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刘备的善后事宜与白帝托孤的再认识

刘备的善后事宜与白帝托孤的再认识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备的胸襟更表现在能够在惨败后认清形势,愿意与吴人和解一事上。如果刘备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对吴人仍然仇视,那么即使后来武侯能与孙吴和解,也会遭遇巨大的政治压力。蜀汉章武三年春二月,刘备病危,诏武侯、李严赶赴白帝城托以后事,这就是著名的“白帝托孤”。三十二年后,七十一岁的孙权同样临崩托孤,但由于托孤不当,其驾崩后顾命大臣、宗室子弟间展开了长达七八年的相互杀戮。

刘备的善后事宜与白帝托孤的再认识

刘备退回白帝城后,孙吴方面并没有罢手,吴将李异、刘阿“等踵蹑先主军,屯驻南山”[11],随时有进一步攻取白帝城的意图。因形势危急,伐吴时被留守江州作为后援的赵云迅速赶赴白帝城,巴西太守阎芝也立即“发诸县兵五千人以补遗阙”[12],遣汉昌县长马忠送至白帝城,两军不少于万余人的到来使白帝城的防御力量得以增强,吴人于当年八月退回巫县。

刘备自退入白帝城至转年的章武三年(223)四月二十四日去世这期间将近十个月的时间,用一句话概括,自败退白帝城后,刘备仿佛是一个自知时日无多的人。他在自己人生的最后阶段,默默地以平和的心态去反思、修正错误,以自己最后的力量做着最后所能做的几件有益于国家的事。

首先,同样是全军尽没,身为统帅的刘备与当初官渡惨败的袁绍在胸襟上却有着天壤之别。袁绍于官渡惨败后碍于脸面将进谏忠言的田丰处死,而刘备未采纳黄权水军奇袭之策,溃退后又使处于江北的黄权无路可退被迫降魏,当有司按律逮捕黄权家人时,刘备予以赦免,并言道:

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13]

换句话说,正是由于刘备的坦诚,由于他能够虚心承担战败责任,让他虽遭袁绍之惨败,却无袁绍覆亡之祸。

刘备的胸襟更表现在能够在惨败后认清形势,愿意与吴人和解一事上。夷陵一战,蜀中八万将士死于吴人之手。如果刘备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对吴人仍然仇视,那么即使后来武侯能与孙吴和解,也会遭遇巨大的政治压力。但刘备接受现实,最终于章武二年冬十二月接受了孙吴使臣郑泉和解的请求,并“累遣宋玮、费祎等与相报答”[14],让武侯日后可以名正言顺地与吴人开展外交和解工作,也使蜀汉得以平稳渡过最艰难的时期。

除了承担责任、和解吴人外,刘备命武侯在成都南北郊分别修建祭坛弥补称帝后未能祭天的遗憾;鉴于尚书令刘巴突然离世,以辅汉将军李严接替;病危时叮咛刘禅、刘理、刘永三人“父事丞相”,特别教导太子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甚至还有如在刘巴尚在时不忘向其举荐增援白帝城的汉昌县长马忠、临崩前警告武侯马谡不可重用等细微之事。

蜀汉章武三年(223)春二月,刘备病危,诏武侯、李严赶赴白帝城托以后事,这就是著名的“白帝托孤”。托孤时刘备对武侯所说的那句“君可自取”的话几千年来也让后人不断地去猜测与解读。

有一种说法认为,刘备过于狡诈,伐吴时不听武侯劝阻,驾崩前又搞道德绑架,用一个“君可自取”的虚伪之语将“烂摊子”甩给武侯,最终使其为蜀汉兢兢业业,操劳至死。但纵观历史,这种说法未免有些太市侩。汉高祖刘邦征伐天下时以萧何留守后方,但论功行赏时萧何却在他人之上,并且刘邦把萧何比作猎人,把出生入死的战将比作猎狗。试问,如果不是最信得过的社稷之臣,又怎会命其留守后方呢?

