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南文化:一探江左风流绪魏晋风度

江南文化:一探江左风流绪魏晋风度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原士族在魏晋之际,就已经流传重品茗清谈、好服药喝酒的风气,形成著名的魏晋风度。大量中原晋人南渡后,崇尚从容优雅的魏晋风度迅速在江东地区弥漫发散,这是促使江南风俗由武转文的直接原因。于是在中原人眼里,由吴人组成的军队不再是先秦至三国时期轻锐敢死的尚武形象,江南的社会风气也已经偏向柔弱。到隋代时,世人已经一致认为江南地区民风脆柔,在这里招募精兵猛将,无异于缘木求鱼。

江南文化:一探江左风流绪魏晋风度

永嘉年间(307—313年),北方中原地区战乱绵延不断、民族冲突经年不止,荒田满目、经济凋零,社会发展遭受严重打击,西晋王朝也在北方游牧民族的持续进攻下覆灭,而南方地区相对安稳,导致中原民众不断向南迁,前后历时一百多年,余波长达近三百年,并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北人南迁高潮。

六朝时期北人南迁的路线大致相同,主要有东、中、西三线,其中东线是最主要的一条,以淮河及其支流和沟通江淮的邗沟为水路,辅以各水间陆路,最后到达以建康(今南京)为中心的东南地区,或再进一步深入南方。南渡北人中既有大量普通民众,更有大量士大夫阶层。由于建康是东晋南朝政治中心和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因而中原地区多数宗室贵族、文武大臣、世家大族经由东线进入并定居于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六朝时期,建康的人口数量达到百万以上,城市规模宏大。还有少数士家大族为寻求更多的土地和资源,进一步向开发相对不足、人口也相对稀少,但风光秀丽的浙北山区和沿海迁移,如著姓王、谢二族原大多聚居于建康和周边地区,原籍的侨州郡县也设置于这一地区,后来就陆续迁居会稽,即今浙北地区。

中原士族在魏晋之际,就已经流传重品茗清谈、好服药喝酒的风气,形成著名的魏晋风度。清谈始于东汉末年的太学生群体,如果说,早期清谈尚有实质性内容,借玄谈而辩论政事、倡非礼而挫抑世族,那么后期清谈已经日益脱离现实社会,闭口不言国事民生,专谈老庄、周易,流于玄虚,如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世说新语〉与其前后》所言:“汉末士流,已重品目,声名成毁,决于片言,魏晋以来,乃弥以标格语言相尚,惟吐属则流于玄虚,举止则故为疏放,与汉之惟俊伟坚卓为重者,甚不侔矣。”(www.daowen.com)

大量中原晋人南渡后,崇尚从容优雅的魏晋风度迅速在江东地区弥漫发散,这是促使江南风俗由武转文的直接原因。江南地区嘉山秀水、风物清嘉,很快令南下北士摆脱了举目山河异的故国之思,转而钟情于江南的山林泉石,于是一边求田问舍,一边清谈度日,尽情享受宁和的偏安心态得到充分发展。北方士大夫的这种生活态度很快为江东士大夫所接受和效仿,宽衣博带、大冠高履,甚至熏衣剃面、傅粉施朱,推崇武力的价值取向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温文、静雅、淡泊,这固然可以称为江左风流,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意味着社会风气日趋柔弱。《颜氏家训·涉务篇》有一段记载极为典型:“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持,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建康令王复,性既儒雅,未尝乘骑,观马嘶喷陆梁,莫不震慑,乃谓人曰:‘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其风俗至此。”

于是在中原人眼里,由吴人组成的军队不再是先秦至三国时期轻锐敢死的尚武形象,江南的社会风气也已经偏向柔弱。《宋书》卷一《武帝纪》载刘裕率军与孙恩战,海盐县令(今属浙江嘉兴)领一千吴兵请求出任先锋,被刘裕拒绝,理由是“吴人不习战”,一旦作战失利影响士气,后刘裕让这支吴兵担任后援。普通人也是如此,《宋书》卷八十一《顾觊之传》载吴郡吴人(今江苏苏州)顾觊之与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县)坐论江东人物时,袁淑就半开玩笑地说:“卿南人怯懦。”到隋代时,世人已经一致认为江南地区民风脆柔,在这里招募精兵猛将,无异于缘木求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