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暗杀胡首,解除魏晋史的隐患

暗杀胡首,解除魏晋史的隐患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初五年,田豫在协助鲜卑首领素利时被轲比能包围在马邑,一度处于险境。曹睿青龙元年,轲比能主动出击,成功策反了居住在并州地区的昔日敌人、已经归顺曹魏的鲜卑首领步度根,并亲自率领一万骑兵前往迎接。为了彻底解决这一威胁,护乌丸校尉王雄决定改用刺客暗杀的策略。虽然刺杀这一方式并不光彩,但将近十年的北部边疆隐患确实被一劳永逸地解决。

暗杀胡首,解除魏晋史的隐患

结合《三国志·魏书》中的《文帝纪》《明帝纪》《田豫传》《牵招传》《梁习传》等诸多史料来看,曹魏分化、瓦解鲜卑人的“软打击”策略并非一帆风顺,本非平庸之辈的轲比能也不能无视自己的实力被削弱,双方多次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并且互有胜败。

黄初五年(224),田豫在协助鲜卑首领素利时被轲比能包围在马邑(城邑名,今山西朔县县城),一度处于险境。田豫“使司马建旌旗,鸣鼓吹,将步骑从南门出”[8],在南门虚张声势的偏军成功吸引了鲜卑人的注意后,他自己“将精锐自北门出”[9],最终南北魏军出其不意,打了鲜卑人一个措手不及,并取得了“追讨二十余里,僵尸蔽地”[10]的战果。

黄初六年(225)三月,并州刺史梁习出兵征讨鲜卑人,再次大破轲比能[11]。

魏明帝曹睿太和二年(228),田豫派遣翻译夏舍前往轲比能女婿郁筑鞬的部落进行策反,结果夏舍反被其所杀。田豫于当年秋天讨伐郁筑鞬,在得胜回军至马邑时又一次被轲比能率领三万鲜卑军团团围困,前后共七天之久,直到与鲜卑人关系友好的上谷郡守阎志出面调解,轲比能才解围离去;而后在平州边塞的北面,鲜卑人被悄悄来援的牵招并州军“潜行扑讨,大斩首级”[12],又一次吃了败仗。

太和五年(231),诸葛武侯发动第四次北伐战争,并派人远赴鲜卑部落进行联络,轲比能率军进至凉州原北地郡的石城旧址(今甘肃皋兰西北),与攻打今甘肃西和东北的祁山的蜀汉军遥相呼应。魏明帝曹睿下诏命牵招领军对鲜卑人进行讨伐,只不过征讨行动尚未开始,轲比能便返回大漠

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中,曹魏方面出现了诸多的人事更迭:首先是任职二十余年、威震鲜卑的并州刺史梁习在太和二年(228)调回朝廷,并于轲比能进军石城之前去世,并州刺史一职由毕轨继任。轲比能在从石城退回大漠后,牵招与毕轨商议并打算等到秋冬马肥之际集合各州郡兵力再进行讨伐,不过恰巧牵招也因病去世,计划没有实施。另外,起初接替崔林的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有意觊觎田豫的护乌丸校尉一职,便派出党羽四处诋毁其扰乱边境、为国生事,田豫因而亦遭排挤调离。在田豫调离以及牵招、梁习去世之后,新任护乌丸校尉王雄与并州刺史毕轨继续与鲜卑人对峙。

王雄继任后,基本延续崔林时期的怀柔做法,对鲜卑人抚以恩信,轲比能也多次入塞到幽州进献贡品。但双方已交手多年,彼此心知肚明,这一握手言和也仅仅是表面文章。

曹睿青龙元年(233),轲比能主动出击,成功策反了居住在并州地区的昔日敌人、已经归顺曹魏的鲜卑首领步度根,并亲自率领一万骑兵前往迎接。毕轨闻讯后遣将军苏尚、董弼率军阻击,两军在陉北楼烦(今山西西北部的保德、岢岚、宁武一带)展开大战,魏军大败,苏、董两位将军阵亡。曹魏朝廷对魏军战败一事极为重视,曹睿派遣骁骑将军秦朗调动魏中央军前往征讨,于当年冬十月将鲜卑人击败,轲比能将意图再次降魏的步度根杀死后又一次远遁漠北

