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魏晋史札记:涨知识的精品

魏晋史札记:涨知识的精品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期写实的如堪称“汉末诗史”的《薤露行》与《蒿里行》。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祸国大盗董卓的行径令人发指,中平六年十二月,曹操散尽家财并于陈留首举义军,函谷关以东的各地郡守亦起兵响应。十多万将士中,仅长沙郡守孙坚军与董卓军交战,但盟主袁绍之弟袁术却因私心拒发军粮致使孙坚兵败。当年秋天,远征军途经至今河北省昌黎碣石山,曹操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魏晋史札记:涨知识的精品

曹操一生写过大量的文章,《隋书·经籍志》提到他的《魏武帝集》有二十六卷之多,《武皇帝逸集》亦有十卷,但是很遗憾,这些文章基本都已亡佚。比起文章的散失,他的诗歌却大多被幸运地保留下来,现存的诗歌多是军旅闲暇之余所作,主要是写实和抒情两类。早期写实的如堪称“汉末诗史”的《薤露行》与《蒿里行》。

《薤露行》诗云: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薤露行》真实描述了汉末董卓京师时的政治动乱。在诗中前半部分,曹操痛斥大将军何进沐猴而冠枉为大将军,其在诛杀宦官时“犹豫不敢断”,最后“己亦先受殃”,不但害了自己性命,还导致狼子野心的军阀董卓得以进京把控朝政。诗的后半部分则揭露董卓进京后的种种恶行:鸩弑少帝、残杀朝臣、烧毁京师宗庙、肆戮无辜百姓,造成了一场自汉朝建朝以来从未有过的浩劫。在诗的最后,曹操以一句“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作为结尾,自比商末目睹亡国景象的殷纣王之兄微子,以宣泄自己亲眼目睹京师洛阳被焚毁后的惨状而产生的哀伤之情。

《薤露行》原本是古人出丧时唱的歌,曹操用此古调来写时事,哀叹国家丧乱、君王遭难、百姓受殃。单从文学性来讲,其开创了以古乐府写新内容的风气

《蒿里行》是《薤露行》的姊妹篇,诗云: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祸国大盗董卓的行径令人发指,中平六年(189)十二月,曹操散尽家财并于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首举义军,函谷关以东的各地郡守亦起兵响应。汉献帝初平元年(190)正月,各路大军会于孟津。孟津位于今河南孟县以南,相传为周武王会集八百路诸侯商讨伐纣之地,曹操在诗中将讨董盟军比作当年周武王的义师,此处能反映出他看到义师云集后的激奋之情,剿灭国贼已是指日而待。

不过,集结之后的盟军“兵十余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3],让人极度失望,即诗中所言的“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十多万将士中,仅长沙郡守孙坚军与董卓军交战,但盟主袁绍之弟袁术却因私心拒发军粮致使孙坚兵败。董卓焚毁京师洛阳撤往长安,盟军仍然无动于衷,曹操只身率军出击,终因势单力薄遭到惨败,其本人甚至“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4],全靠堂弟曹洪在危急时刻让出马匹,才得以脱险。盟军因粮尽解散后,内部又发生了一系列“自相戕”的内讧:兖州刺史刘岱击杀东郡太守乔瑁;盟主袁绍夺取冀州牧韩馥的领地;袁绍又与军阀公孙瓒在北方燕、赵之地展开了长达数年的争斗,这一切都让天下苦盼王师的有识之士彻底寒心。

董卓讨伐战失利后的第二年(初平二年,即公元191年),原盟主袁绍意图废掉被董卓挟持的汉献帝刘协,改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为此私下刻制印玺;六年后的建安二年(197),袁绍之弟袁术又公然于淮南自行称帝。这些军阀丝毫不以天下苍生为念,致使常年作战的士兵“铠甲生虮虱”,百姓“万姓以死亡”,也使得中原大地到处都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每每想起这些不堪的往事,想到遭受荼毒的百姓,自是“念之断人肠”。

