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绿色出行,控制路面水污染

绿色出行,控制路面水污染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表的植被不但有助于减小径流的流速,提高沉淀效率,过滤悬浮固体,提高土壤的渗透性,而且能够减轻地表径流对土壤的侵蚀,是一种有效的径流污染控制方法。湿地处理系统是一种控制地表径流污染的措施,它可以同化流水中大量的悬浮物或溶解物质。

绿色出行,控制路面水污染

一般说来,公路路面径流不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大面积的污染。但当公路距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水产养殖区或对水质有特殊要求的水体较接近时,应考虑路面径流对水环境的污染。路面排水不能直接排入这些水体,必要时可在路边设置沉淀池(或渗滤池)进行沉淀处理或渗入地下,或利用天然洼地、池塘湿地等收集处理路面径流。路面径流水中污染物以无机固体颗粒为主,可生物降解性小,其处理应以物理法处理为主。

过水路面

路面径流水污染属于面源污染的范畴,现在世界各国采用的控制方法主要有植被控制、湿式滞留池、渗滤系统和湿地系统四种。

1.植被控制 植被控制是一种利用地表密植的植物对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进行截流的方法,它能够在地表径流输送的过程中将污染物从径流中分离出来,使到达受纳水体的径流水质获得明显的改善,从而达到保护受纳水体的目的。地表的植被不但有助于减小径流的流速,提高沉淀效率,过滤悬浮固体,提高土壤的渗透性,而且能够减轻地表径流对土壤的侵蚀,是一种有效的径流污染控制方法。

植被控制包括植草渠道和漫流两种。地表植被去除污染物的机理为吸附、沉淀、过滤和生物吸收等过程,植被覆盖地表面积大小会影响污染物去除的效率及下渗量。植被控制中最常用的植物是草。

2.湿式滞留池 湿式滞留池是去除地表径流污染最适用有效的方法之一。湿式滞留地的效率取决于滞留池的规模、流域面积暴雨特征等。水在滞留池中的停留时间是影响去除效率的关键因素。

湿式滞留池颗粒污染物的基本机理是沉淀,但一些滞留池对一些可溶性营养物质也有很好的去除效率,如可溶性磷、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其机理可能是由于湿式滞留池中的生物作用。

3.渗滤系统 渗滤系统是使地表径流雨水暂时存储起来,并逐渐渗透到地下的一种暴雨径流控制方式。渗滤系统通常包括渗坑(或池)、渗渠及渗井。在我国,渗滤系统主要用于暴雨径流量的控制及地下水的补充,同时起到对径流水中污染物去除的功效。(www.daowen.com)

设计良好的渗滤系统对路面径流中的污染物有很好的去除作用,采用渗滤系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土壤或下层土壤有良好的可渗透性;

(2)地下水位低于渗滤系统最低点至少3m;

(3)入流水中的悬浮固体含量较小;

(4)渗滤过程中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存储地表径流。

4.湿地系统 湿地是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通常出现在陆地与水体的交界处。其特征是:植物生长茂盛,对营养的需求量大,分解速率高,沉积物及生化基质的氧含量低,生化基质具有较大的吸附表面。湿地处理系统可分为人工湿地和天然湿地。

湿地处理系统是一种控制地表径流污染的措施,它可以同化流水中大量的悬浮物或溶解物质。去除污染物的主要机理是沉淀、截流和植物吸附。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水力参数及湿地类型都会大大影响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在有些地方湿地处理并不可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