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代意象绘画形式独特研究成果

现代意象绘画形式独特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由原始意象感应本能原型形式发现,经过古代宗教神性审美形式观照,直致现代意象灵感个性形式全面觉醒,呈现意象灵心生成系统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现代意象绘画的本质特征在于画家以鲜明的艺术个性灵感全面形成个性形式发现,自由实现生命原型情感与艺术精神审美观照全息会通。

现代意象绘画形式独特研究成果

人类由原始意象感应本能原型形式发现,经过古代宗教神性审美形式观照,直致现代意象灵感个性形式全面觉醒,呈现意象灵心生成系统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现代意象绘画的本质特征在于画家以鲜明的艺术个性灵感全面形成个性形式发现,自由实现生命原型情感与艺术精神审美观照全息会通。

18世纪,欧洲人率先从本体自由思想和艺术个性情感知觉主动自觉解放,彻底打破封建王朝社会等级制度及天主教会长期对人生灵感活力长期禁锢。《启蒙运动》的先驱们高举人文主义大旗,反对天主教会“以神为本”的传统宗教教义,明确树立以唯物主义思想观念为本的哲学理念,全面开启并推动现代艺术人格个性情感解放。《启蒙运动》强力彰显个性灵感创造活力,以人的本质力量充分展示的社会变革效应,造成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经济文化、艺术形成创造活力相应贯通。现代艺术知觉活力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现代转行提供内外生机化一的宏大生机动力。

遍及欧洲的《启蒙运动》以法国、德国哲学家文学艺术家思想解放及理性建构最典型。法国《启蒙运动》中,著名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佛尔泰(François-Marie de Voltaire,1694—1778)在认识论方面继承古典主义美感法则,主张人的认识起源于感觉发现。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从人类内在审美形式观照,深入灵感本质,从而明确提出感觉是认识自然的“内在之光”。艺术感觉发现优于理智,感觉之光瞬间洞达生命本质,可以直接照亮人的天赋。由感觉内在之光的深层透识,卢梭明确主张艺术形式“返回自然”,实现美与善的人格统一,因此,他反对那些仅供娱乐消遣的艺术。

在法国《启蒙运动》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美学家中,狄德罗(Diderot 1713—1784)以终生为真理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及其在小说戏剧、绘画、音乐,多方面深层次灵感关系发现独树文坛,灵感形式通观,令其本体直觉审美形式穿透力无与伦比。狄德罗的艺术知觉影响力,会通生命原型灵感关系认知发人深省。黑格尔、歌德都从他的认知明显得到启示,形成自成体系的现代理性创造。马克思曾经盛赞狄德罗小说《拉摩的侄儿》为“无与伦比的作品”。恩格斯从该小说中描述的社会现象,洞见哲理,看到其中“辩证法的杰作”的存在。

作为《启蒙运动》中彻底的无神论者,狄德罗为了唤醒人格精神及人格感觉的觉醒,志坚无畏,热情为之奋斗一生,对此恩格斯深加称赞:“如果说,有谁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就这句话的正面的意思说)而献出了整个生命,那么,例如狄德罗就是这样的人。”[1]

狄德罗作为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领导并且主编内容涉及宗教、政治、哲学、经济、文学、艺术等各学科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派”优秀思想家集中各种才智,形成推动欧洲向现代社会变革的强大感召力。

狄德罗以个性灵感形式全面贯通观察、思考和实验,发现世界各种物质元素本质充满内在运动力和相互吸引力。世界万物之间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共同构成宇宙时、空关系。同时他又从文学及绘画、音乐、戏剧直接感悟会通中抓住世界物质元素与感觉的关系性,深入论证人的主观感觉是客观世界作用于感官的结果,从而在《关于美的根源及本质的哲学探讨》中明确提出:“美在关系”学说体系,引导艺术家以审美感觉关系性发现,率性超表象感觉的理性认知。他解释道:“我把凡是本身含有某种因素,能够在我的悟性中唤起“关系”这个概念的,叫作外在于我的美;凡是唤起这个概念的一切,我称之为关系到我的美。”“美总是随着关系而产生……尽管从感觉上说关系只存在于我们的悟性里,但它的基础则在客观事物中。”[2]

《美在关系》说,清晰地揭示出狄德罗以敏锐的艺术直觉形式感悟,呈现心象境界会通,直接发现心灵意象关系观照与自然客观物质原型存在相应相生的艺术审美关系形式真实性。人类通过诗歌、音乐、绘画等艺术审美创造活动,实现情理共通的意象形式转化,使艺术灵感化一的光彩形式来自自然,却比自然原型显得更典型、更逼真。意象感觉贯通内外,使艺术作品呈现构建于自然万物关系之上的意象审美持久性。

狄德罗认为艺术形式创造,存在“整个结构中贯穿一个明显而容易觉察的联系;所以比起历史学家来,他的真实性虽少些,而逼真性却多些。”[3]现代艺术家从自然表象看出其间存在着的相应关系,并且依据自然物象原型信息关系发现,主动实现更动人、更富独创性的意象艺术形式转化,最终以艺术形式美超越自然原型,造成情感、精神典型形式光彩影响力。这种艺术光彩活力对人类社会人生产生心灵光明审美启示。而意象形式感觉心灵形象会通,使画家把自然万象关系发现果断转化为真、善、美化一的艺术个性形式创造。

艺术灵性感悟界限会通,使狄德罗主张面向自然、师法自然的意象生机关系观照,沟通理念本质与东方艺术精神共通。他奉劝当时的艺术家亲近自然,在自然表象关系中看到原型真相中的形式关系。艺术创造用本体灵感发现,激励内在情感,召唤人的想象,不但开发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逼真关系形式再现,同时明显启示浪漫主义绘画极限夸张的情感形式表现。

在研究自然现实与艺术相应相生的感觉关系变化基础上,狄德罗通过《沙龙随笔》、《画论》,充分表达作者由感觉形式直观产生的理性感悟,形成画家以“美在关系”为视知觉发力点,扩展审美感觉境界,形成现代绘画形式语言认知创造系统。

狄德罗《画论》以通透的艺术直觉感悟,形成“美在关系”的绘画关系认知,会通自然与艺术真实,以形式感觉关系逼真充实英国哲学家洛克(John Locke,1632—1704)的感觉论。他启示艺术家看到隐藏于自然秩序里的特殊关系,并指明人的心灵“想象是人们追忆形象的机能”。人类这种追忆生命原型色彩形象的素质,被李广元教授在2012年的专著:《艺术灵性生成》(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12月版)中称为“心象感应本能”。人类正是由于在长期很大自然原型生机关系进化过程,形成心象感应本能与直觉灵感形式当下发现内外化一,唯有进入此种艺术境界,才可能使画家的心灵生机感觉形式直观,超越理性思考,一下子由心象本质看到自然物象中存在“关系到我的美”,直达生命原型情感形式当下通观。历代大画家的艺术创造,都是从自然本相与灵感生机形式关系相应相生的审美直觉发现中,自觉自由创造艺术情感精神形式永恒的和谐。这种艺术形式和谐创造的基础就是意象灵性感觉关系内外贯通。天才艺术家唯有意象灵感关系内外贯通,才可能真正由自身灵感本质活力发现,充分实现自然原型光色信息存在向艺术光彩形式创造自由转化。艺术天才于自然原型发现中自由转化的独到意象形式光辉,即刻点燃人类生命内在激情,无限照亮人的情感境界,给社会人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心灵常性形象知觉印记。

大自然原型气象信息形态运化,造成人类生命原型灵感本质关系相应共通。在人类各种艺术活动中,无论诗歌、音乐节奏、调性、旋律,还是雕塑、绘画造型空间线性、色彩所传达的激情精神,都在人的心灵原型感觉积淀与自然原型存在关系相互作用过程,呈现生机勃发,变幻无穷的大美境界。大自然原型存在与人的心灵原型意象本真信息会通,造成人类社会审美感觉循自然本相外化为真、善、美的艺术形式。在东方,老子“玄观”大自然“常有”、“常无”形式“妙化”,孔子感觉到韶乐的“尽善尽美”,主张艺术人生“中和之美”,在审美灵感本质上与西方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康德发现自然“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单纯形式”之间并不存在质的差异。狄德罗首创“美在关系”感觉系统,实现生命灵感关系与自然原型存在关系现代艺术审美精神境界充分自觉。

