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
表1-17 颗粒大小分析实验记录表(一)
(一)试验设备和仪器
(1)土壤密度计:甲种:刻度单位以摄氏20℃时每1000mL悬液内所含土质量的克数表示,自-5~50,最小分度为0.5。
乙种:刻度单位以摄氏20℃时悬液的比重表示,刻度为0.995~1.020,分度值为0.0002。
这里仅以甲种密度计为例,乙种密度计请参考SL237—1999《土工试验规程》。
(2)量筒:容积1000mL,内径为60mm,高度为350±10mm,刻度为0~1000mL。
(3)洗筛漏斗:上口直径大于洗筛直径,下口直径略小于量筒直径。
(4)天平:称量1000g,感量0.1g;称量200g,感量0.01g。
(5)温度计:刻度为0~50℃,精度为0.5℃。
(6)煮沸设备:附冷凝管装置。
(7)搅拌器:底板直径为50mm,孔径为3mm。
(8)其他:蒸馏水、烧杯、研钵、秒表、分散剂(如4%六偏磷酸钠)等。
(二)试验原理与计算公式
密度计法(比重计法)是根据土粒的大小不同在静水中的沉降速度也不同的原理制成的。沉降速度与粒径的关系,可由斯托克斯公式求得。
1.计算公式
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
式中 X——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
CG——土粒比重校正系数,查表1-18;
md——试样干质量,g;
Rm——密度计读数;
mt——温度校正值,查表1-19;
n——弯液面校正值;
CD——分散剂校正值。
表1-18 土粒比重校正值(甲种土壤密度计)
表1-19 温度校正值(mt)
土颗粒的粒径,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d——颗粒直径,mm;
ρw4——4℃时水的密度,g/cm3;
η——纯水的动力粘滞系数(10-6kPa·s);
ds——土粒比重;
ρWT——温度为T℃时水的密度;
L——某一时间t内的土粒沉降距离,cm;
g——重力加速度,cm/s2;
t——沉降时间,s。
为了简化计算,公式(1-30)可写成
式中 k——粒径计算系数,与悬液温度和土粒比重有关,其值见附表2;
其余符号同前。
2.绘制颗粒大小分配曲线
颗粒粒径分配曲线应在单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并应取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为纵坐标,取粒径的对数为横坐标。当密度计法与筛析法联合分析时,应将两段曲线连接处绘成光滑曲线见图1-12。(www.daowen.com)
图1-12 颗粒大小分配曲线
3.计算级配指标
(1)按下式计算不均匀系数
式中 Cu——不均匀系数;
d60——限制粒径,在粒径分布曲线上小于该粒径的土含量占总土质量的60%的粒径;
d10——有效粒径,在粒径分布曲线上小于该粒径的土含量占总土质量的10%的粒径。
(2)按下式计算曲率系数
式中 Cc——曲率系数;
d30——在粒径分布曲线上小于该粒径的土含量占总土质量的30%的粒径;其余符号同式(1-32)。
(三)试验步骤
1.制作并称取土样
密度计法应采用天然含水量的土样。若土样在分析前无法保持其天然含水量时,允许用风干或烘干土进行分析。按下述方法制备土样:
取代表性土样100~200g,放入研钵中,用带橡皮头的研棒研散,然后过2mm筛,将筛上的土粒研散再过筛,直至筛上仅留大于2mm的颗粒为止。
从过筛的土样中称取30g干土,或按下式计算相当于30g干土重的风干土或天然湿度的土
式中 W——相当于30g干土重的湿土质量,g;
w0——风干土(或天然土)的含水率,%。
2.浸泡土样
将称好的土样小心倒入烧瓶中,注入约200mL蒸馏水,浸泡时间不少于18h。
3.煮沸分散
将浸泡好的土样稍加摇荡后,放在电热器上煮沸。煮沸时间从沸腾开始,粘土和不易分散的土,需1h左右,其他土不少于半小时。
4.制备悬液
土样经煮沸分散冷却后,倒入量筒内,烧瓶中残余的土液,须用少量蒸馏水彻底冲洗到量筒内。然后加4%浓度的六偏磷酸钠约10mL于溶液中,再注入蒸馏水(或清水),使筒内悬液达1000mL。
5.搅拌悬液
用搅拌器在悬液中上下搅拌1min,往复各30次,使悬液内土粒均匀分布(注意搅拌时勿使悬液溅出量筒外)。
6.定时观察
取出搅拌器,立即开动秒表,测定经过1、2、5、15、30、60、240min和1440min的密度计读数。
每次读数均应在预定时间前10~20s将密度计放入悬液接近读数的深度,且须保持密度计浮泡在量筒中部位置,不得贴近筒壁。
每次测记读数后,立即将密度计取出,放入盛水量筒中,同时测记悬液温度,准确至0.5℃。放入及取出密度计时,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悬液扰动。密度计读数均以弯液面的上缘为准,甲种密度计读数应准确至0.5。
7.土壤密度计的校正,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土粒比重校正:土壤密度计刻度应以土粒比重2.65为准。当试样的土粒比重不等于2.65时,应进行土粒比重校正。校正值查表1-18。
(2)温度校正:土壤密度计是20℃时刻制的,当悬液温度不等于20℃时,应进行校正。校正值查表1-19。
(3)弯液面校正:密度计读数刻度时是以弯液面底为标准,试验时读数以弯液面顶为准,故须校正。可将比重计放入盛20℃蒸馏水的量筒内观察弯液面上缘与下缘读数,其差值即为弯液面校正值。
(4)土粒沉降距离校正:土粒沉降距离应为悬液面至比重计浮泡中心的距离。但当比重计放入悬液后,悬液面因而升高,致使土粒沉降距离较实际为大,故须加以校正。(该校正值由试验室提供)
(5)分散剂校正:比重计刻度是以蒸馏水为标准的,当悬液中加入了分散剂,因而增大了悬液的比重,必须加以校正。其校正方法是注蒸馏水入量筒,然后加分散剂(分散剂品种和用量与试验时采用的相同),使量筒溶液达1000ml,并搅拌均匀,恒温至20℃时,用比重计测出读数,该读数与在20℃蒸馏水中读数之差,就是分散剂校正值。
(四)试验记录
试验记录见表1-20~表1-21。
本试验记录格式如下:
表1-20 颗粒分析试验记录(二)
表1-21 颗粒分析试验表(<0.075m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