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魏晋史札记:揭秘父子关系与女王智谋

魏晋史札记:揭秘父子关系与女王智谋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推断,曹睿与东乡公主的随行极有可能是郭女王一手策划,至少也是郭女王向曹丕建议的,理由便是曹操对曹睿寄予了厚望。在这近一年的远征中,郭女王与曹丕有足够的时间达到一个目的:借这次出征利用曹睿来使曹丕达到“父以子贵”的效果,即通过曹操对孙辈曹睿的喜爱与帝王期望来使曹丕彻底击败曹植。何况从借助曹睿一事来说,郭女王“父以子贵”的奇谋可谓是功不可没,给予了曹植最终的“致命一击”。

魏晋史札记:揭秘父子关系与女王智谋

在《三国志·魏书·后妃传》中收录了曹丕两位皇后的事迹,即曹操拿下邺城后被曹丕所纳的袁熙之妻、文昭甄皇后甄宓与后来居上的文德郭皇后郭女王。其中郭女王“有智数,时时有所献纳。文帝定为嗣,后有谋焉”[12],换言之,郭女王在世子之争中也是曾为曹丕出力献策的。

郭女王具体献过什么样的计策,史书并未提及,但是可以通过零散史料大致推断。需要先行交代的是,郭女王利用自己得宠的优势在曹丕称帝后成功除掉甄宓,但其始终未生有皇子,甄宓则生有一子一女,即是后来的明帝曹睿与东乡公主。在《文昭甄皇后传》提到一件事:

(建安)二十一年,太祖东征,武宣皇后、文帝及明帝、东乡公主皆从,时后以病留鄴。二十二年九月,大军还。

对于这次远征,甄宓因病留守王都邺城,此时的明帝曹睿年仅十二岁,东乡公主年纪则更小,既然母亲因病留守,那为何幼子、幼女不能随母一同留守呢?可以推断,曹睿与东乡公主的随行极有可能是郭女王一手策划,至少也是郭女王向曹丕建议的,理由便是曹操对曹睿寄予了厚望。

曹睿自幼聪慧,擅长律法,曹操也觉得他异于寻常子孙,在朝会宴席上经常叫他与侍中近臣并列,甚至说出了“我基于尔三世矣(我希望你作为第三代继承人)”[13]的帝王期许之语。

再结合《武帝纪》中的记载,曹操征讨孙权的时间是建安二十一年(216)十月,距建安二十二年(217)九月回军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在这近一年的远征中,郭女王与曹丕有足够的时间达到一个目的:借这次出征利用曹睿来使曹丕达到“父以子贵”的效果,即通过曹操对孙辈曹睿的喜爱与帝王期望来使曹丕彻底击败曹植。这也能够解释为何伐吴大军于建安二十二年九月返回后,到了十月曹操便做出最终决定:确立曹丕为自己的继承人!可以肯定,曹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看曹植的妻儿,长子曹苗早夭,次子曹志史载不多,曹植妻崔氏和他本人一样任性不羁,最后因衣着过于华丽被曹操以违制为名赐死[14]。崔氏这样的人即使不死,也根本无法和工于权谋的郭女王相提并论。何况从借助曹睿一事来说,郭女王“父以子贵”的奇谋可谓是功不可没,给予了曹植最终的“致命一击”。

以上便是这场世子之争中双方的种种博弈过程。曹丕拥有出色的幕僚,又拉拢到了朝中重臣,甚至借助儿子曹睿的力量成事,可以说,这场世子之争中仅有文采优势的政治低能儿曹植与曹丕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就算曹植没有“放荡不羁”,曹丕战胜曹植也基本是没有太大意外的事。

曹丕获胜后,曹植及其幕僚的下场均十分凄凉:杨修于建安二十四年(219)为曹操所杀,曹丕又在称帝后大肆杀戮曹植一党的丁仪、丁廙、孔桂、杨俊等人,只有邯郸淳因文采出众得以幸免;而曹植本人也几乎被杀,虽因七步成诗与母亲卞太后的求情得以保全性命,但他的后半生十分凄凉,屡屡遭贬,不断改换封地。魏明帝曹睿太和六年(232)十一月,四十一岁的曹植在封地去世,终于为自己倍加落魄压抑的后半生画上了一个句号。或许,这对于天生才高八斗却过得郁郁寡欢的曹子建来说,称得上是一种解脱。

这场世子之争与失败者曹植的境遇让世人看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人性的冷漠,正如白居易那首《后宫词》所言:“最是无情帝王家!”

2016.9.23

[1]《三国志·魏书·任城王彰传》。

[2]《晋书·宣帝纪》。(www.daowen.com)

[3]《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裴注引《文士传》。

[4]《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5]《三国志·魏书·荀彧传》。

[6]《三国志·魏书·贾诩传》。

[7]《三国志·魏书·贾诩传》。

[8]《三国志·魏书·毛玠传》。

[9]《三国志·魏书·毛玠传》。

[10]《三国志·魏书·毛玠传》。

[11]《三国志·魏书·夏侯尚传》裴注引王沈《魏书》。

[12]《三国志·魏书·后妃文昭甄皇后传》。

[13]《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注引王沈《魏书》。

[14]《三国志·魏书·崔琰传》裴注引《魏晋世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