狄德罗的“美在关系”认知系统,构建于生命原型形式关系与自然原型存在形式关系直观基础之上,因此呈现本体意象灵感表现形式与理性感悟通观光明化一。艺术形式光明化一的表现,造就艺术家特有的心象原型形式关系发现——个性形式创造活力。艺术灵感关系认知,无限扩展心灵审美境界,审美情感——精神境界大视野,使狄德罗以真、善、美艺术形式个性灵感内外通观实现情感与理性共通。

从真、善、美艺术审美形式通观,狄德罗《画论》主张画家师法自然,从自然中直接看到万象中“隐秘的真相”。因此,他在二百多年前,奉劝当时那些带着画具常去卢浮宫临摹古典作品的学生“脱离这个贩卖矫揉造作风格的铺子。”

狄德罗《画论》从视觉形式关系对比规律,涉及素描造型形式观察,解剖、透视与绘画造型朴真的差异,明暗对比色彩同时对比规律。他从本体艺术灵感循自然原型形式关系激情朴真、和谐、整一发现,启示画家从现实诸对象观察中看到生机真相。因此,他推崇艺术作品整一形式关系之上的语言精到朴真,明确反对学院派画风的矫揉造作,包括学院派教学让学生长期亦步亦趋地描摹那些按要求摆出来的“乏味的模特”表象。

狄德罗通过《画论》,启示画家以本体内外通观的形式关系发现,大胆突破传统绘画程式,用大无畏的主体精神实现内在情感与艺术形式创造境界独辟。

德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以文学创作哲学、艺术思辨为特征,产生莱辛(G·E Lessing,1729—1781),席勒(J·Ch·F·Schiller,1759—1805),歌德(J·W·Goethe,1749—1832),康德(I·Kant,1724—1804)等影响人类文化发展的伟大启蒙学者。他们主动用理性精神感悟,成为古代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的发现者与推动者,其艺术情感精神光辉影响至深。对于艺术创作,德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大都主修依据自然原型完成真实形式创造。尤其是歌德曾经明确提出艺术家应从自然存在中发现、创造出“具有意蕴,显出特征,引人入胜的东西”。此语表明:歌德从艺术直觉感悟到自然原型与绘画意象形式有机会通的审美境界。

开始于欧洲的“启蒙运动”,吹响整个人类向现代社会转行的号角。社会人性感觉的个性化,由文学家、艺术家帅先启动,并且通过艺术灵感生机发现过程,不断以个性风格充实个性鲜明的现代艺术形式创造活力。现代艺术个性形式创造,使欧洲文化艺术中心,由古希腊罗马转移到法国首都巴黎。西方绘画古典传统绘画神性表现,也开始在人性感觉关注中变为自然物象原型真实关系再现。在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初期,大约百年的时间内,艺术家以本体灵感形式发现,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以自然感觉意象会通循本创真,呈现艺术个性情感精神形式不断开发的灵感境界自由创造。

在启蒙运动大潮影响之下,法国印象派画家以大自然原型光色信息形式发现,帅先实现全因素色彩感觉本质个性绘画形式自觉。人性本质感觉主动直接与大自然光色信息互动,形成现代艺术个性鲜明的绘画色彩生机律动、旋律与空间结构形态相映生辉的灵感关系转化。正是因为艺术审美感觉及相应形式的现代性会通,使人类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全面实现现代人格应当有的那种“听懂音乐的耳朵,看出形式美的眼睛”。现代艺术家的意象审美灵感自立、自觉、自由,不断生成艺术精神境界无限会通。意象审美形式自由创造,明显反映出人的视觉、听觉灵感时空信息以心象生机信息内外贯通,相应激活并相应强化情感形式共通的共在、共生性。艺术家唯有进入这种意象情感精神无限自由境界,才有可能真正由于充分体验到艺术创造活动的自由,自然呈现艺术生命情感光彩形式内外化一的审美大乐。现代艺术灵感解放,直接反映出画家意象灵感由于艺术观念向自然开放,同时影响到本体个性感觉形式发现的主动性。它证明画家面对大自然原型气象,主动持开放的态度,必然在内外生机信息不断发现中推动本体灵感形式不断创造。正是因为现代画家走出画室,直接在大自然面前,坚持主动开放的灵感生机形式发现及率性实现绘画形式转化,反过来给现代艺术理性建构带来感性本质支持,从而产生现代社会通过艺术个性灵感情理通观,共创现代性的世界文化无界限交融。

“启蒙运动”使人类彻底以人格意象感觉充分开放,以动态感觉信息发现活动,实现人的意象灵感直观与自然原型生机运化内外相生,形、声、神采关系互动会通的现代艺术精神品格。在这场现代意象形态转化过程,19世纪法国的印象派画家率先以个性感觉发现,自呈大自然生机光彩个性绘画形式创造。

在西方语境中,印象绘画再现,意在表现画家面对自然,再现光色感觉在先的艺术形式发现。尽管西方词汇中意象的名称,出现在20世纪初,但是中国古人“言不尽意”的本质属性及歌德所说的“意蕴”,康德所认为“审美意象”活动,使天才以直觉意象化一把自然规律赋于艺术。在现代“世界文化”会通中,艺术家本意形式与自然形式观照共通。有谁能否认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的《日出印象》作品中,作者由日出时的感觉形象直观呈现的意象生机关系有机外化呢?当年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安格尔由于明朗的古典色彩意象被称为“错生在巴黎的中国人”。而莫奈一生的感觉印象形式创造过程,则充分呈现古典艺术神性形式法则之上的个性感觉现代性增益。个性灵感增益,使人类以当下感觉自然形式直观,外化为天才形式光彩的活动,变为反映生命原型心灵情感天赋的独到意象审美形式开拓。反过来看,意象由视觉、听觉审美直觉会通,从而丰富了人的心灵形象想象活力。然而在重高学历、重高科技、重超量虚拟信息的当代社会,人类过多过细的理性分析及高涨的物欲,最终由于本体情、理分裂,危及生命情感直觉本能,进而熄灭人的艺术灵感光彩,使社会人生痛失艺术原型创造活力。

法国印象派画家对人类特殊贡献,在于他们敢于以个性光色空间信息动态感觉形式发现,摈弃新古典主义绘画所坚守的传统形式法则。他们在库尔贝、德拉克罗瓦、康斯太勃尔、柯罗、马奈等画家艺术灵感形式创造力鼓舞之下顶住强大的社会压力,不断形成现代鲜明绘画色彩造型形式风格形式会通的灵感本质自呈,为现代艺术家开展本体艺术灵感自由创造树立了划时代的光辉典范。

1863年,马奈在巴黎落选作品沙龙展出被学院派评委打入冷宫的作品《草地上的午餐》。(油画,213.4×269厘米,巴黎卢弗尔博物馆)该画作虽然表达了明显具有乔尔乔内《田园合奏》那种古典画风相近的内容,但是却把古典女神变成画家从现实中所见,处于树林中的女模特。马奈画于同时期的另一幅油画《奥林匹亚》(1863,129.5×189.9厘米,巴黎奥赛博物馆)在1865年的国家沙龙展出,该作品以意大利威尼斯天才画家提香的《尼比诺的维纳斯》为原型,然而却大胆运用明显的个性化感觉形式转化,消解了古典绘画中理想的女神与现实生活中女性人体的鲜活性之间所存在的感觉断裂。

马奈在油画《奥林匹亚》中,以自己真率的绘画感觉发现所画的女人体,原型来自当时巴黎著名的社会交际花维多利亚·穆蓝。作者以大画家特有的绘画感觉直观与意象灵感形式化一,将时尚的社交女郎毫不掩饰地以裸体形象外化为巴黎“奥林匹亚女神。”在该作品的画面形式空间,马奈用大面积色彩明暗形成视觉强对比,在暗红色背景衬托之下,高明度的人体肤色及体态线性起伏,共同创造出具有挑逗意味的女性性感形式冲击力。整个绘画形式,虽然明显地显现出古典画风的线性处理,但是画家却以人性感觉形式产生的直线绘画张力,实现对古典艺术传统女神优美形象表现法规的明显颠覆。

