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歌的起源很早,先秦典籍中就有记载。《楚辞·招魂》称:“吴歈蔡讴,奏‘大吕’些。”《战国策·秦策》载楚国使臣陈轸劝说秦王时,举了一个吴人游楚的例子,称其思乡则作“吴吟”,即吟唱吴地之歌。这两例中的“吴歈”、“吴吟”都可以理解为吴歌,说明先秦时吴人就很擅长曼声清歌、抒发情怀。晋代左思著名的《吴都赋》也称:“登东歌,操南音,胤《阳阿》,咏《韩任》,荆艳楚舞,吴歈越吟,翕习容裔,靡靡愔愔。”所以顾颉刚先生推断,吴歌的产生至少不会迟于《诗经》时代,“吴歌最早起源于何时,我们不甚清楚,但也不会比《诗经》更迟。可是因为《诗三百篇》的编者只收集了中原和江、汉的国风,江以南的吴、越、楚都没有在风雅中占得一席地位,这也许是因为他们蛮夷舌之音,还不足以登中原文化的大雅之堂的缘故。可是这并不能证明吴人没有歌,不会唱”[9]。
如顾颉刚先生所论,《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系为政者需要了解下情,而民间歌谣正是观摩民情的极好资料,于是派人行走各地、网集民间歌谣,是为采风,所以“国风”就是西周至春秋年间中原华夏诸国的民间歌谣,真实反映了当时北方中原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并成为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重要源头。而吴、越、楚各国僻处南方,被自居正统的中原诸夏诸侯视为蛮夷,自然不会去派人采风。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即便周王朝派人到吴越之地去采风,如果没有当地人陪同,也难以听懂吴地歌谣。
正因为如此,目前流传下来的先秦吴歌(包括在越地流传的),都是用汉字记录下来的,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先秦吴歌的原貌。如《吴越春秋》卷九载,越王向楚人善射者陈音询问射箭之道时,陈音列举了一首上古时期人们传唱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宍”为古肉字。这首诗歌的创作年代已经难以考证,但从内容看,短短8 个字,却写出了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文字简洁质朴,未经雕琢,很可能产生于原始的狩猎时代,并一代代口耳相传直至楚人陈音。《吴越春秋》中还载有多首当地歌谣,如《穷劫曲》、《乌鹊歌》、《采葛妇歌》、《河上歌》、《渔父歌》、《涂山歌》等,但这些歌谣经过汉人润色整理过的可能性较大。《吕氏春秋·音初》也载有一首《涂山歌》,是涂山氏之女令其妾守候于涂山之阳而歌,可惜只剩下一句“候人兮猗”,估计也是先秦时期的作品。(www.daowen.com)
汉人刘向编定的《说苑·善说》载有一首有名的《越人歌》,鄂君子皙坐船出游,姿容华美,摇船者是位越人,乐声停后抱着船桨对鄂君子皙唱了首歌,歌声悠扬缠绵、委婉动听,然而由于越人方言的发音不同,鄂君子皙完全听不懂,根据发音记录下来歌的内容,于是请人将这首歌翻译成楚语,如下:“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10]子皙是楚康王(前559—前545年)的弟弟,可见这首歌是公元前6 世纪中叶的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