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河南商代妇好墓,刺绣艺术发现

河南商代妇好墓,刺绣艺术发现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迄今发现最早的刺绣印迹,在河南安阳商代妇好墓出土的铜觯上,针法是锁绣。光绪三十三年,沈寿在京城参加创办农工商部绣工科,这是我国官办的第一所以刺绣为专业的工艺美术学校。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顾绣在列。其中沈寿为我国近代的杰出刺绣艺术家、教育家,晚年口述的《雪宦绣谱》是中国刺绣史上一部比较完整的刺绣理论专著。

河南商代妇好墓,刺绣艺术发现

刺绣又名“针绣”、“扎花”,俗称“绣花”,古代称为“黹”或“针黹”,是指参照花样,在织物上运针刺缀、以绣迹构成纹样。刺绣的产生,一般认为略晚于纺织,随着缝纫技术的产生而逐步发展。《古今事物考》称:“舜始为绣也。”但这一说法的可信度不高,因为中国人喜欢把日常生活事物的发明权冠于某位名人。刺绣的产生当早于舜的时代,应该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史前人类有了可以遮体御寒的麻毛和丝织品后,就会在衣服上绘画、刺绣。再从文化角度看,刺绣和古代图腾崇拜也有着密切关系,今天仍然有少数民族在衣服上绣上图腾对象。

迄今发现最早的刺绣印迹,在河南安阳商代妇好墓出土的铜觯上(现藏于瑞典远东博物馆),针法是锁绣。西周时期刺绣已经常见于史书,一般只有上层士大夫才能享用,如《诗经·豳风·九罭》称:“兖衣绣裳。”《管子·小匡》称:“食必梁肉,衣必文绣”。两汉时期的刺绣业已经非常发达,从事刺绣的主要是中原地区的女性,王充《论衡·程材篇》说:“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绵,钝妇无不巧,日见之,日为之,手狎也。”此时刺绣已经由冕服、宫室的富丽装饰,逐渐步入寻常百姓家,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中,而且在今天的丝绸之路上,也出土了大量汉代绣品。魏晋南北朝时,刺绣用途得到进一步拓展,常用于殿堂寺庙的装饰、绣制佛像和其他佛教用品,呈现出鲜明的佛教艺术特征。唐时的刺绣风格不再出现两汉那种横排、呈现上古神秘气息的云气和奔腾的图纹,确立以鲜艳的花卉和清新的花鸟纹的主导地位,色彩富丽,造型丰满。宋代刺绣则呈现出工整秀美的风格,质朴明丽、针法精湛,图案方面花鸟写生更加游行。明清时期的刺绣工艺更加盛行,刺绣品广泛用于宫廷和民间日常生活中,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四大名绣也产生于这一时期。

几千年来,刺绣业一直是采用母教女、嫂授姑或手工作坊师傅带徒弟的传艺方式,到近代得到改变,这是刺绣业在近代重焕青春的重要原因之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沈寿在京城参加创办农工商部绣工科,这是我国官办的第一所以刺绣为专业的工艺美术学校辛亥革命后,江苏多所女子职业学校开设绣工科或刺绣课,开始正规化教学,其中颇有建树者,有张謇出资创办、以刺绣业为主的南通女工传习所,丹阳人吕凤子创立的丹阳女子职业学校等。时至今日,工业化的机器大生产虽然已经成为社会主流,但刺绣这一传统手工艺并没有被遗忘,而且在题材、针法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这是作为传统工艺的刺绣能保持持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江南地区自宋元以来发达的商品经济环境,促使刺绣等手工业不断创新。明代上海顾绣以技法精湛、精工细腻而震溢海内,享盛誉二三百年。明嘉靖三十八年(1556年),顾名世高中进士,筑露香园于今上海九亩地露香园路(路名即纪念此园),因此顾绣也称“露香园绣”。顾名世长媳缪氏就擅长绣佛,次媳韩希孟更是名手,其刺绣均以精细著称,时绣品主要为馈赠亲友。顾名世去世后,顾氏家道中落,于是设帐授徒,顾绣技艺外传,顾家还设立绣坊,出产绣品称为顾绣。顾绣流传作品较多,最著名的还是韩希孟绣,世称“韩媛绣”。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顾绣在列。(www.daowen.com)

