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各机构参与中欧班列运输通道情况来划分,中欧班列运输通道主要有六个要素构成。
(1)综合管理机构。中国铁路总公司是我国开行中欧班列运输的主管部门,负责优化交通运输布局,组织拟订并监督实施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承担铁路运输市场监管责任等。
(2)监督管理机构。该机构负责对出入境货物、交通运输工具、集装箱等进行检查、监督,主要有海关、边检、检验检疫等部门。
(3)发货人。发货人产生基本的货物运输需求,可以是企业、货主或者个人。
(4)运输服务部门。该部门为集装箱货物运输提供服务的企业,提供铁路集装箱运输及各种货运站等服务。
(5)中欧班列经营主体和货运代理企业。代理企业在发货人和运输服务部门间建立中间桥梁,接受货主的委托,完成货物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输。
(6)其他提供综合服务机构。比如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提供基础服务的商贸、银行、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
参与集装箱中欧班列运输的各个主体关系如图6-2所示。
图6-2 集装箱中欧班列运输参与者关系
2. 内陆型集装箱中心站中欧班列运输路径影响要素分析
在中欧班列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确定的,货物运输时间、内陆型集装箱中心站的作业能力和基础设施水平、运输空间、货物自身条件等其他因素都会对中欧班列运输环节产生影响。中欧班列运输过程的影响因素如图6-3所示。
(1)运输时间条件。货物到达时间、货物在堆场的存储时间、货物的出发时间、货物运输期限以及班列出发时间等都会对集装箱的运输成本产生影响。(www.daowen.com)
(2)内陆型集装箱中心站的作业能力。集装箱中心站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货物装卸和中转的功能,集装箱中心站如果要成为区域内枢纽站点,强大的货源吸收和作业能力是最基本的保障和支撑,也是衡量集装箱中心站转换装比重的重要指标。
图6-3 中欧班列运输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3)运输空间条件。铁路中心站拼箱能力、路网能力、班列能力、货流O/D分布、运输路径、铁路网拓扑结构、集装箱类型等都会对中欧班列运输过程中的中转换装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
(4)货物自身条件。从货物自身条件出发,货物的构成、包装、性质等因素影响车辆的配备、运输方式的选择。
(5)内陆型集装箱中心站基础设施水平。站点作业区面积、线路的数量、正面吊与叉车数量等是衡量集装箱中心站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若中转集装箱货源衔接效率较高,货物换装的速度就会快,中欧班列列车在集装箱中心站停留时间就会缩短。
(6)其他因素。包括市场环境、政策的变动带来的燃油费、相关费用变化,天气状况及突发因素造成交通运输工具晚点或者交通拥堵状况产生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时间不确定性以及由人类自身可能会影响运输服务的效率等其他因素。
以上因素最终都会对运输过程的运输时间和运输费用产生一定影响,引起时间和费用的变化。其中包括运输费用、中转换装费用等。
3. 内陆型集装箱中心站中欧班列运输路径不确定要素分析
一般情况下,在货主委托中欧班列运输经营人运输一批货物,并按约定的时间送达收货人的过程中,运输的起点和目的地、货运列车的出发时间一般不会产生改变。中欧班列运输经营人在处理集装箱货物国内段运输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运输线路、不同的节点进行中转换装,不论选择任何运输路径,运输方式的单位成本、换装节点的中转换装成本、不同节点间的运输距离都是可以进行精确计算的。在中欧班列运输过程中可以将这些因素看成是确定性因素。
由于天气状况、交通状况、运输工具、市场需求及工作人员等因素不是固定的,具有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因素就会对运输造成影响,对中欧班列的运输时间造成不确定性。在对中欧班列开行方案设计过程中,如果把这些不确定因素忽略,就会和实际运输过程产生偏差,最后得出的中欧班列开行方案就会和现实产生误差。为了让中欧班列开行方案结果更加贴近现实的运输情况,在中欧班列运输研究中应理论联系实际,考虑到在实际情况中的不确定因素,对现实问题的描述就会更加准确,对实际中欧班列运输过程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在中欧班列运输过程中,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有着不同的分类,而这些不确定因素往往容易被忽略。根据上述对中欧班列过程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出影响运输时间的不确定因素,具体如图6-4所示。
图6-4 中欧班列运输环节不确定因素分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