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东晋士族的知耻后勇:魏晋史札记中的精彩复振

东晋士族的知耻后勇:魏晋史札记中的精彩复振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他个人来说,死前的清醒已然无用,但可警示立国江南后的东晋政权莫再重蹈覆辙。东晋政权依托半壁江山延续国祚百年,这便与深刻吸取亡国教训后的最高统治层尤其是主政的王、庾、桓、谢四大士族的觉醒复振有很大关系。赵翼曾评东晋一朝“犹能享国八九十年,则犹赖大臣相辅之力”,而这种“大臣相辅之力”,与他们在西晋亡国后知耻而后勇,于内忧外患中所爆发出的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分不开的。

东晋士族的知耻后勇:魏晋史札记中的精彩复振

错误越严重,教训就越深刻,个人是如此,国家亦然。西晋武帝司马炎名为开国实是覆宗,最终二世而乱,以浮华空谈著称的太尉王衍被俘后为苟活劝石勒称帝,求生不得的他死前终于醒悟,道出了“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1]的悔悟之语。对他个人来说,死前的清醒已然无用,但可警示立国江南后的东晋政权莫再重蹈覆辙。东晋政权依托半壁江山延续国祚百年,这便与深刻吸取亡国教训后的最高统治层尤其是主政的王、庾、桓、谢四大士族的觉醒复振有很大关系。

四大士族中,琅琊王氏一族最先登场,功勋最大。东晋奠基人王导对当时形势有着准确的判断,他直接指出了西晋最大的弊病:

公卿世族,豪侈相高,政教陵迟,不遵法度,群公卿士,皆餍于安息,遂使人乘衅,有亏至道。(《晋书·王导传》)

西晋亡国后,奔至江东的残余皇族、士族还要面临着“北寇游魂,伺我之隙”[2]的巨大威胁。王导深知,倘若再效仿王衍的尸位素餐,或是向强敌示弱继续南奔,那么必然是死路一条,所以其大力拥戴司马睿创建东晋政权,对内提出“镇之以静”的政策,即笼络各个阶层,最大化地满足他们的要求,以此来换取他们对朝廷的支持。

这里说的各个阶层,其实主要就是指原孙吴旧属的南方本地士族。在西晋立国后,这些人曾被视为“亡国之余”,原孙吴名将陆逊之孙、著作郎陆机向朝廷举荐南方士人时就提到“今扬州无郎,而荆州江南乃无一人为京城职者,诚非圣朝待四方之本心”[3]的不公平现象。现如今,这些昔日的“亡国之余”却决定着整个东晋政权能否长治久安。鉴于此,王导自降身份请婚于素来不喜北人的陆逊侄孙陆玩,敦请原孙吴丞相顾雍之孙顾荣、后将军贺齐曾孙贺循,优待原孙吴尚书令纪亮之孙纪瞻、鄙阳郡守周鲂之孙周玘等人,让这些江南名士均获重用,利益得到保障,其中陆玩在王导去世后还出任司空一职,周玘父子的兵变也被宽容对待、低调处理。故而顾荣、纪瞻等江南士族投桃报李,全力支持新生的东晋政权,打破司马睿刚到江南时“吴人不附”的尴尬局面。两晋交替之时南方多叛乱,其中陈敏、钱璯之乱中叛军以孙吴复国为名并立孙吴末帝孙皓之子孙充为吴王,顾荣、周玘等人同样不受蛊惑,并为平叛效力。这些人能够坚定地站在司马氏一边,全赖王导平衡南北士族、缓和南北矛盾之功。

王导辅佐司马睿开创东晋基业,前后历仕三朝,成为萧何一样的名臣,甚至当初元帝司马睿登基时邀其共坐御床接受百官朝拜,得到“王与马,共天下”的赞誉。日后虽有王敦之乱,但它尚不足以影响王导的声望与功勋。

王氏之后掌权的是颍川庾氏。庚亮志大才疏,逼反苏峻、祖约酿成兵祸,但他不避艰险,敢于引咎自责,联合温峤、陶侃共赴国难。讨伐苏峻之战中,庾亮身先士卒,亲率二千人驻守白石垒,苏峻步兵万余人四面来攻,众将皆感到恐惧。庾亮“激励将士,并殊死战,峻军乃退,追斩数百级”[4],为陶侃主力平叛赢取了战机。

庾亮虽才能有限,却难得地有自知之明。战后,他又主动还政王导出镇豫州,以谋取外部扩张的方式来避免内部纷争。值得一提的是,庾亮之弟庾冰、庾翼亦十分出名:王导去世后,庾冰被朝野寄予厚望,在任内提拔后进,处理政事日夜不停,“由是朝野注心,咸曰贤相”[5];庾翼与桓温志向相同,均以克复神州为己任,他制定北伐计划,遣使“东至辽东(前燕),西到凉州(前凉),要给二方,欲同大举”[6],北伐虽无大功,可这份不甘作楚囚的进取心至少是可取的。待到桓温主政时,其“内固社稷,外恢经略”[7],使统治阶层内部得以继续巩固。不考虑桓温晚年如王敦一样野心膨胀逼宫弄权的话,他的一生同样志在克复神州,且有着不俗的战果:西灭成汉将蜀地纳入晋土,三次北伐收复京师洛阳,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人心。

无论是威望、功勋,最后一个主政的陈郡谢氏几乎可与琅琊王氏相媲美。谢安继续秉持“镇以和靖”的理念,结好桓温之弟、荆州刺史桓冲,避免内部再生兵祸,朝廷内部出现前所未有的和睦气象。其又命侄谢玄组建北府兵,在淝水之战中摧破强敌,谢安、谢玄叔侄因此战大放异彩,北府兵更成为震慑权臣、保卫政权的中流砥柱。

总的来说,在东晋“共天下”的特殊背景下,王、庾、桓、谢四大士族人才辈出、励精图治,朝廷上下充满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于内于外都有着值得夸耀的成果。赵翼曾评东晋一朝“犹能享国八九十年,则犹赖大臣相辅之力”,而这种“大臣相辅之力”,与他们在西晋亡国后知耻而后勇,于内忧外患中所爆发出的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分不开的。(www.daowen.com)

2018.4.7

[1]《晋书·王导传》。

[2]《晋书·王衍传》。

[3]《晋书·贺循传》。

[4]《晋书·庾亮传》。

[5]《晋书·庾亮传》。

[6]《晋书·庾亮传》。

[7]《晋书·简文帝本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