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铁路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对沿线环境造成影响,也可能造成一些不可避免的灾害发生,所以要采取措施使环境影响和地质灾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在铁路基础设施勘测、设计、施工中,重视环境地质工作,合理选线,合理利用自然环境;预测铁路基础设施在施工中和施工后可能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法,顺应自然地质环境发展趋势,将会有效地防止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程度。比如为了提高勘测的准确性,近年不断采用3S(RS,GPS,GIS)新技术加强监控预测判断;施工中采用土钉等新技术加强对滑坡的整治。只有树立了环保和减灾防灾意识,才能把对环境的破坏和灾害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将环境保护纳入铁路建设决策的各个阶段,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环境影响分析,用分析结果指导线路的走向及方案选择;在设计的同时,进行环保设施设计和防灾基础设施的设计,例如线路上将短钢轨换成长钢轨,轨枕与钢轨间用减振垫,石渣选择优质岩石;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采取合理的施工规划与工艺,进行文明施工等。
1.铁路工程设计阶段的环保措施 铁路工程选线、选址可能影响到的环境敏感目标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温泉疗养区、基本农田保护区、集中居民区及文教区等。影响敏感环境的铁路工程要素有:线路走向、站场位置、取土(采石)场位置、弃土(渣)场位置、污水排放口位置、锅炉烟囱位置、垃圾堆放(处理)场位置等。
“绿色铁路”要求在铁路勘测设计中认真仔细地查明沿线的环境敏感目标,同时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铁路环境保护规定》的具体要求,充分研究铁路线位及沿线各种工程要素的选址问题。有些敏感环境,如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禁止修建任何铁路施;又如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保护范围、基本农田保护区、集中居民区及文教区等,在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或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以适当修建铁路设施,但需对受影响的敏感环境进行迁建、补偿或防护。
2.铁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保措施 铁路工程在施工阶段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大量占用土地、拆迁民房和施工噪声、废弃物对沿途环境、居民生活与工作造成的干扰和污染。施工阶段对环境的最大影响是水土流失和施工扰民(噪声、污水、废气、垃圾)。施工阶段要编制详尽的施工计划,将环境保护纳入施工计划,并加强施工管理,使施工期的环境影响降至最小。
①加强施工管理、减少环境影响。施工期间的临时性房屋、施工便道、材料堆放场、给排水管道等都要临时占用土地。施工机械行走碾压、人员践踏、运输便道等产生的二次扬尘等会影响周围地表植被和农作物生长,并可能加剧土壤侵蚀。施工中生产及生活所排放的废水和废物都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施工中的机械噪声和振动会对周围居民产生影响。(www.daowen.com)
施工期的多数环境影响是临时性的,在施工结束后会及时得到恢复,但加强施工期的环保措施及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施工招标时应将施工单位的环境保护素质作为考察条件之一,建设与施工单位应设置专、兼职环保管理人员监督各项环保措施的实施,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绿化与各项恢复工程,对沿线环境进行一系列的补偿措施。
②林地补偿。我国是森林面积较少的国家,人均占有量更少。据全国第四次森林资源调查,全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目前我国工程建设占用林地实行经济补偿,由林业管理部门进行森林植被恢复。而国际上许多国家(如德国)规定,道路建设占用林地时,必须在道路沿线合适的地方补偿同等数量的林地,以维护地区生态环境。
绿色铁路
③水土保持。铁路工程的路堤、桥隧施工中的取土场、弃土场有可能成为水土流失源,应禁止沿线分散取、弃土,选择合适地点集中取土或弃土。如在耕地取、弃土,应注意保存并重新使用表土使农田复耕。如使用非耕地取弃土时,尽量利用取弃土工程使土地平整能够达到造田还耕。无条件复耕、还耕的取弃土场地,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