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之所以通过盗墓筹集军资,最主要的缘由就是两汉时期盛行的厚葬之风。汉代各帝王将相的陵寝规模庞大、陪葬丰厚,如被曹操盗掘的汉景帝刘启之弟刘武的梁孝王陵,其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河南省永城市芒砀山被考古发现,该陵墓斩山作廓,穿石为藏,全长96米,最宽处32米,面积约700平方米,地宫22座,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西汉梁国王陵墓群,为全国所罕见,后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梁孝王陵的豪华不是没有理由,司马迁在《史记·梁孝王世家》中就提到:
孝王未死时,财以巨万计,不可胜数。及死,藏府余黄金尚四十余万斤,他财物称是。
刘武生前的敛财无数正与死后庞大的陵墓群相称。此外,在汉武帝刘彻的茂陵内也陪葬有大量的珍宝,晋愍帝司马邺曾与朝臣索綝关于汉代帝王陵墓一事有过一番对话:
帝问綝曰:“汉陵中物何乃多邪?”綝对曰:“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汉武帝飨年久长,比崩而茂陵不复容物,其树皆已可拱。赤眉取陵中物不能减半,于今犹有朽帛委积,珠玉未尽。”(《晋书·索綝传》)(www.daowen.com)
天下贡赋的三分之一都用来修建陵墓,也难怪日后盗墓的赤眉军对茂陵中的财物都无法做到尽取。但可以预见的是,丰厚的陪葬物品也必然使得后世别有用心之人心生觊觎之意。
严格来说,东汉军阀割据乃至三国时期,曹操并不是第一个盗墓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在当时那样的社会动乱期,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盗墓行径。在曹操之前,祸国大盗董卓就曾公然劫掠皇家陵墓。初平元年(190)二月,董卓在逼迫汉献帝刘协离开京师洛阳迁都长安时“焚烧洛阳宫室,悉发掘陵墓,取宝物”[1];抵达长安后,董卓“又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已下冢墓,收其珍宝”[2],洛阳、长安两座京师的帝陵、公卿冢墓被董卓悉数发掘。在曹操之后,孙权出于各种目的,也曾遣人掘公卿陵墓:如魏黄初末年“吴人发长沙王吴芮冢,取木为孙坚立庙”[3],黄武五年(226),孙权使交趾治中从事吕瑜访凿赵佗墓,但“功费弥多,卒不能得”[4],后又命其掘赵佗之子婴齐墓,终于有所收获,“得珠襦玉匣之具,金印三十六,一皇帝信玺,一皇帝行玺”[5]。即使是对曹操盗墓口诛笔伐的袁绍,其治下的河北同样是“士卒横暴,掘发丘陇”[6]。
不过,谈起汉末盗墓,世人却只知有曹操,而不晓董卓、孙权乃至袁绍,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官渡之战前袁绍麾下陈琳那篇著名的《为袁绍檄豫州文》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