马奈的绘画灵感发现率先体现19世纪欧洲画家构造于自身感觉直观之上的伟大探索精神。在这种现代艺术个性精神鼓励之下,马奈作为印象派画家的精神旗帜,由艺术个性感觉不断发现,不断开拓艺术个性形式唯一和意象精神灵感境界无限会通。马奈画于1878—1879年,题为《买啤酒的女侍》(77.5×65厘米)以酒吧瞬间印象,创造出印象派绘画大师生机色彩形式直观相应神生的艺术境界。

印象派画家对人类色彩艺术形式语言的创造,在于自然原型光色空间动态生机关系形式率真转化。正是在印象派画家与自然光色形成全息相应过程,用人性感觉所创造的现代艺术灵感真实,使人类真正由感觉发现,实现艺术审美感觉形式千变万化全面占有。

印象主义”的命名,由当时巴黎的艺术评论家勒鲁瓦(Louis Leroy)在《喧哗》周刊所写的一篇攻击性的画评。他那歪打正着的灵感评论,来自展于巴黎摄影师纳德(Nadar)画廊莫奈题为《印象·雾》的一幅画。这幅引领现代艺术具有划时代感觉质变的作品,现在展出于巴黎16区的马尔蒙丹美术馆(Musée Marmottan)。该画的表象形式及其承载的艺术感觉本质,清晰地反映出莫奈心灵原型意象与大自然感觉印象直观有机化一的艺术情感境界,整个作品呈现作者现代审美形式关系内外相生的独到性。在整个画面空间,莫奈的自然生机心象感觉发现,在浅粉红色光线透射淡蓝色晨雾薄薄衍化中的生机气象关系和谐中,用一轮橙红色的朝阳形成淡蓝色色调中的色彩冷暖对比,创造出海上港湾日出瞬间印象的绘画色彩生机信息灵感境界整一。作者面对在自然,在有意和无意之间,大面积运用稀薄的颜料快速薄涂,自然在画面上造成色彩空间渐变所产生瞬间即逝的整一印象。透识莫奈的另一幅油画《印象·雾》,画面空间充分反映出的自然瞬间印象生机关系和谐真谛,它似乎在告诉当代画家心灵感觉与自然生机光彩会通导致灵感本质成真。因此唯有通过亲近自然,靠本体敏锐的直觉生机关系发现,全面形成意象灵感形式会通的人,才可能真正具有生命本体感觉瞬间全息通观的艺术审美灵感本质自呈。

莫奈的绘画感觉敏锐程度,充分体现了法国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库尔贝认为“美存在于自然中”的艺术原型感觉。直接发现大自然光色信息瞬间形式变化的内在定力,使莫奈的视觉敏锐度在自然光色变化互动相生中变得令其同道们感到惊异。当年,印象派绘画大师塞尚曾经诚心发出对莫奈那一双特别敏锐眼睛的赞叹。

绘画个性感觉的敏锐,导致现代绘画个性形式的特殊明朗的情感创造力。当你走进现代艺术展览馆,会直接发现印象派画家的作品空间,由于来自大自然阳光下的色彩生机信息直接激励,绘画形式语言轻松愉快,色彩同时对比以补色或冷暖色取代了传统绘画用明暗对比表现物质空间的习惯。印象派的绘画色彩表现,使现代绘画色彩形式创造,成为引领着时代灵感全面创造的精神动力。

由于印象派绘画明确的反映现代艺术个性感觉转化所引领的时代转型,在19—20世纪,印象派是一个长期受到误解的名字。一个真实反映自然原型色彩形式变化的画派,竟然在有些人眼里视为洪水猛兽。这充分证明人的感觉发现力必然受传统文化观念意识固着的社会真实。而艺术家一旦在社会文化交流过程,习惯于某种艺术观念和技法,那么他的艺术灵感便不可避免地陷入死寂而迅速枯萎。

李广元教授从50多年进行自身艺术灵感形式开发和中西艺术研究体验会通,得出构建于十分明晰的审美感觉形式直观之上的理性认知。他在专著《艺术灵性生成》[4]中认为,印象派画家对人类的主要贡献,不仅仅在于画出大批反映阳光下万象色彩生机灿烂的作品,而更有意义的本质发现,在于通过画家所再现自然光色信息形式的过程,由绘画灵感本质生成的敏锐个性开拓人类现代个性审美感觉对阳光下自然大气象原型形式关系运化的动态观照能力。它不但显现出艺术灵性对自然原型光色信息感觉的先发现特征,并且表明生命原型光色信息感觉变化及画家在现场直接用灵感形式会通内外,有机完成的具有现代艺术个性特征的绘画创造。印象派画家个性色彩感觉发现,最终成为带动整个人类现代艺术全面质变的唯一参照。它向艺术家证明:印象派绘画感觉的生机形式有机活力在于,人在生命原型感觉直接从大自然得到生机印象转化状态,同时产生推动现代绘画个性灵感形式不断发现的先机。这种现象表明:艺术技巧可以练就,而艺术灵感发现力在于画家心灵感觉的主动打开。莫奈和他的印象派同道,以绘画个性感觉在自然光色运化中发现的鲜活色彩形式真实。其时代意义在于改变了人类的传统艺术感觉方式。色彩感觉本质形式的有机贯通性造成对现代人生全过程中的灵感活力引领。

1840年,莫奈出生于巴黎一个食品商商人家庭。1845年开始,5岁的莫奈随着经商的父亲全家移居海法国西北沿海的小城哈佛港。少年时期的莫奈,长贪恋在哈佛海岸边的汐滩及山崖上游荡,倾情浏览大海。也许是由于大自然律动这种机遇相应激励,造成他于自然而然状态,产生绘画灵感天启状态下的艺术直觉早发。15岁时,莫奈已是当地颇有名气的漫画家。面对社会现实文化环境适应,许多人在少年时代,便因为天性没有得到相应发展的机遇而迅速消散。青年时期的莫奈,十分幸运地在海边写生时遇到亦师亦友的画家布丹(1824—1898)的正确引导。布丹以画大量海景为特色,是一位19世纪的自然主义绘画与印象主义画风之间承前启后的大画家。他忠告青年莫奈:“今天已经是浪漫情调的天下。因此,我们一定要去寻找自然的纯朴的美……从它的全部丰富多样中,从它的新鲜中看到真正的自然。”[5]

布丹具有现代画家特有的感觉敏锐度。他从自身面对自然写生的灵感体验,十分透彻地向莫奈指明绘画艺术的本质特征及感觉印象发现的方向。他认为一个画家直对自然变化“当场画下来的任何东西往往是有一种你不能再在画室里找到的力量和用笔的生动性。”于是,布丹向莫奈揭示出,一个画家为了保持画面的整一生动关系,“要非常顽强地保留最初的印象,它是一个好东西。”[6]布丹的忠告与鼓励,使青年莫奈坚定了用自己的感觉印象发现自然光彩生机,由不断深化的感觉印象形式创造而受益终生。由此可见,青少年时代主动发现的灵感透识引领,造成一个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拘执于社会文化名、相,不断展开本体艺术境界的创造型艺术家。

莫奈在22岁时曾经把在巴黎进入画家古莱尔的画室。其间他结识后来的印象派画家西斯莱、雷诺阿、巴吉尔。志同道合使他们经常在一起在巴黎及近郊画风景。表现体裁相近的印象感觉形式,一度引起后来画派大师的明显质疑。如野兽派画家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在1908年《观察》杂志发表的《一个画家的笔记》中就这样认为:“印象派画家,特别是莫奈和西斯莱(Alfred Sisley,1839—1899)有着细腻的感觉,彼此很接近,他们的画也都很相似。‘印象主义者’这个词,贴切地突出了其风格,因为他们记录瞬间印象。对于某些更近时代的画家,它是一个不恰当的名称,因为他们躲避开第一印象,认为它几乎是不忠实的。迅速地描绘一处风景只是再现了它的过程的某一时刻。我宁可冒失去其魅力的风险,而靠坚持它的根本特点获得更大的稳定性。”[7]

