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5.1节、5.2节的基本理论分析,将协同理论运用到中欧班列运输协同优化构建思路中。根据中欧班列三个运输过程:起始运输、途中运输及末端运输,中欧班列运输协同优化模型研究思路可以是将中欧班列运输组织优化分为三部分协同优化。
首先,起始运输时考虑运输系统整体布局优化,选择合理起始中心站,去除多余重复站点;其次,途中运输时考虑运输枢纽选择和运输网络优化,寻找合理的中转枢纽进行运输方式转变,以综合发挥各类运输方式优势;最后,末端运输中考虑货流集结,即货流组织方式优化。分析可知,中欧班列后两个运输过程所涉及协同优化内容存在交叉重复部分。因此,在之后的模型构建中,我们有意地在途中运输阶段仅考虑成本因素,而末端货流组织优化中,同时考虑成本和时间因素。
综上所述,集装箱中心站中欧班列运输协同优化研究思路有三个方面。
1)中欧班列起点站整体布局优化
为了避免由于国内始发站节点过多、分布过于密集导致的相邻始发站节点对同一个到达节点货源的恶性竞争,实现重叠腹地范围内货源的合理调配,促进国内中欧班列实现双向常态化良性运营,本章研究国内中欧班列运输组织协同方案,优化国内始发站节点数量、布局,并对始发站节点运营中欧班列的境外到达节点进行合理规划,确定国内始发站节点与境外到达节点的映射关系。(www.daowen.com)
2)中欧班列腹地货源运输网络优化
针对货源腹地的运输网络特点,以最小运输网络总成本为目标函数,以选取的枢纽点为基础建立模型,来实现对该地区运输网络的优化设计并确定该地区的货物运输方案。运用结合了dijkstra算法的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对比了枢纽点选取前后的运输总成本,说明了缩减枢纽点对成本的影响,从而得到该运输网络中的货物运输方案。
3)中欧班列运输组织方式协同优化
以枢纽点选取为基础,在运输组织选择运输路径时,需要综合考虑包括成本、时间、可靠性、运输服务质量等因素,这些因素包含了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两个方面。而且,成本和时间对路径的选择往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成本和时间两大因素是评价运输路径优劣的重要指标。鉴于此,我们将以成本和时间两个定量指标来构建优化模型,从成本和时间两个方面对不同的路径进行对比,找出可行性较大的优化路径,将不同路径多方面的优劣势展现出来,以方便不同用户根据其自身需求进行路径的优化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