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间上来界定,曹丕、曹植之间的“世子争夺战”其实早在曹操受封魏王之前便已开始,在二人麾下都聚集着一批出谋划策的幕僚心腹,二人在这场世子之争中孰胜孰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背后幕僚集团的整体水平。
曹丕方面的幕僚主要有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四人,曹丕每每需要出谋划策时,司马懿“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与陈群、吴质、朱铄号曰四友”[2]。四友中,司马懿是河内的世家大族、陈群是颍川望族,二人的谋略与政治才干都是当时的上上之选;吴质这个人的生平记载较少,但通过现存的史料可以看出他同样是一位工于心计的高手;朱铄的记载缺失,但能与前三人合称“太子四友”,必然不会是平庸之辈。
曹植方面,丁仪、丁廙、杨修等人是其羽翼,其中杨修是汉末太尉杨彪之子,因屡次猜出曹操“一合酥”“门内活”等字谜而闻名,可谓聪慧过人。丁仪、丁廙兄弟中,丁仪为曹操称赞,一度想把女儿嫁给他;丁廙“少有才姿,博学洽闻”[3],也是学识渊博的人才。此外著《笑林》的邯郸淳和曹操身边的宠臣、擅长蹴鞠棋奕的孔桂也都支持曹植。
倘若两相对比的话便能发现,杨修、孔桂等人虽然为曹操欣赏,但均是文士艺人,或许才艺方面占优,却并没有什么政治斗争方面的经验,远不如司马懿、陈群、吴质等老谋深算之流,在较量中自然就差了一截。《陈思王植传》裴注引《魏晋世语》中记载了两件双方较量的事:其一是曹操即将出征,曹丕、曹植二人于路旁送行。曹植称述功德,出口成章,华美的文辞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连曹操本人也十分高兴。此时吴质对曹丕耳语道“王当行,流涕可也”,曹丕照办,结果包括曹操在内的众人都认为曹植固然有才华,但诚心却不及曹丕;其二是曹丕邀吴质议事,为掩人耳目便让吴质藏于车载的废簏当中,杨修获悉后向曹操告发,曹丕对此感到害怕,吴质答道:(www.daowen.com)
何患?明日复以簏受绢车内以惑之,修必复重白,重白必推,而无验,则彼受罪矣。
曹丕再次照办,结果因簏内无人,曹操认为杨修诬告,对其不再信任。两番较量下来,老谋深算的吴质让曹丕获得完胜,反观杨修、丁仪等人,不但在较量当中落败,对曹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4]这种在当时属于严重违制的任性之事也并未规劝。只知一味地品酒作文,使得曹植的处境每况愈下,直至与世子之位失之交臂。即是说,作为协助己方公子争夺世子之位的幕僚,司马懿、吴质等人要远胜于杨修、丁仪等辈,在这场世子之争中使曹丕大大占据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