马蒂斯的画风特征,反映意象原型色彩空间形式强化。但是对于现代画家而言,意象原型形式强化甚至抽象,其灵感发现的基础仍在于直觉印象。值得当代画家关注的是,现代艺术大师所发表的某些绘画见解,存在特定时期、特殊角度所针对的特别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极可能出现某种言不尽意的倾向。因此,盲目遵循某些艺术权威的一时言论,难免影响自身的直觉发现和原型形式透识能力,最终造成艺术灵感以名、相为真的依服性。现代绘画大师们的艺术灵性生成迹象证明:艺术灵感明晰先发产生的艺术情感形式表现力,直接推动着理性思维的新境界。莫奈表达自己独到的感觉印象发现是成就一个大画家,尤其是青年时期必备的基本。

莫奈一生的绘画感觉印象形式创造活力,正是紧紧依据阳光下自然物象原型生机关系静观生命原型色彩观照,产生自身灵感及相应和谐的色彩形式语言不断深化的绘画神韵。这种绘画色彩灵感随着生命过程,实现青年时期光色形体空间变化中的形式复杂再现,直到晚年绘画形式节奏色彩旋律交响的纯粹化表现。而贯通莫奈一生全部绘画过程的灵感本质,即是构建于清新感觉先觉之上的意象灵感会通。

明眼的现代艺术家以艺术直觉生机色彩形式发现,主动摆脱名、相。我们不难从莫奈一生典型的绘画作品表象中发现个性感觉意象形式有机会通的生机变化存在。从1872年《日出—印象》那种晨雾中海滨小港日出时的印象清新,到1892年至1894年期间画的连作《鲁昂大教堂》表现在大自然不同光线照射条件中的大教堂色彩原型形式转化,已经明显可见在莫奈同样出于直觉印象的作品空间,呈现原型意象色彩情感与物象光彩形式关系之间的大气象境界化一。莫奈晚年,由于长期直接面对大自然作画,眼睛患白内障而出现视明显力退化。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在巴黎近郊的庄园里画出大量的连作《睡莲》系列。油画《睡莲》是享年86岁的绘画大师莫奈晚期的代表作。长期陈列于巴黎橘园美术馆里的巨幅连作《睡莲》,以现代艺术家独到的意象灵感境界会通,充分显出莫奈实现生命原型灵感本能与色彩空间形式运化为一,显现画家有意与无意之间自由妙化的现代艺术灵感精神典范。

现代绘画个性感觉境界的全面开拓,形成印象派画家个性鲜明的色彩形式对人类艺术灵感本质的现代引领。更重要的是,现代艺术个性感觉印象发现力及审美感觉判断力的觉醒,促使当时及后来的画家们由个性感觉形式内外观照,复返生命本能内在情感原型形式表现。呈现现代艺术家执着于自身情感意象形式表现与大自然运化同机,“返本独化”的时代精神品格。其中,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Paul Gauguin 1848—1903),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塞尚(Paul Cézanne 1839—1906)都以令世人难忘的艺术个性情感形式创造,给19—20世纪人类文化留下永恒的时代印记。在后印象派三位伟大画家中,保罗·高更是一位坚持自身绘画天性,眼界开阔,感觉犀利,意象直觉与情感睿智化一,精神活力充沛,意志倔强、坚定,有宏远艺术使命感的现代艺术大师。他在艺术人生过程,深刻体察社会人生百态,以过人的灵感洞察力穿越文化表象,直达生命原型情感本真。为实现现代人类情性灵感真实,高更甘冒生命危险,将梦境强化心灵理想纯真形式,终成为从生命原型绘画知觉探索,发现现代社会人生方向的先觉。

高更的艺术人生过程,以自然印象感觉形式直观,造成心灵感觉境界普遍开启,以含着生命内在情感深意的原型形式表现力贯通古今,以个性意志顶住社会压力,极力摆脱当时巴黎社会文化的浮华、虚假、艳俗,为现代人找回并树立了自由表现人性深层原型情感精神形式的尊严。高更在其悲剧性的浪漫艺术人生那种具有传奇性的过程,以超人的灵感发现当时“欧洲给成长的一代人准备着可怕的考验——黄金王国的到来。使一切都腐烂——不论是人,还是艺术。”[8]。高更生命原型情感形式的现代性创造,被誉为一位为开拓现代艺术而真诚献身的基督。

以生命现象明晰地看到含着内在情感意象原型形式生机关系,促成高更以艺术直觉透识,发现大自然中存在着生命信息与绘画空间充满点、线、面结构运化中的色彩关系律动。他在大胆任性状态,毅然把自然物象表象细微的颜色净化,强化为“别有深意”、个性风格豪放的绘画形式。高更主观意象原型色彩形式单纯抽象,形式语言强化,明显影响到后来野兽派绘画大师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的色彩结构平面秩序粗放表现。同时也给现代抽象派绘画大师毕加索、康定斯基的艺术创造提供内在情感动力。努力使现代艺术家获得摆脱物象表象模仿的纯形式创造自由,几乎耗尽了高更一生的精力。

高更从自然物象原型形式关系深意透识,实现现代画家意象——抽象艺术形式“返本独化”认知践行,为现代艺术家开创造通向以个性形式会通古今的自由精神通道。

在19世纪末的法国巴黎,高更作为一个入道较晚的业余画家,以艺术灵感特殊观照及生命灵感形式透识,从印象派画风中看到阳光下的色彩生机。同时,他又凭多样化的机遇不断发现其中生命情感意蕴,不断拓宽自身艺术境界,主动吸纳南太平洋原型色彩信息激励及东方意象造型形式。正是在这种艺术灵感深化过程,高更坚定地避开学院画风的表象虚饰,开始根据自身心灵眼睛审美直观,实现具有生命象征意味的和谐信息整一会通。他在绘画形式关系中,主动融入内在生命原型情感,创造出具有诗意形态的个性绘画形式,为人类生命原型意象情感本能,通过现代艺术综合找到通向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为一个未经美术学院专业训练的艺术家,高更在远远超过学院派画家的艺术灵感专注过程,不断由内在生命原型情感与自然原型生机形式发现中,展现艺术灵感本能超表象感觉的深层次精神信息和谐。他在整个生命灵感与自然生命信息和谐会通的过程,铸就高更独到深邃的现代艺术精神品格在不断深化中发散出划时代的光辉。

1871年,高更作为巴黎一位银行家初入画家工作室,便受毕沙罗、塞尚等印象派画家的直接影响,由自然感觉生机信息印象直观,通过印象感觉形式深化,彻底开启了自身灵感敏锐度。于是在后来现代性的绘画艺术创造过程,高更独到的生命原型灵感形式真诚显现,不断向现代画家传播富有内在生命活力、色彩朴真强烈、富有诗意的绘画形式创造信息。

高更的绘画知觉形式表现具有生命原型意象情感个性化象征特色。其生命原型意象情感向现代个性绘画形式发展强化过程,大致经过以个性感觉开发相应贯通的意象象征形式综合为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高更主要在毕沙罗指导下,按照印象派的感觉方式作画。阳光变化下自然物象色彩印象感觉生机关系形态有机再现,使高更的画面空间充满小笔触造成的浩瀚色彩律动。这种近似于毕沙罗,又明显不同于毕沙罗的画风,为高更打开了作为一个现代画家主动运用自己心灵感觉发现的主观能动性。主观感觉与生命原型情感意象观照会通,使高更的作品在近似毕沙罗的小笔触色彩语言形式中,不由自主地以自己的视觉灵感发现加强画面线性色彩律动联系,从而很快引起当时画界关注争议。以“别有深意”的心灵意象直觉观照,表现自然物象中的生命原型真实色彩生机风貌,使深入到阿旺桥那种遗存着中世纪风貌的高更,静心感应到自然原型形式关系之下的意念形式夸张。意象绘画形式夸张,强化自然原型形式关系,被高更认为是艺术天才转换生命光彩形式“唯一的理想。”1888年,在阿旺桥高更的身边,聚集塞律希埃、德尼等一批青年有为的画家。塞律希埃作为这些画家的领袖,阐明高更在面对自然作画时的绘画表现宗旨:

