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融合派系,重用蜀人-魏晋史札记

融合派系,重用蜀人-魏晋史札记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备临崩前,又将刘璋旧部中的李严提拔为尚书令,指定其作为另一托孤人选。他两次请求蜀中隐士杜微出仕,任命本地学士秦宓为别驾,将流放至孙吴的蜀郡成都人张裔救回并任命其为丞相府长史,飞速提拔犍为武阳人杨洪为蜀郡郡守,南征北伐时重用蜀中本土人氏的将领马忠、张嶷、王平、张翼等,使他们构成蜀汉军队的中间力量。同理,这一评价也可用于看待武侯用人这一问题上。

融合派系,重用蜀人-魏晋史札记

在田余庆先生的《李严兴废与诸葛用人》一文中,详细阐述了刘备入蜀后的蜀中各派系势力关系,提出“新人(刘备麾下武侯、关羽、糜竺等旧部)”与“旧人(李严、吴懿、刘巴、来敏等刘璋旧部与益州人士)”的概念,同时田余庆先生指出:“刘备的旧部在蜀汉官员中人数较少,却是新入蜀后统治者中的主体。”因此,为了蜀汉政权的长治久安,协调、平衡乃至融合各派关系是刘备与武侯必须要做的,对于具体的协调措施,可参考上文,这里不再重复赘述,只是略微做下补充。

起初,刘璋父亲与吴懿父亲关系甚好并结为姻亲,刘璋兄长刘瑁娶吴懿之妹,吴懿也成了刘璋的心腹之臣,后来刘瑁早亡,吴氏则一直守寡。刘备喧宾夺主占据蜀地后,鉴于吴懿是刘璋旧部中的代表人物,又考虑到他的特殊身份,便迎娶吴氏以拉近与刘璋旧部的关系,吴懿也官至车骑大将军,忠心辅佐后主刘禅。刘备临崩前,又将刘璋旧部中的李严提拔为尚书令,指定其作为另一托孤人选。武侯任丞相治蜀后,同样是出于为维系刘备旧部与刘璋旧部间的关系这一层考虑,在保证刘备旧部占主要领导地位的基础上继续向刘璋旧部示好。他两次请求蜀中隐士杜微出仕,任命本地学士秦宓为别驾,将流放至孙吴的蜀郡成都人张裔救回并任命其为丞相府长史,飞速提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杨洪为蜀郡郡守,南征北伐时重用蜀中本土人氏的将领马忠、张嶷、王平、张翼等,使他们构成蜀汉军队的中间力量。总之,武侯并没有轻视蜀中人士,故而《三国志·蜀书·杨洪传》中有“是以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的说法,在《华阳国志·巴志》中更有武侯大力提拔蜀地本土人才的详载:

叔布、荣始、周群父子(周群官至茂才,擅占验天算之术)、程公弘(蜀中俊才程祁)等,或学兼三才,或精秀奇逸;其次马盛衡(马勋,官至别驾从事史)、承伯(马齐,官至尚书)才藻清妙,龚德绪(龚禄,官至越嶲郡守)兄弟英气晔然,黄公衡(黄权,降魏前官至镇北将军)应权通变,马德信(马忠,官至镇南大将军,平尚书事并参与朝廷决策)、王子均(王平,官至镇北大将军,统汉中)、句孝兴(句扶,官至左将军)、张伯岐(张嶷,官至荡寇将军)建功立事,刘二主之世,称美荆楚。

当然,提拔人才是一方面,武侯对于敢公开诽谤朝廷的怀异心者也绝不手软。如才能堪比庞统的刘备旧部廖立和蜀地本土宿儒来敏二人都因官职调动心生不满口出怨言,被武侯或废徙边郡,或免官去职。总之,武侯积极维持两派关系,努力化解对立矛盾,从结果上来说收效理想,在北伐之前各派关系还是较为融洽的,即便北伐期间废掉李严也未引起太大的波折。反观孙吴,虽然最高统治者孙氏与本土世家大族的融合程度要好于蜀汉,但孙吴后期却充斥着宫廷政变与杀戮,国力因此遭受重创,而蜀汉直到亡国也没有出现过如孙权在位时那种“中外官僚将军大臣举国中分”[22]的公开分裂局面。

陈寿评价武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即治理军队是其长处,出谋划策则是短处。这一评价比较中肯。同理,这一评价也可用于看待武侯用人这一问题上。武侯在战场上用人确实存在过失,初次北伐误用马谡却适得其反,不纳魏延奇谋错失大好战机;但倘若从国家层面上再去考察武侯的用人之道,也还是值得肯定的。如《出师表》中特别举荐的蒋琬、费祎、董允等人,确属志虑忠纯的良实之臣。陈寿评价蒋琬方整而威重、费祎宽济而博爱,二人主政时“外却骆谷之师,内保宁缉之实”,都能继承武侯的成规而不去改变,国家得以边境无虞,邦家和一;董允“处事为防制,甚尽匡救之理”[23],后主刘禅“益严惮之”[24]。《华阳国志》中记载蜀人将蒋琬、费祎、董允与武侯并称为“蜀汉四相”,将此三人看作蜀汉后期的栋梁之才。武侯在北伐时大力提拔的武人王平、姜维也无不是颇有胆识、屡立战功的将才。北伐期间武侯任命吕乂替代魏延为汉中太守,吕乂在任期间对逃亡士兵开喻劝导,数年之中“漏脱自出者万余口”[25],这些文武人才都为蜀汉后期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综上,武侯在受刘备托孤之任、接手蜀汉的“烂摊子”后,可谓殚精竭虑且励精图治,在外交经济军事、政治上不断取得建树,治蜀成绩斐然。可以这样说,蜀汉政权自刘备驾崩后非但没有滑向亡国,还能从惨败中恢复元气,以区区巴蜀之地与魏、吴鼎足而三,延续国祚四十年之久,这与武侯治蜀的成就是密不可分的,治蜀成功一事更为蜀地历史中增添了颇为华美的一章。

2016.4.20

[1]《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2]《三国志·吴书·朱然传》。

[3]《三国志·蜀书·邓芝传》。

[4]《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5]《三国志·魏书·邓艾传》。

[6]《三国志·蜀书·王连传》。

[7]《三国志·蜀书·张裔传》。

[8]《剑州志》。

[9]《诸葛亮集》。

[10]《与群臣论蜀锦书》。(www.daowen.com)

[11]《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注引《诸葛亮集》。

[12]《诸葛亮集·上事表》。

[13]《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注引《魏氏春秋》。

[14]《诸葛亮集·八阵图法》。

[15]《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16]《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17]《三国志·蜀书·魏延传》。

[18]《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注引《汉晋春秋》。

[19]《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注引《汉晋春秋》。

[20]《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21]《晋书·宣帝纪》。

[22]《三国志·吴书·孙和传》裴注引殷基《通语》。

[23]《三国志·蜀书·董允传》。

[24]《三国志·蜀书·董允传》。

[25]《三国志·蜀书·吕乂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