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吴越文身与江南服饰的发展

吴越文身与江南服饰的发展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身也是先秦吴越民众的常见打扮。一般认为,吴越民众的这种文身习俗,是以后的江南服饰喜欢刺绣的重要来源。春秋战国时期,诸国长期互相攻伐,各地文化也彼此融合,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又以强硬手段整合全国风俗,推行大一统的文化政策,因此至少在秦汉时期,吴越地区的服饰在保持一些自身特色的同时,整体上和中原地区已经没有明显区别,都是上衣下裳或者深衣,以冠饰首。

吴越文身与江南服饰的发展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穿衣服? 这个问题已经难以回答,《易经》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但很显然衣服的出现要早得多,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很可能已经穿上衣服,他们已经会用骨针,出土的骨针长约82 毫米,通体磨光,针孔小,针尖锐,证实山顶洞人“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中华服饰文化史可以看做由此发端”[1]。四千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过每平方厘米经纬各有20 ~30 根的细葛布和每平方厘米经纬各有40 ~50 根的绢,显然当时的良渚人已经穿衣,而且衣服的品种并不单一。

到商周时期,中原华夏族人已经形成了区别于周边游牧民族的上衣下裳、束发右衽的服饰形制。《论语·宪问》载孔子在感慨管仲“尊王攘夷”的功绩时,称:“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披发左衽”正是春秋战国时期游牧民族的装束,而中原地区的华夏族流行深衣,即把上衣和下裳连在一起,相当于现在的连衣裙,衣长齐膝、曲领右衽,男女老幼均穿,尤其是上襦下裙的女服样式,自战国至明清,长短宽窄时有变化,但都保持着基本样式。华夏族的宽衣博带穿在身上显得飘逸大度,却不适合骑马打仗,不利于和游牧民族的争战,于是生活在北方的战国赵武灵王把短衣窄袖、左衽长裤、革带皮靴的胡服引进中原。此后,衣裳相连的深衣和胡服共同成为汉人服饰的基本元素。

先秦时期吴越民众的衣着形制和上衣下裳、束发冠制的中原人迥异,表现为“断发文身”,在自视优越的中原儒家学者眼里,这是“残毁身体”的表现,实际上这只是特定自然环境下的生活方式,即适合于当时的湿热气候环境的衣着打扮,与落后全无关系。“断发”是因为江南为水乡泽国,吴人经常要下河湖捕鱼捉虾,长发容易被水草纠缠,当然不方便。根据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时吴国大墓出土鸿杖蹲部的跪坐铜人可以知道,当时吴人“断发”是将额顶及两鬓头发剪短,其余头发并不剪断,而是维持原状,梳理盘束脑后为椎髻。这种发饰和中原地区仍然有很大差别,《吴越春秋》载寿梦元年(前585年),吴王寿梦向鲁成公请教周礼,鲁成公专门为其演示全套周礼,钟鼓齐鸣、礼乐纷呈,令寿梦极为感慨地称:“孤在夷蛮,徒以椎髻为俗,岂有斯之服哉!”(www.daowen.com)

文身也是先秦吴越民众的常见打扮。江南地区河湖密布,湿热多雨,遍布各类鳞虫蛇类,于是民众在下田劳作或湖浜捕鱼时,在身上文出花样、扮成龙子,以求得蛇虫之首蛟龙的保佑,如《礼记·王制》称:“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应劭注曰:“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这其实是一种带原始巫术性质的图腾崇拜,在生产力相对欠发达的时代实属正常,世界各民族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一般认为,吴越民众的这种文身习俗,是以后的江南服饰喜欢刺绣的重要来源。

春秋战国时期,诸国长期互相攻伐,各地文化也彼此融合,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又以强硬手段整合全国风俗,推行大一统的文化政策,因此至少在秦汉时期,吴越地区的服饰在保持一些自身特色的同时,整体上和中原地区已经没有明显区别,都是上衣下裳或者深衣,以冠饰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