你如何看这棵树?真的很绿吗?那么用绿色,用你调色盘上最美的绿色。而那阴影可是相当的蓝?那么,别怕把它画得尽可能的蓝![9]

高更的绘画感觉形式强化,反映出现代画家从本体原型直觉“在场”真实感觉形式关系发现,最终由意象灵感形式综合外化,主动超越自然表象真实。他所实现的意象艺术灵感本质,在于艺术家对生命原型空间结构及色彩情感节奏与大自然内外生机关系全面会通后的自由创造。

现代艺术家对生命原型形式当下意象感悟深情强化,造成人类现代个性情感——精神与生命常性本能形式光彩化一。高更所创立的这种内外生机信息绝对化一的艺术创造原则,为现代艺术家树立了个性鲜明的灵感本质形式创造典范。他几乎在整个艺术创造进程,始终主动由心灵意象洞察,统摄世界万象生机信息,由感觉生机发现,进入内在原型情感本能静化,自由转化为为单纯、简明、综合会通的个性绘画光彩形式。

高更的意象绘画知觉综合本质在于心象灵感直觉时、空信息会通。它包容人的五种感官信息,尤其是视觉形象与音乐形象审美通观。能令人在无名、无形状态与心灵意象色彩节奏旋律似梦境般通观即刻自由会通,有无妙化。他在写于1888年的《综合笔记》中认为:“绘画是所有艺术中最美的。在绘画里,所有的感觉都浓缩了;每个人都可以在观尝时凭自己的想象来编故事——而且单凭一眼——就可以让其灵魂浸淫在最深刻的回忆里;不必搜索枯肠,所有的事情在顷刻间都涵盖了。——一种全面的艺术,总括了其他的艺术并补足了它们的不全。——像音乐一样,它经由感官而对灵魂发生效用;谐调的颜色相当于声音的和谐。”[10]

从绘画直觉引发原型色彩想象形式,使高更的画面空间,充满天性色彩与乐感生机原型形式和谐相生的生命本能调性光彩。这种艺术光彩形式全性会通,不但当时的许多艺术评论家没有感觉到,即使在当代,那些谨守学院派绘画陈规的艺术名家,也令人十分痛惜的由于自身审美感觉的分裂,只能把诗性、乐感、想象形式开发视为必须被禁锢,永远不得在教学过程得到提倡的异端邪说。

在阿旺桥时期,高更由于绘画灵感内外有机会通,明显在意象感觉自信状态,发现自己曾经践行的印象派画风尽管色彩感觉形式光彩丰富,但是在华丽的色彩表象生机形式再现之下,缺少一个致命的内在本质——即坚实的生命原型情感本真形式基础架构。于是他在绘画感觉原型生机形式关系发现之中,不为表象色彩感觉所限,有意强化画面平面空间原型色彩对比中产生的情感本质力量。强劲、明晰的原型色彩本质与画家天性的原型感觉生机有机化一,直接扩展了高更作为一个现代绘画大师所必须具备的那种超表象真实的艺术眼界。艺术个性灵感直觉透识,使高更在实现人本体与自然原型本质形式关系内外通观的过程,一眼便看出自然表象空间存在着色彩耀动下的简洁、单纯、大气度绘画形式。生命原型生机信息形式关系率真相应表现之下,高更主动改变了从毕沙罗那里学来的小笔触作画的习惯,主动在画面空间以质朴、强劲、明晰的意象造型线,限定大面积纯色象,使色彩同时对比发生“超越眼睛的力量”,造成原型色彩节律形式与大调乐感强对比梦境般和谐化一的宏大现代艺术精神气度。

由个性感觉生机信息发现,进入超社会传统审美感觉表象的意象灵感原型形式直观,高更由感官印象信息激励,升华为本体的艺术灵感内外通观。现代艺术家内外通观,即刻内外会通的艺术直觉,包容当下感官印象对大自然表象形式的接受力,同时由印象感觉形式发现联接本体生命原型自发本能存在的野性,产生艺术个性情感直观与意象时空境界相应共生的灵感质变。现代艺术发展史证明,唯有凭着本体心灵感觉直观,进入主体意象灵感境界不断升华状态,艺术家才可能真正由自身灵感直观通观内外,自觉实现绘画创作“返本独化”,以健全的艺术个性活力,发出表现内在情感本真和精神光彩共在、共化的时代最强音。

高更在阿旺桥时期的绘画主旨,在于着力以野性发现充分实现主观表象综合感觉信息形式关系凝结与形式语言夸张。为此,他作为艺术主体,主动舍弃自然表象感觉形态不断变化中的杂多,明显转向自身生命原型意象本真深层情感本质形式集中表现的现代艺术个性、精神关注。正是这种一意循本独化的艺术直觉形式发现力,使高更从本体灵感直观通观古今,进而不断增进自觉探究社会人生真谛存在的伟大时代使命感。为达到此种不断变更着的梦境幻觉现实,高更以超人的生命情感意志,克服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困境及社会舆论压力,甚至甘冒妻离子散所带来的身心深度创伤,毅然只身离开巴黎,费尽周折来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执着于静心感受当地土著民所完整保留着的史前生活形态。

从保罗·高更整个艺术生涯所处的时代(1848—1903)文化背景看,在欧洲启蒙运动之后,古典唯心主义伟大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以《判断力批判》,论证审美主体对可见世界审美表象及其审美经验紧密相关的形式关系。唯意志论哲学家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从人的生命意志主体感觉直观,发现“世界是我的表象”。以此,他指明摆脱社会人生困境的方向在于,从生命意志表象直观,上升为纯粹审美主体时,方能真正从本体“审美观审”进入表象为生命意志所左右的艺术境界。尽管自康德、叔本华到尼采等西方哲人先后从各自独到的角度,深化强化作为艺术主体的现代审美感觉认知。但是哲人们仍然欠缺艺术家那种审美直觉形式内外化一的深层次体验。所以,真正实现现代艺术灵感直觉内外通观、神形化一,获得本体主体人格精神个性形式创造活力的伟大艺术家,非高更为首选,他人皆莫属。

高更的后期艺术道路,显现出生命原型意志本能与艺术个性生机信息关系发现即刻会通的综合意象形式光辉。画家依据在大自然面前直接获得的原型生机信息关系,自由实现画面空间、色彩与灵魂精神形式有机转化,使高更的艺术感觉从印象派光色变化表象追随,迅速转向内在情感意象综合信息形式自呈。这种个性鲜活的原型野性情感意象形式强化,由高更顽强的生命意志作为内在支持,最终体现为为人类艺术本真情感创造而挑战社会邪恶、光明殉道的时代典范。他自身行知所充分体现的现代艺术家的伟大时代远见,像冲破云层的阳光那样照亮世界万象,引发19—20世纪青年艺术家主体感觉与大自然生机光明形式运化同机,共同创发现代艺术精神情感的普通觉醒。同时也给那些心灵感觉为眼前利欲入邪,长期以固守自以为是的物质假象为业,打着为艺术的幌子,堂而皇之用天大的流言误导社会人生,危害青年人健全发展的专家学者们提出毫不掩饰的直接警示。(www.daowen.com)

中华民族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于两千多年前,身处“礼崩乐坏”的社会变革,直接对社会人格健全发展的文、质关系作出深入、中肯的相关论证。在《论语·雍也篇》孔子指明人生过程“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言语中投射出古人对社会情、理相生的灵感和谐关系关注。而作为19世纪具有顽强现代艺术精神意志担当的大画家高更,通过开启自身意象绘画灵感境界,以生命原型野性感觉形成意象本真综合形式创造活力中西会通。在阿旺桥后期,高更不断以意象原型色彩雄气构成的画面,呈现近似于东方绘画五色系统那样由绘画造型引领的纯色相关系对比。他以真率的笔触,形成线性形式对红、黄、蓝、黑、白等原色相对比的引领,在画布上形成个性鲜活的意象绘画色彩气韵,创造出来自生命情感深处,至神至真的个性语言符号。