回顾自曹丕至曹睿的近十年中,鲜卑人在轲比能的率领下实力大增,数次犯塞寇边,曹魏幽州、并州等边境地区深受其害,魏军在与鲜卑人的交手中还出现了“田豫有马城之围,毕轨有陉北之败”[13]等军事失利。为了彻底解决这一威胁,护乌丸校尉王雄决定改用刺客暗杀的策略。

青龙三年(235),王雄招募了一个名叫韩龙的勇士,成功刺杀了轲比能。轲比能死后,曹魏趁机另立他的弟弟为首领,此后的鲜卑人失去统一领导,“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14],再也无法对曹魏政权构成威胁。虽然刺杀这一方式并不光彩,但将近十年的北部边疆隐患确实被一劳永逸地解决。

轲比能死后,为了保证北方边地的稳定,曹魏朝廷基本又恢复了先前不准边地官吏擅开衅事的民族政策。戏剧性的是,此后曹魏地方刺史对待鲜卑人的处理方式反而成了政治内斗的导火索。在《三国志·魏书·杜畿传》附《杜恕传》与裴松之注引的《杜氏新书》中就提到一事:

魏主曹芳嘉平元年(249),鲜卑人某部落酋长的儿子无视曹魏方面的律法,未经关塞查验便带领几十名骑兵擅自进入幽州境内,曹魏幽州刺史杜恕下令处死一名鲜卑随从,但也未按规定向朝廷上报。这件事被驻屯在蓟县(今北京城西南隅,魏幽州州治)、与杜恕不和的征北将军程喜得知,程喜上疏弹劾,意在借此事让杜恕出丑服软,但杜恕为人耿直拒绝认错,坚决认为“杀胡之事天下谓之是”,根本无需上报,加之其在朝廷时“以不得当世之和,故屡在外任”,即起初本就是因遭到排挤才被外派至地方担任刺史,朝中无人为其求情,最后朝廷下诏判处杜恕死罪,后念及其父杜畿的功劳改成贬为平民,流放至章武郡(郡治东平舒,今河北大城北部、静海全境和天津市郊海河以南地区)。可悲的是,杜恕还曾得罪过司马懿,“与宣帝不相能,逐以幽死”[15],终身没有被重新起用的他于嘉平四年(252)病逝,现今天津静海区东滩头发现的四座墓穴中的1号墓,经过考证,极有可能就是杜恕的墓穴。

除相继解决北方游牧民族乌丸人、鲜卑人的威胁隐患外,曹魏建立政权前后的十余年中,在西域问题上也基本延续了原汉朝的疆域与做法。黄初三年(222)二月,西域鄯善、龟兹、于阗国遣使向曹魏进贡,此后西域通道重启,曹魏朝廷设“戊己校尉”一职管理西域。在《乌丸鲜卑东夷传》中亦载:

魏兴,西域虽不能尽至,其大国龟兹、于寘、康居、乌孙、疏勒、月氏、鄯善、车师之属,无岁不奉朝贡,略如汉氏故事。

应该说,曹魏作为一个没有做到完全统一的中原政权,在常年应对南方吴、蜀犯边的前提下,几代君王能够审时度势、有针对性地采取策略,或率军远征强力镇压、或遣良将守边内部瓦解,成功消除了北部边疆乌丸、鲜卑这两个游牧民族所构成的巨大隐患,不但使自己免于南北两面腹背受敌,也为其后来的统一战争创造了一个安稳的后方保障。

2016.6.6(www.daowen.com)

[1]《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九》。

[2]《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3]《三国志·魏书·田畴传》。

[4]《三国志·魏书·张辽传》。

[5]《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注引《曹瞒传》。

[6]《三国志·魏书·崔林传》。

[7]《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8]《三国志·魏书·田豫传》。

[9]《三国志·魏书·田豫传》。

[10]《三国志·魏书·田豫传》。

[11]《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12]《三国志·魏书·牵招传》。

[13]《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14]《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15]《晋书·杜预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