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地质预报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

地质预报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3-1地面上一个点电源的电场为了求距A为R的M点之电位,可用均匀无限介质中点源电场的拉普拉斯方程解。在x=0处,电场强度等于零。两侧的电场强度E曲线以0点反对称,这是电流自0点向两侧流出造成的。在电位曲线的拐点处,电场强度出现极值。

地质预报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

2.3.1.1 麦克斯韦方程

所有的电磁现象都可以用经验的麦克斯韦方程来描述。麦克斯韦方程是一组互相独立的线性微分方程。在时间域中,麦克斯韦方程有如下形式:

式中 e为电场强度,V/m;b为磁感应强度,Wb/m2;d为电位移,C/m2;h为磁场强度,A/m;j为电流密度,A/m2;ρ为电流密度,C/m3

利用矢量场函数解边值问题常常是很困难的,一般利用矢量势和(或)标量势来求解。从势函数可以推出矢量场函数。我们采用的是谢昆诺夫势,因为它具有对称性,并易于同TE和TM激发模式建立关系。均匀无源区域的电磁场总是可以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的电场分量垂直于某一轴线(TE模式);而另一部分的磁场分量垂直于这同一个轴线(TM模式)。模式分解简化了边界值问题的解。

对于由多个均匀各向同性的线性区域拼接起来的大地模型来说,每一个区域都需要有一个波动方程的解。根据预先设定的关于两个矢量场函数或势函数的边界条件,在每个区域的边界上这些解必须相互一致。每一个区域的波动方程都是从麦克斯韦方程组直接推导出来的,是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简洁表达形式。无源的区域用齐次波动方程描述,有源的区域用非齐次波动方程描述。

时间域中电场和磁场的波动方程为:

将式(2.3-5)和式(2.3-6)相对时间做傅氏变换,得到

或者

式中

式(2.3-7)~式(2.3-11)就是频率域中的波动方程,当频率小于105Hz时,对大地介质有μεω2≪μσω,即位移电流远小于传导电流。

2.3.1.2 点电流源的地中电场

(1)点电流源在地面。设地面为无限大平面,地下充满均匀、各向同性的导电介质,当点电流源A在地表向地下供入电流I时,地中电流线的分布便以A为中心向周围呈辐射状,如图2.3-1所示。

(www.daowen.com)

图2.3-1 地面上一个点电源的电场

为了求距A为R的M点之电位,可用均匀无限介质中点源电场的拉普拉斯方程解。另外,注意到半无限介质中,电流密度应较无限介质中大一倍,则有

从而可得:

因此M点电位及电场强度分别为:

可见,地中点源电流场的电位、电流密度和电场强度均与供电电流I成正比,而U与R成反比,E及j与R的平方成反比。

(2)点电流源在地下。如图2.3-2所示,当点电流源A位于地下h深度时,地中电流分布不再呈辐射状。由于在地表电流密度的法向分量应等于零,为满足此边界条件,可用镜像法求解,即假设在地面以上也充满电阻率为ρ的介质,而在电源A与地面对称位置上设一虚电流源A′,且使二者电流相等。地中任一点的电位便为

式中 R′为M点与虚电源A′间的距离。

图2.3-2 地下点电流源的电场分布示意图

当观测点M是位于地面时,R=R′,此时

电位分布曲线如图2.3-2上图所示,在A的正上方电位具有极大值,向两边逐渐减小,在x=的两点上,电位等于极大值的一半,x=的两点为电位曲线的拐点位置。不难想象,在地面上等位线是以0点为圆心的同心圆簇。如果相邻等位线间的电位差相等,则等位线在拐点附近密集而在0点附近和远处渐稀。在x=0处,电场强度等于零。两侧的电场强度E曲线以0点反对称,这是电流自0点向两侧流出造成的。在电位曲线的拐点处,电场强度出现极值。在x=0和x=的地方,E有三个拐点。电流密度的分布规律与电场强度完全相同,两者只在量值上差一个系数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