高更以夸张的形与色创造综合意象形式精神品格,形式内外化一的现代艺术情感语言独到性,其深入生命情感活力的“综合性”绘画形式强化,几乎彻底冲垮了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化表象唯美的时尚华丽。其现代意象形式创造所体现的生命原型情感及绘画个性品格产生的巨大精神冲击力,使西方画家普遍从本体内在艺术灵感深层次发现,打破传统绘画表象形式再现常规,创造出个性化的艺术情感精神符号。从而使现代人的艺术直觉形式古今内外有机会通,自觉远离那些以物质表象模仿为绘画最终目的的照片式宫廷画风平庸。高更闪耀着生命原型情感的绘画个性形式光彩,无论在任何时代,都将由辉煌情感精神充分外显与人类情感活力共在。

凡·高的绘画风格继发高更意象画风中的内在生机野性色彩律动。他用本体意象生命信息直观自由转化为充满本质情感精神光辉的画面色彩空间风暴般的色彩律动形式,引发整个世界人心激荡。

凡·高笔下的《向日葵》,像宇宙中照耀整个人类生命原型生机的太阳感动了世界。他不但以宗教般的爱心驱散黑暗,给人生带来无限光明的生机信息激励,同时也让人直接体验到绘画艺术的情感精神力量。凡·高所画的《星月夜》,充满超越人类视觉表象再现的神秘意象感应力,让人直接体验到艺术家用心灵之眼,“玄观”自然“有无相生”的妙象神奇。而通过画面上那些山非山、树非树、人非人、花非花的绘画色彩形式旋律强化,凡·高的绘画进入心灵意象形式独化境界,明显体现出一个真正的现代艺术家,开启心灵感觉原型意象直观透识的艺术天性,绘画直觉“一眼见真”,真意境界大化,灵感活力与自然运化为一,随化随显的现代艺术精神形式创发力。

心灵感觉的光明、质朴、纯真,让凡·高以真性情发现大自然表象之下存在着生命原型律动之光。心灵生命光彩律动随自然生机外化,使凡·高的画面色彩形式空间呈现远超自然表象再现,在忘我状态直接摄入人的精神魂魄,形成意象色彩心灵感觉内外交响。

凡·高进入现代绘画艺术之路,在开始阶段并没有展现出具有高更那样敏锐的天才灵感发现力。其晚来的独到艺术成就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凡·高以宗教般的生命原型情感热诚专注,渐渐随机开启自身心灵眼界,以内在意象生机信息内外会通,产生令世人感到震惊的绘画形式表现活力。

1886年,凡·高离开他认为“枯燥无味”的比利时安特卫普美术学院,来到当时的印象派画家开始明显引领时代绘画潮流的艺术之都巴黎。他在作画商的弟弟提奥的经济帮助及审美知觉引领下,得以直接研究马奈、莫奈、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德加等印象派画家的画风。印象派色彩引发的视觉冲击力,渐渐改变了凡·高在此之前所习惯运用的那种以黑棕本色倾向为主调的素描式的油画。凡·高在到达巴黎初期,写给姐姐维尔的信中,提到:“常听说印象派,我等待他们已经好久了;而当我第一次看到他们的画时,却很失望,心里想,他们的油画奇怪、草率画得不好,素描很差,色彩索然无味,一句话,不好看。这就是我到巴黎时最初的印象……”[11]然而心灵内在情感寻找光明的冲动,很快使凡·高从莫奈、毕沙罗清新的风景画色彩律动形式中得到真情性信息启示。表达潜藏在心灵深处的生命原型热情,使凡·高以对印象派色彩形式感觉印象的认同,走向意象个性色彩情感表现之路。在初到巴黎时期,凡·高急于在油画作品中表现反映生命情感自发的色彩意象生机和谐。但是在当时的同伴们看来,他的画面上显得充满令人感到神经紧张的情绪和怪诞的色彩处理。即使当时已被一些青年画家所拥护的塞尚,都把凡·高的油画看成是“疯子的涂鸦”。

由本体自然物象生机信息直观,看到原型色彩空间形式节奏、气韵旋律有机会通,造成凡·高在感觉印象开放基础上,形成符合自身生命气质的意象绘画语言表现特色。为此,他不但从米勒的作品发现心灵感觉的朴真,也从德拉克罗瓦的画风中看出生命情感在画面上刮起的色彩风暴;由莫奈、毕沙罗的作品感觉到色彩生机关系形式变化;又从日本浮世绘木版画中体验到东方意象绘画形式纯粹、醒目、传神;意象形式达观,促使凡·高在全力以赴状态,由观注充斥于自然物象的原型信息关系,触发心灵情感形式与物象形式本质即时化一。正如凡·高在阿尔写给画家贝尔纳的信中所表达的绘画创造主张那样:“我作画不能没有模特儿。我不否认,把写生作品变成创作时,完全可以不顾模特儿来安排色彩,夸大或简化;可是一旦问题牵涉到形体时,我就怕离开真实,怕不准确。以后,再过10年,情况也许会改变;但是,老实说,我对现实的存在是那样的感兴趣,我很少有愿望与勇气去探索作为我们抽象研究的结果的理想。除了我以外,其他朋友显然最好还是选择抽象研究为妥;实际上,你可以列入这种人之中,高更也可以……可能在我老了的时候,也可以归入这一类。但现在我还要不断狼吞虎咽地研究大自然(物象)。我夸大、有时改变所画的对象,但毕竟不是把整幅画完全想出来;恰恰相反,我所发现的是大自然本身存在的东西。整个问题只是在于怎样把它表现出来。”[12]

画家唯有真正以自身心灵感觉活力与大自然原型生机形式信息直观心象化一,才可能由内在激情表现意象情感绘画形式唯一。凡·高在1888年前后,得以广泛扩展东西方绘画意蕴境界,自身意象境界的开拓,使他凭直觉透识德拉克罗瓦、马奈、莫奈、西斯莱、高更、塞尚、西涅克等现代绘画大师独到的绘画形式制造。生命原型情感与艺术精神激烈撞击之光,使凡·高心持生命情感之火,直见大自然色彩原型形式关系相应相生交响与共鸣。因此,凡·高于忘情神动之中,在画面平面化的背景上持心象创造原型生机关系,化为强笔触、强色彩对比粗放自如的色线空间追逐。他的油画直接用颜色造型自发形成那些近补色关系的色线并置,在画面上交相辉映,发出令人感觉到神魂颠倒的华彩旋律运化。它们几乎十分明显向人预示着现代艺术意象形式创造,承载着人类生命原型情感与艺术精神光彩永恒的生机,揭示着画家深入大自然,发现光辉灿烂的色彩信息关系运化与表现人自身灵感意志光明共通的绘画形式关系和谐交响。

凡·高的一幅幅作品象一座座现代艺术精神纪念碑那样,静静地显现着这位不幸的现代艺术家令人难以企及的伟大心境,以及在这种与大自然一对一的心境直观下,顽强画出与自然生机平行而自然而然的升华为神性光彩的画,永远给人类心灵审美感觉带来根于自然原型形式创造的艺术灵感激励。

印象派画家以光色动态感觉形式激活了人类色彩感觉。而后印象派绘画大师则在色彩感觉深入发现基础上,实现艺术个性情感意象形式“返本独化。”高更,凡·高,塞尚三个画家所创发的艺术光辉,生发于19世纪末,直到整个20世纪,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几乎影响到现代世界人的心灵。

三位后印象派绘画大师,在用生命原型情感发现毅然转化为艺术真谛形式的艺术人生过程,高更,凡·高几乎耗尽了全部热情,最终陷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争夺引发的腐朽空气窒息中,导致现代性的人生悲剧无奈多发。相对之下,唯一比较幸运的是,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的保罗·塞尚(1839—1906)。塞尚一生几乎在生活无忧无虑状态通过绘画原型知觉的不断深化,在艺术个性形式循自然转化过程,由大自然原型本真形式静心观照,产生自身视觉灵感自信,创造出绘画个性与自然原型形式互相印证的艺术精神真实。终生热爱自然,用自己超过前人的眼力观察自然,在自然面前实现自然所显现出的原型形式空间常性绘画语言创真,造成塞尚成为现代绘画大师所自呈的独到艺术情感精神本真境界。

以大自然为本,实现个性原型本真形式直观,显现出塞尚生命原型意象灵感的现代性本质健全发展。塞尚自然而然的生命原型绘画知觉深化,触发立体派画家空间形式创造,同时也以自然物象内在本质原型绘画形式表现,给予马蒂斯、毕加索等20世纪著名画家以现代艺术精神启示。