清代四大名绣均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以苏州为生产中心的传统手工丝线刺绣即苏绣,位居其中。苏绣的特点是针法丰富、绣工精细,擘丝细如游丝、构图工整秀美。春秋战国时期,吴地与中原地区的频繁交流,使得织绣与刺绣工艺相继传入,本来吴地就有“断发文身”的习俗,于是顺理成章地发展为“披金被绣”。《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载夫差伏剑自尽前,让手下“罗绣三幅”重复罩目,以掩他识人不明之过,说明吴国时吴人已经有刺绣日用品了。此后刺绣在吴地日益流行,分为闺阁绣和商品绣,前者在富庶人家世代相传,作为名门闺媛的基本功,后者普遍见于城镇女性为绣庄加工绣品,作为副业贴补家用。到清代,苏州绣发展到全盛时期,商品化程度极高。清朝廷在苏州设立织造局,皇室享用的绣品尤其是龙袍,大多出于苏绣。曹雪芹的祖父曹寅长期任江宁织造,所以曹雪芹对苏绣非常熟悉,《红楼梦》多次出现苏绣场面的生动描写。民间绣庄更是林立道光年间刺绣业设祠堂于葑溪,同治六年(1867年)创立刺绣业公所——锦文公所,至光绪年间,苏州经营刺绣的知名绣庄有人和瑞、人和震等70 余家,最高时达到150 多家。苏州周边乡镇如木渎、西津、枫桥、横塘、新郭、光福、香山、东渚、蠡墅等,都有一大批农村女工从事家庭绣业,并形成不同的分工。

在悠久的刺绣业发展史上,江南地区涌现出诸多刺绣名家。丁佩,字步珊,清代嘉庆道光年间上海市松江人,曾在无锡居住,她认为刺绣要崇雅,重视民间刺绣的朴素艺术特色,反对宫廷刺绣的华丽宝贵风格。丁佩著有《丁佩绣谱》,是中国刺绣史上第一本正式出版物,对刺绣工艺作了全面的理论总结和概括,并提出了刺绣工艺的七字规律:齐、光、直、匀、薄、顺、密。陈芸(1763—1803年),字淑珍,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嫁给《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为妻。陈芸自幼丧父家贫,婚后与沈复感情深挚,平时常以刺绣补贴贫寒之家的开销,夫画妻绣,琴瑟相合,后接受友人请绣《心经》一部,十日赶成。随着《浮生六记》的流传,芸娘这一女子及其绣艺也渐为人知,可以说,陈芸是江南地区无数擅长绣艺的普通女子的真实代表。

近代的江南刺绣名家更是纷纷涌现。20 世纪初,中国刺绣作为优秀民族工艺品代表之一参加过多次万国博览会,屡屡斩金获银,如苏州人沈寿及其胞姊沈立、无锡荡口人华璂、生于苏州的回族人金静芬、常熟梅李人王守明、吴县蠡墅人丁渭奇、无锡人王畹香等。其中沈寿为我国近代的杰出刺绣艺术家、教育家,晚年口述的《雪宦绣谱》是中国刺绣史上一部比较完整的刺绣理论专著。沈寿原名云芝,字雪君,晚号雪宦,生于收藏之家,及笄之年就已经是绣艺精巧的闺阁名手。光绪三十年(1904年)慈禧七十寿辰时,沈寿与其弟子金静芬精绣八幅佛像进献,一举成名。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作为刺绣史上第一个出国考察的刺绣艺人,沈寿与其丈夫浙江人余觉一共赴日本,接触到日本刺绣和西洋美术,眼界大开,此后以西洋画作绣稿、结合中国刺绣技法,将传统刺绣推进到“仿真绣”的新阶段。沈寿还是位刺绣艺术教育家,1905年,京师农工商部绣工科开办,沈寿被聘为总教习,余觉为总理。1913年8月,沈寿在苏州马医科旧宅开办同立绣校,课徒授艺,次年8月经张謇力邀,就任南通县立女工传习所所长、南通织绣局局长,为江苏乃至全国培养了一大批刺绣工艺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