”,如此周而复始。
舒伯的生涯发展观,除了原有的发展阶段理论之外,较为特殊的是加入了角色理论(分别是孩子、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六个不同的角色),这六个角色交互影响,形成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每个人在其人生中的不同时期担当着一个或者多个角色,而且每种生活角色的强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角色转化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后的社会角色转换不是瞬间发生和完成的,而是有一个过程的。
舒伯将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交互影响的状况,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并将其命名为“生涯彩虹图”。图的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由一组职位和角色组成。在每一个阶段对每一个角色投入程度可以用涂颜色来表示,颜色面积越多表示该角色投入的程度越多,空白越多表示该角色投入的程度越少。生涯彩虹图的作用主要是对自身未来的各阶段如何调配做出各种角色的计划和安排,使每个人成为自己的生涯设计师。
图1-1中,半圆形最中间一层子女的角色在5岁以前是涂满的,之后逐渐减少,8岁时大幅度减少,一直到45岁时开始迅速增加。早期个体享受被父母养育照顾的温暖,随着成长成熟,慢慢开始同父母平起平坐,而在父母年迈之际,则要开始多花费一些心力来陪伴、赡养父母。(www.daowen.com)
图1-1 生涯彩虹图
第二层是学生角色。在案例中,学生角色从四五岁开始,10岁以后进一步增强,20岁以后大幅减少,25岁以后便戛然而止。但在30岁以后,学生角色又出现,特别是40岁出头时,学生角色竟然涂满了颜色,但在两年后又完全消失,直到65岁以后。这是因为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青年在离开学校、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常会感到自身学习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需要重回学校以进修的方式来充实自我;也有一部分人甚至等到中年,儿女长大之后,暂离原有的工作,接受更高更深的教育,以开创生涯的“第二春”。学生角色在35岁、40岁、45岁左右凸显,正是这种现象的反应。
第三层是休闲者角色。这一角色在前期会平衡地发展,直到60岁以后迅速增加,也许有人会惊讶舒伯把休闲者角色列入了生涯规划的考虑之中。其实,平衡工作和休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在如此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中,休闲是我们维持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手段。
第四层是公民角色。案例角色从20岁开始,35岁以后得到加强。60-70岁之间达到顶峰,之后慢慢减退。公民的角色,就是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国家事务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第五层是工作者角色。该当事人的工作角色从26岁左右开始,颜色阴影几乎填满了整个层面,可见当事人对这一角色相当认同。但在40岁时,工作者的角色完全消失。对比其他角色,不难发现,这一阶段学生角色和家长角色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两三年后,学生角色小时,家长角色的投入程度恢复到平均水平,而工作者的角色又被颜色涂满,直至60岁以后开始减少,65岁终止。
第六层是持家者角色。这一角色可以拆分夫妻、父母、(外)祖父母等角色,然后分别作图。此处家长的角色从30岁开始,头几年精力投入较多,之后维持在一个适当水平,一直到退休以后才加强了这一角色。76-80岁之间几乎没有了持家者的角色。
舒伯从个人的自我概念、年龄和生活角色的角度来强调生涯发展,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生涯发展和决策制定所涉及的内容。显然,生涯规划不仅仅是选择一个大学专业、一份职业或一个工作地点,它还包括彻底地分析我们自身和我们生活中所扮演的所有角色,体验这些角色带来的生命意义。
1.了解其他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
2.按舒伯阐述的理论,我们青年学生处于人生的哪个时期?我们要准备什么?
3.试比较孔子阐述的“志于学”期、“独立”期、“不惑”期、“知天命”期、“耳顺”期、“从心所欲”期和舒伯阐述的生涯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的异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