保罗·塞尚1839年出生于法国南部临近地中海的普罗旺斯(Aix-En-Provence)的一个富家。作为银行家的父亲,使他从青少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古典文化教育,直到19岁以优秀的成绩进入大学学习法律。然而探讨令人眼花缭乱的社会乱象之下人生奥秘的生命原型情感冲动,使他从青少年时代起长时间关注自然表象之下的原型空间形体结构色彩质量关系。经过初期热衷于明暗对比的绘画及雕刻形体感悟,塞尚渐渐展示梦境般的生命原型形式感觉冲动。1872—1873年间,塞尚受到毕沙罗画风的影响,开始转变初期那种喜欢厚涂的油画风格。毕沙罗引导他摒弃调色板上的黑色,用色彩领暖对比形成具有坚实笔触语言的绘画形式感觉。在毕沙罗的热心提携下,塞尚作为当时不知名的画家,参加1874年第一届印象派画展。现藏于巴黎奥赛美术馆的油画《吊死者之屋》(55×66公分,1873年作)是塞尚与毕沙罗一起在庞特瓦兹画风景时期的作品。画面上作者空间用强劲的笔触,形成以房屋门口主线为视觉中心的主体造型形式结构。此画用冷暖对比显现色彩空间进退关系。整个画面,已经明确地表现出塞尚用色彩语言反映自身内在气质与大自然原型诗性关系的意象感觉形式共通性。从整个作品色彩形式特色看,虽然作者在观照自然物象造型关系时用意念并不十分明显,但是在绘画表象形式相应贯通之下,透射出画家用心灵感情直观,对物象原型节律及色彩对比在妙象笔触运化中的有机控制。

塞尚晚年被公认为现代艺术之父,在印象派画家队伍中,他以不屈不挠的艺术个性成为敢与官方美术对立,也是唯一在1895年前不被官方沙龙的评审员认可,却受到青年艺术家们衷心拥护的一面旗帜。塞尚作为现代画家,虽然青年时期在学校表现出十分喜爱音乐、文学、诗歌,甚至为左拉(Émile Zola,1840—1902)后来成为法国著名作家的同学修改诗文。在巴黎学画期间,由于愤世嫉俗,在画家及评论家的眼里被认为性格孤独、沉默、固执己见,不近人情。甚至连幼年最亲密的朋友左拉都认为塞尚富有倔强的艺术个性,而导致两人的朋友关系渐渐疏远。

塞尚晚年,仍然持之以恒地在室外面对自然风光写生。一生真诚热爱大自然,使他在自然面前,能轻松打开自己的绘画视觉活力,用真切的心灵眼睛观照,实现对物象表象之下,绘画形体、色彩形式结构及空间造型节律的艺术直觉透识。

画家一生志在实现具有宽广的绘画视觉境界及直觉形式透识能力,看清自然原型形式真实,激发本体艺术活力。显示出塞尚从青年时代便发现前辈画家因较少面对自然写生,导致他们的作品并没有真正向观众反映出物象原型形式真实。他在大约1866年于艾克斯写给作家左拉的信中曾经写道:“但是你知道所有在屋内、在画室画的画,绝不会在户外画得那么好。如果画户外景色,人物和地面之间的对比惊人,而风景壮丽无比。我见到一些精彩的东西,我得下决心只画户外的景物。”[13]

从青年时期开始,由于塞尚喜爱身心感觉游走于大自然,从阳光下物象生动形式发现,激励生命情感。毕沙罗的引导,使他彻底打开心灵的眼睛,一生坚持面对自然原型生机信息形式直观。心灵境界的不断开択,使塞尚敢于在画面上展开由三原色对比、渐变、调和实现色彩形式结构韵律,呈现自身绘画灵感本质发现进入不断升华状态。“在自然面前再现普桑”的目的,使画家自然而然直见物象原型造型生机关系存在,形成意象达观超然于物外的坚强艺术个性形式语言。塞尚从印象派画家毕沙罗那里得到自然原型光色变化启示,又在注重光色普遍作用之中发现大自然具有空间色彩秩序的物象实体,从而用意象色彩节律结构形式语言明显超越了印象派光色表象色彩融合;看透古典绘画精神光彩形式高度优美整一,使他从蒲桑等古典艺术大师那里悉心摹写,同时开启强劲的个性形式创造力,超越古典绘画形式风格语言的坚实性。塞尚一生,生活相对稳定,造就他用恒定、坦真的心态不求名声闻达,而意在发现大自然中深奥的原型感觉,着力于有序的表现生命灵感关系中永恒的原型形式。

1904年,进入晚年的塞尚于艾克斯写信给画家贝尔纳,几乎说出他一生作为现代绘画大师的核心主张:

我可否重复一下我在这里告诉你的:处理自然以圆柱体,球体、圆锥体,所有一切以其适当的观点,那么一个物体或平面的每一边都会朝向一个中心点。和地平线平行的线会予以宽广,那是自然的一部分,或——假如你喜欢的话——全能的永生的主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奇观的一部分。和地平线垂直的线则予以深远。但自然对我们人类而言是比表面更深的,藉由各种红色黄色,以及制造空气效果的足量蓝色这些必需之物,传给我们光的震动。[14]

画家通过自然直观,用自身情感活力看清大自然物象中的原型色彩、形体、空间律动,结构关系准确抓住物象原型形式结构核心,以线性关系激情纵横多向扩展至整个画面,平心尽性完成个性强健、自然而然的绘画精神形式永恒。这种艺术家从自身展开的生命原型情感形式直观与自然生机信息长期互动,从自然原型生机关系发现、进入个性形式转化,最终造成塞尚坦然真切的自然神性光彩纯真形式风格创造,并且用终生不懈的伟大艺术精神创造,勇敢的斗志,敢于去面对“可怕的人生”。

在现代艺术展现灵感本质个性化转行过程,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是一位敢于用自己的眼睛自由会通古今发现,坦然用情感意象静化感觉信息,实现艺术本体纯色彩形式创造,享誉世界的现代绘画大师。绘画艺术“纯形式”的个性灵感创造境界,使马蒂斯一生充分展开自身生命原型意象情感表现力的大目的。他以强烈的情感色彩生机关系观照,直入自然物象原型气象本质,实现情感生机与意象空间绘画形式同构。马蒂斯的油画,令人明显感觉到现代画家主动削减传统艺术家过度关注物象表象,从物质表象细节描摹,转向生命原型形式内外相生、意象活力古今相序的艺术个性灵感和谐。

马蒂斯豪放独到的画风,显现出画家以主体意象情感形式秩序实现“内视觉”与外视觉化一,产生对自然表象视象印象的自由掌握。“内视觉”反映的是生命原型视知觉本能,它的“明晰”发现,使画家天性感觉会通意象灵感自觉,不再像画匠那样盲目追随物质表象模仿,同时也不受理性“名相”所限,主动以形体、色彩、线性节律内外意象关系和谐,意在实现艺术灵感和谐秩序自由创真。“内视觉”原型色彩形式的真实创造,为西方“内在审美学说”提供直觉形式创造范本。马蒂斯在1909年与《新闻》杂志编者的谈话中,清晰表述了他作为现代画家对人类纯粹艺术和谐秩序的本质认知:“我的夙愿是创造一种和谐的、纯粹的、宁静的艺术,一种既没有任何问题的综合,也没有任何令人激动的题材的艺术。这种艺术给脑力劳动者(无论是事业家,还是,譬如说,作家)带来精神上的安慰和灵魂的平静,它对他们来说意味着消除一天的烦忧劳苦的休息。”[15]

马蒂斯绘画形式单纯化的实质,在于画家在自然物象面前,彻底敞开心灵感觉直观透识本能,直接看到生命原型意象感觉生机关系真实存在,以原型形式大象关系自由转化,强化原型情感观察力与艺术精神表现力。原型形式关系单纯化,见于人类史前自发性的造型艺术形式反映。生命本能自发的艺术原型形式,所表达的恰恰是人类内在情感本能和谐与外在形式和谐、有机化一。画家唯有进入这种灵感境界,才可能真正体验到绘画形式和谐呈现人类生命情感和谐会通,才可能让观者通过绘画审美观照,实现“精神安慰和灵魂的平静。”