刘备不同于曹操孙权。他出身贫寒,年轻时身处社会最底层,以织席贩履为生,起兵后又连连失利,转战了大半个中国,几乎一生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直到六十一岁时才得以称帝。这样的经历让刘备磨练出慧眼识人的本领,对马忠、马谡二人的精准判断就是明证。而武侯自出茅庐以来与刘备相处了十七年,如果武侯想离开,大可以在长坂溃败时随徐庶北投曹操,也可以在出使江东后投奔兄长共事孙权,但武侯没有这样做。如《出师表》中所言,武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对刘备始终不离不弃。对于武侯这十七年来的忠心耿耿,刘备是非常清楚的。刘备更清楚的是,即使自己不提“君可自取”,武侯也一定会竭尽全力辅佐自己不成器的儿子。

起初,武侯刚出茅庐时与刘备十分亲密,惹得关、张等人不悦。刘备以“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15]作比喻劝告二人,二人才不做声。白帝托孤期间,“素为诸葛亮所不善”[16]的汉嘉太守黄元因担心日后遭到清算而举兵谋反;武陵人廖立“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17],在后主刘禅继位后却仅担任长水校尉一职,为此心怀不满口出怨言。应该说,刘备能预料到自己撒手人寰后群臣中会有黄元、廖立式的人物,甚至引发新的内讧,故而才道出了类似早年间“如鱼得水”式的“君可自取”之语。这既不是道德绑架,也非老糊涂的昏话,而是如同刘备这十个月来所做的每一件事一样,临崩前的他是在用自己最后的力量去帮助武侯,帮他巩固蜀汉“第一丞相”的位置,所以陈寿高度称赞了刘备的白帝托孤:

(刘备)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18]

至于时常提到的任用蜀人李严牵制武侯一事,今人添加附会的政治色彩更浓些。从常理上来说,除了钦点心腹为顾命大臣,天子再征召尚书令一并托孤没有不妥。试问,如果不是尚书令刘巴先于刘备去世,时任地方郡守的李严怎会被破格提拔进入尚书台这种天子身边的枢密机构,更怎会接受托孤重任呢?刘备以李严为顾命大臣的举措即使有取悦蜀地世家大族的意思,但也只是正常人事更替下的产物,况且李严的职责是“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19],即刘备命其留守白帝城,远离政治中心成都,所以牵制一说未必成立。至于李严日后的争权,则是其个人欲望膨胀的产物,与刘备毫无关系。

纵观刘备称帝在位的这三年,因孙吴背盟袭取荆州一事,其在称帝后不久后便盛怒伐吴,一年后又遭逢陆逊火攻而全军尽没。而在败退回白帝城后,刘备却能在人生的最后十个月中平静地反思自己,不断修正错误,做出诸多有益于国家日后发展的举措,并且将自己的儿子与整个国家毫无保留地托付与武侯,使得一度处于亡国的边缘的蜀汉能在武侯的治理下得到重生。三十二年后,七十一岁的孙权同样临崩托孤,但由于托孤不当,其驾崩后顾命大臣、宗室子弟间展开了长达七八年的相互杀戮。相比之下,孱弱的蜀汉政权在刘禅继位后能有一个较为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并且逐渐恢复国力,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刘备最后十个月的妥善善后,他虽然拙于用兵,却是一名能够看清大局的优秀政治家,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明君了。

2017.6.17

[1]《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注引王沈《魏书》。

[2]《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3]《三国志·吴书·陆逊传》。(www.daowen.com)

[4]《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5]《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6]《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7]《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8]《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9]《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10]《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11]《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12]《三国志·蜀书·马忠传》。

[13]《三国志·蜀书·黄权传》。

[14]《三国志·蜀书·邓芝传》。

[15]《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16]《三国志·蜀书·杨洪传》。

[17]《三国志·蜀书·廖立传》。

[18]《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19]《三国志·蜀书·李严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