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魏晋政变迭起,名存实亡

魏晋政变迭起,名存实亡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国志·吴书·朱然传》附《朱绩传》记载,孙吴名将朱然之子、骠骑将军施绩因连年的政变杀戮与权臣孙綝把持朝政而彻底心灰意冷,遂暗通蜀汉让其做好准备:倘若混乱不堪的孙吴因曹魏进攻而溃败亡国,他希望蜀汉能及时出兵接收孙吴领土。至此,孙吴的宫廷政变终于告一段落。

魏晋政变迭起,名存实亡

孙权立九岁的幼子孙亮为储君并不代表内斗的结束。吴神凤元年(252)夏四月十六日,七十一岁的孙权驾崩。在临崩前,其以大将军诸葛恪、中书令孙弘、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五人托以后事,这五位托孤大臣中,并无一人是顾、陆等江东大族。即便江东大族被排除在托孤人选之外,无法对孙氏皇权构成威胁,但就在孙权驾崩的当天便发生了宫廷政变:当初害死朱据、张休的孙弘是鲁王一派,其“素与(诸葛)恪不平,惧为恪所治,祕权死问,欲矫诏除恪”[19],但此举被孙峻告发,孙弘反被诸葛恪所杀,诸葛恪开始执掌孙吴军政大权。

此后,孙吴朝堂之上依然发生了一系列混乱不堪的宫廷政变。根据《三国志·吴书·三嗣子传》等相关记载有如下若干次:

建兴二年(253)冬十月,武卫将军孙峻于殿堂之上伏兵杀死诸葛恪,诸葛恪外甥都乡侯张震及常侍朱恩等人三族被灭。因诸葛恪是废太子孙和妃张氏之舅,其或有重新另立孙和之心,故孙和亦被孙峻所害,随后孙峻被封为丞相,专权朝政,甚至奸乱宫人,与全公主孙鲁班私通。

五凤元年(254)秋,孙权已故太子孙登之子、吴侯孙英意图谋杀孙峻,后因事情暴露,孙英自杀。

五凤二年(255)秋七月,孙权堂侄孙仪与朝臣张怡、林恂等人趁蜀汉使臣来访之际意欲谋杀孙峻。因事情暴露,孙仪自杀,林恂等等人被处死,死者数十人,其中包括孙权之女、全公主孙鲁班之妹孙鲁育。

太平元年(256)秋九月,三十八岁的孙峻病故,峻弟孙綝开始与孙权的另外两位托孤大臣滕胤、吕据争权。冬十月,滕胤兵败被杀,吕据亦自杀。十一月,孙峻堂弟孙虑与将军王惇谋杀孙綝,事情暴露,孙綝杀死王惇,迫令孙虑自杀。

太平三年(258)八月,十六岁的少帝孙亮因孙綝跋扈,与太常全尚、将军刘丞谋划诛杀孙綝,九月戊午,孙綝抓获全尚,杀死刘丞,废黜孙亮为会稽王。同年十月,孙綝另立二十四岁的孙权第六子孙休为帝,是为吴景帝,孙休登基后册封孙綝为丞相。

《三国志·吴书·朱然传》附《朱绩传》记载,孙吴名将朱然之子、骠骑将军施绩(按施绩之父朱然本姓“施”,后朱绩恢复本姓施姓)因连年的政变杀戮与权臣孙綝把持朝政而彻底心灰意冷,遂暗通蜀汉让其做好准备:倘若混乱不堪的孙吴因曹魏进攻而溃败亡国,他希望蜀汉能及时出兵接收孙吴领土。蜀汉方面在接到施绩密信后派遣右将军阎宇率五千士兵增强了边境白帝城的防务,来等待施绩的下一步行动。

同年十二月戊辰,孙休与亲信大臣张布、丁奉诛杀孙綝,夷其三族,连孙峻的棺木都被掘开,夺去殉葬的印章绶带后削薄棺木重新下葬,同时孙休将孙峻、孙綝二人从族谱上削去。至此,孙吴的宫廷政变终于告一段落。

永安七年(264)秋七月,三十岁的孙休驾崩,孙休左丞相张布、右丞相濮阳兴立孙权废太子孙和之子孙皓为帝。孙皓登基后开始大兴杀戮,张布、濮阳兴、孙休皇后朱氏与两位年长的儿子以及孙权七子中唯一尚在的第五子孙奋被杀死。因孙皓的残暴肆虐,孙吴亡国已无悬念,恰巧西北凉州鲜卑人发动了将近十年的大规模叛乱,加之孙吴丞相陆凯、大将军陆抗等名臣尚在,使得孙吴国祚又延续了十六年之久,最终于天纪四年(280)三月为晋所灭。

可以说,孙权后期实施的特务统治、太子与鲁王的储君之争乃至孙权去世后的几年中屡屡发生的宫廷政变和杀戮均极大消耗了孙吴国力,也使得孙吴后期的历史乏善可陈,对外战争屡屡败北。这些都是孙权本人一手造成的,或者说,祸事咎起孙权。虽然江东世家大族的权势被打压下去,但孙吴政权本身也已元气大伤。一言以蔽之,若非蜀汉屡次北伐使得曹魏重兵西移,内耗严重的孙吴本该是最早亡国的。

2016.8.7

[1]《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注引《文士传》。

[2]《三国志·吴书·是仪传》。

[3]《三国志·吴书·步骘传》。

[4]《三国志·吴书·步骘传》。(www.daowen.com)

[5]《三国志·吴书·潘濬传》。

[6]《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裴注引《襄阳记》。

[7]《三国志·吴书·吴王五子孙登传》。

[8]《三国志·吴书·吴王五子孙登传》。

[9]《三国志·吴书·吴王五子孙和传》裴注引韦曜《吴书》。

[10]《三国志·吴书·吴王五子孙霸传》。

[11]《三国志·吴书·吴王五子孙和传》裴注引殷基《通语》。

[12]《三国志·吴书·吴王五子孙和传》裴注引殷基《通语》。

[13]《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14]《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15]《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16]《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17]《三国志·魏书·王基传》。

[18]《三国志·魏书·王昶传》。

[19]《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