作为法国“野兽派”代表画家,马蒂斯通过本体原型意象情感知觉和谐整合,把现代绘画形式表现,推进到以色彩形式空间结构充分体现人的内在感觉、情感、艺术精神气度与自然化一的宏伟境界。

大气度的绘画知觉凝聚,使艺术家从生命原型形式当下生机感悟,在精神轻松自由状态把外在物象原型生机形式关系耀动转化为个性化的原型绘画形式。这种大气度意象色彩形式创造,显现艺术家“内视觉”与自然大气象会通所体现出的生命情感整一。从而,马蒂斯由人的原型绘画情感形式本质和谐,摒弃文学的记述性和画匠们对物质表象细节的繁索描摹,真正在艺术精神主动揭示出令人精神感觉平静崇高、健全向上的现代绘画审美形式魅力。

马蒂斯被誉为现代绘画艺术大师的本质特征,在于他用“内视觉”与意象形式创造真率和谐化一,实现生命原型情感纯粹色彩与简洁的平面造型气韵交相和谐。现代画家惟有进入这种艺术本体情感形式审美和谐观照的本真精神境界,方可能真正体验到用自性感知表达内在原型情感形式,才是人类绘画形式创作向艺术本体的归位。

马蒂斯的油画风格,以意象色彩大气度,形成画面空间大面积的纯色重构原型平面情感形式结构和谐;同时用纯绘画形式交响和谐表现强力情感神彩跃动。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传统绘画体裁的叙事性描绘,创造出人类生命原型意象情感个性化形式表现的时代最强音。在油画作品《音乐》中,马蒂斯以生命原型色光信息感悟,用平面化的色彩空间形式和谐对比,完成纯绘画本真形式自由创造。1929年,他在《不妥协杂志》上写道:“我的油画《音乐》是以美丽的蓝色表达天空,以青蓝色(同时,我表面着色达到饱和程度,也就是说达到了碧蓝色——纯蓝的观念充分展现出来的程度)和绿色表达树木,以闪光的朱砂色表达人体和运用这些色彩,我达到了光的和谐和色彩的纯粹,以及特别重要的,是达到了色彩与形式的协调。形式随着邻接某种色彩而起变化,因为表现力特别表现在为观众清楚感觉到的色的表面上。”[16]

东方艺术的大气象意象本真形式和谐会通,构建于古代画家心象原型灵感色彩、节律、气韵形式“玄观”“妙化”的基础上。西方现代画家由心灵意象色彩感觉信息内外和谐,造成纯绘画个性形式风格语言与生命情感——精神光彩有机化一。

原型生命色彩造型形式的诗意化与单纯化朴真表现,是东方传统艺术典型形式特征。它从人类生命原型本质情感律动共通,直接引起马蒂斯等西方现代绘画大师们的心灵感觉发生相应共鸣。曾经接受西方古典艺术审美教育的现代艺术大师,由于艺术个性灵感境界的无限开启,从内在原型情感直观当下绘画性形真之化,主动把极简的东方绘画原型意象感觉之妙,转变为个性化色彩、空间、节奏、气韵形式的和谐交响。马蒂斯的绘画,充分体现现代画家特有的艺术自由精神境界会通。正是在现代性的纯艺术形式直接创造过程中,大画家以生命原型情感精神感觉大气度,主动会通艺术个性灵感全面真实发现,消除传统绘画那种素描、色彩形式相互局限的“名”、“相”分裂。现代艺术灵感境界无界,才真正体现人类艺术精神形式无界。

通过意象原型色彩自觉-自由和谐形式表现,马蒂斯创造了西方现代绘画的极限形式。由此,他把现代意象灵感升华至艺术精神内外相应相生的全面自由纯静境界。这种艺术精神境界与大自然原型生机会通,使艺术家以自然原型生机关系观照,在意象信息达观中,直见自身灵感本质真实无限运化为一。此种艺术大家精神风度,使马蒂斯凝神专注在《爵士》、《舞蹈》系列作品中,用民间文学故事,舞蹈体态、张力与绘画色彩音响节律关系一气通观,心手化一,共同创造意象诸元素单纯化的现代绘画神奇形式表现。

色彩作为视觉本能,充分反映人类生命情感内在需要。最生动的绘画气韵形式必然源于色彩形式和谐表现。马蒂斯在尼斯城念珠礼拜堂中,表示他在晚年,已不在拘泥于自然表象视觉印象的直接观察,而是从外在色彩感觉再现转入“内在视觉”原型色彩本质表现。

现代绘画大师是指那些以艺术灵感境界独到发现,引领人类社会审美知觉和谐发展的人。马蒂斯以个性情感活力,会通中西艺术文化本真意象形式,在宏大的艺术精神气度自呈过程,由生命原型情感观与即时灵感照化一联结“内在视觉”,消解了西方传统绘画过度重于外在物质表象模仿所出现的感觉偏执。他以博大的胸怀引导整个野兽派画家群体,主动超越高更、凡·高、塞尚等前辈的艺术胆识,以绘画表现主题意象情趣形式语言的自由简化远离主题表象模仿,创造出人类原型色彩、空间结构、情感节律气韵表现力的现代艺术精神会通。

用强烈、单纯的原型色彩创造纯绘画韵律形式空间,是马蒂斯在中年以后呈现的典型画风。黑、白、红、黄、蓝色彩元素与线条原型关系运化同构画面大面积气韵形式简洁、明快、自如、和谐,瞬间令观者的审美情感产生平和、刻骨铭心的精神共鸣。1951年,马蒂斯在《念珠礼拜堂》发表他的绘画家旨,明确表示他在绘画整体形式观照中和谐运用诸色彩绘画元素,离开物象表象色彩模仿独立表现色彩原型固有的形式特性。

“简单的色彩应是单纯,它们就很能强烈地作用于感觉。例如,因与自己的补色的交接而加强的蓝色对感觉所起的作用,正如猛烈地敲锣一样。黄色和红色的情形也是这样。画家应当善于从这些色彩中取得那种他所需要的‘音响’”。[17]

马蒂斯在临近生命的终点,于念珠礼拜堂中的巨大色彩空间朴素创造,形成鲜明浅色绘制出的顶盖与白色壁面上的黑色节律造型单纯性原型色彩和谐对比。这种原型绘画意象形式的朴素创造,证明这位20世纪艺术大师,从凝神专著于创发强劲的个性绘画色彩风格表现,在晚年达到终极的艺术目的——回到自己内在情感自由表现的原点,实现人的艺术灵感创造与大自然原型气象运化共振同构。

马蒂斯的一生,呈现与东方古代圣贤所倡导的艺术人生共通的杰出现代艺术个性创造活力。他一生中的艺术灵性感悟及艺术形式和谐以生命原型情感表现为本、以个性感觉直观为先,感动内外,会通中西,为20世纪人类艺术创造“返本独化”,树立了一座光芒四射的时代标志。

【注释】

[1]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第4卷第28页。

[2]《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8页。

[3]《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0页。

[4]李广元著:《艺术灵性生成》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12月版第158页。

[5]李广元著:《色彩艺术学》,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页。

[6]李广元著:《艺术灵性生成》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12月版,第158页。

[7]李广元著:《艺术灵性生成》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12月版,第63页。

[8][美]约翰·雷华德著《后印象画派史》广西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88页。

[9]H·契普著:《欧美现代艺术理论》吉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10]H.契普《欧美现代艺术理论》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73-74页。

[11]约翰·雷华德《后印象派绘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31页。

[12]约翰·雷华德《后印象派绘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9—280页。

[13][美]Herschel Chipp著 余珊珊译《欧美现代艺术理论①·三个人的天空》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14][美]Herschel Chipp著 余珊珊译《欧美现代艺术理论①·三个人的天空》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15]亨利·马蒂斯著《画家笔记·马蒂斯论创作》广西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16]亨利·马蒂斯著《画家笔记·马蒂斯论创作》广西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17]亨利·马蒂斯著《画家笔记·马蒂斯论创作》广西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