相较之下,《薤露行》所展现的是曹操对大将军何进毫无谋略的极度鄙视及对军阀董卓暴行的痛心疾首,是一种无比愤恨之情,而《蒿里行》则在叙事当中慢慢流露出一种希望转为绝望、万念俱灰下的心碎与心死,已超脱了普通的感情范畴。换言之,虽然《蒿里行》是在董卓讨伐战多年以后所作,但却深刻反映出了当时曹操那种“哀莫大于心死”式的无力与凄凉,故在流传之广度、地位之高下上,《蒿里行》都是要胜于《薤露行》的。

官渡之战后,曹操开始向北方进军,于行军途中作《苦寒行》及为后世传颂的《观沧海》。

《苦寒行》诗云:(www.daowen.com)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佛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206)。曹操于当年正月率军从邺城出发进至今山西省境内,意图剿灭盘踞在并州的袁绍外甥高干,在途经太行山中著名的险要地段羊肠坂时因将士行军艰苦而作此诗。

这首诗的内容极为朴实,“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是描写羊肠坂的地势险要,“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是通过揣摩远征将士内心思乡情怀而抒发的感慨。“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四句则真实记录了将士行军时还需承担担囊砍柴、凿冰化水等种种艰辛的情况,最后的“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又将全诗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东山》一诗属《诗经》名篇,诗人是一位随周公征战三年得以生还的士兵,此诗亦是通过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来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曹操在末尾引用《东山》诗,既表现出自己为将士着想、同样期盼尽快结束战争的心情,又将自己统一北方的理想抱负上升到与周公比肩的地步,扩大了内涵,升华了主题,使得本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巨大的生命力。

与《薤露行》类似,著名的《观沧海》同样是曹操用乐府旧题创作而成,是其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一首,写于建安十二年(207)远征乌桓及追歼袁绍之子袁尚、袁熙残部获胜后的返回之时。当年秋天,远征军途经至今河北省昌黎碣石山,曹操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观沧海》诗云: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一诗将曹操气魄沉雄的特点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本诗中,除却开头描写海边的岛屿、草木、洪波等深秋景物外,曹操又将汹涌的大海比作无边的宇宙与璀璨的星辰,以此来极力彰显大海的浩瀚无垠。试想下,在远征大捷之后的凯旋途中,志得意满的曹操以统帅身份登上昔日秦皇汉武都曾登临过的碣石山,面对着壮丽河山与卷起千层波浪的大海,不由得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可以肯定的是,此时曹操内心深处的感情波澜定是恰如眼前这起伏翻滚的沧海,无法平静。这首《观沧海》便在这种昂扬的激情与极致的景物共同作用下孕育而出,让后人读此诗后心往神驰,魂牵梦萦。

除了上述的四首诗外,曹操还写过诸多感慨人生的诗篇,里面的诗句也都闻名于后世,如《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常被一些年事已高但仍有雄心的仁人志士所引用;《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每每被用来勉励后人要及时建功立业,“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则吟出了他对人才的渴求和胸怀统一大业的志向,这些诗篇无一不让后人领略到了曹操的英雄气概。

钟嵘在《诗品》中赞扬曹操的诗歌是“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概括来说,曹操在他的诗篇中用质朴率真的语言来反映现实,抒发感慨,于悲凉之中多慷慨之气,这种慷慨悲凉既是属于他自己的风格特征,也是文学史上所称颂的“建安风骨”某种精神实质的体现。譬如那首从军之作《苦寒行》,清代中期的文学家方东树有过高度评价,认为该诗取境阔远,写景叙情,苍凉悲壮,用笔沉郁顿挫,可谓千古诗人第一祖。而《薤露行》《蒿里行》更堪称为“汉末实录”,后来诗圣杜甫的诗篇之所以有“诗史”的美誉,就是向曹操借鉴而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