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曹魏时常要应对来自吴、蜀的大举进攻,故其需要在靠近吴、蜀边境开展军屯,其实上邽屯田点便是军屯,起初司马孚提议时在其疏表中阐述了屯田计划:
孚以为擒敌制胜,宜有备预。每诸葛亮入寇关中……又以关中连遭贼寇,谷帛不足,遣冀州农丁五千屯于上邽,秋冬习战阵,春夏修田桑。(《晋书·宗室安平献王孚传》)
从“秋冬习战阵”一语可知,调遣的五千冀州农丁并不是寻常百姓,而是亦农亦军的屯田民,或者就是曹魏士卒,这也让上邽屯田点带有强烈的军事色彩。相较于民屯,军屯与其最显著的区别便在于前者以百姓为主,而后者以守边或征发的士卒为主;前者的屯田地点内地分布较多,而后者出于军事作战时为免跋涉运输之苦的目的,一般都选在边境地区;前者百姓除了缴纳税粮外可以拥有一份自己的收益,而后者士卒屯田的收益尽归国家所有,国家则给予士卒供给保障。
曹魏后期,对军屯贡献最大的莫过于灭蜀名将邓艾。邓艾曾奉命在魏、吴边境的淮河两岸地区考察,写有著名的《济河论》。《济河论》大意是为避免伐吴时运输方面可能产生的繁重劳役和巨大开支,可以在淮河两岸开凿河渠、开展大规模军屯。其中淮河以北屯兵二万人,淮河以南屯兵三万人,按照十分之二的比例轮休,常驻有四万人,边耕种边戍守。风调雨顺时,收成常常是西部的三倍多。扣除兵民的日常费用,每年用五百万斛作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18]。这些粮食可以供应“十万之众五年食也”[19],凭着这些积蓄储备进攻孙吴,可无往而不胜。时任太尉的司马懿在看过《济河论》后非常认可,于正始二年(241)正式实施。
在《晋书·食货志》中记录了数载之后淮河两岸军屯的丰硕成果:
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每东南有事,大军出征,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
除了提出良策,最难能可贵的是邓艾身为军队统帅,在后来的陇右上邽军屯时能亲自和普通士兵一起屯田耕作。曹魏正元二年(255)夏,姜维率军进攻陇右,魏雍州刺史王经不敌,兵众死者数万人。此役后,王经被免职调回朝廷,邓艾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征西将军正式调防陇右,驻军上邽。王经的惨败对陇右魏军来说是一次罕见的重创,所以邓艾接手上邽后首先要做的便是“积谷强兵,以待有事”[20]。邓艾早年出身贫寒,颇懂耕种之事,他手持耒耜亲自下地劳作,“身不离仆虏之劳,亲执士卒之役”[21],或许正是由于身为统帅的他能够与士卒同甘共苦,通过参与屯田来恢复丧失的军力、军心,他的军队才能在一年后的段谷之役中复仇雪耻,一举重创姜维。
除了上邽军屯点,其他一些曹魏将领也都在各自管辖区域内实施军屯,如在魏帝曹芳正始年间,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的征东将军胡质“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置东征台,且佃且守”[22];假节都督荆、豫诸军事的征南将军王昶在新野“广农垦殖,仓谷盈积”[23]。
屯田制一直持续到了曹魏末期,最后由司马昭在主张五等封爵制的同时废除了民屯;西晋代魏后,因天下已实现了大一统,晋武帝司马炎又下诏废除了军屯,并以没有人身自由的奴婢代替百姓、军士成为屯田民,军屯的历史也正式宣告终止。
简单来说,曹魏的屯田应按年代阐述及评价。曹操时代以民屯为主,该措施使乱世中惨遭破坏的农业生产得以恢复、百姓不再流离失所,也为日后的四处征战乃至曹魏政权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曹魏后期在边疆地区开展军屯,虽偶遭敌国破坏侵掠,但总体上却避免了战时千里转运的麻烦,又为其武力统一天下创造了物质条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6.7.7
[2]《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注引王沈《魏书》。
[3]《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4]《三国志·魏书·程昱传》裴注引《魏晋世语》。
[5]《三国志·魏书·任峻传》裴注引《魏武故事》。
[6]《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7]《晋书·慕容皝载记》。(www.daowen.com)
[8]《三国志·魏书·任峻传》。
[9]《三国志·魏书·任峻传》。
[10]《三国志·魏书·国渊传》。
[11]《三国志·魏书·卢毓传》。
[12]《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注引王沈《魏书》。
[13]《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14]《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15]《晋书·王浑传》。
[16]《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注引《汉晋春秋》。
[17]《晋书·宣帝纪》。
[18]《三国志·魏书·邓艾传》。
[19]《三国志·魏书·邓艾传》。
[20]《晋书·段灼传》。
[21]《晋书·段灼传》。
[22]《三国志·魏书·胡质传》。
[23]《三国志·魏书·王昶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