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南文化十六讲:饮食展示身份与地位的变迁

江南文化十六讲:饮食展示身份与地位的变迁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饮食在先秦社会中被赋予展示身份和地位的功能。秦汉以后,饮食领域的等级差异虽然有所减弱,但一直存在。实际上,明代中后期在饮食领域出现的这股奢靡之风,并不局限于江南一隅,而是遍及南北各地,只不过在经济富庶的江南地区相对更为典型罢了。

江南文化十六讲:饮食展示身份与地位的变迁

饮食在先秦社会中被赋予展示身份和地位的功能。周代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宗法社会,各等级的人食有常式,不许僭越。一般而言统治者才能经常吃肉,被称为肉食者,平民庶人很少能享用肉类,被称为蔬食者。孟子力倡的仁政之说,其理想场景之一就是“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论语·乡党》称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洁,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孔子在饮食方面如此讲究,并不是因为贪图口腹之欲,而是因为他要通过这种高标准的饮食要求和方式,来体现他区别于平民的贵族身份。统治者内部也要靠不同的食制来体现等级尊卑,如宴饮时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彼此之间不得逾越。

秦汉以后,饮食领域的等级差异虽然有所减弱,但一直存在。到明初,天下甫定,朱元璋就制定并颁布了有关饮食、服饰的标准,要求社会各阶层严格遵守贵贱尊卑之别,不得越雷池一步,江南地区在明前期和全国一样,在饮食方面很少出现违礼僭越之举。

大致从嘉靖年间开始,物流业的发达使得天南海北的特产很容易地周转全国,如绍兴名士张岱《陶庵梦忆》卷四《方物》就记载了全国各地的美食,种类之繁多,令人目不暇接,为江南地区的餐饮消费业提供了丰富原料。商品经济的发展又使得江南地区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于是,人们在饮食领域久遭禁锢的消费和享受欲望得到激发和释放,统治阶层借饮食定尊卑的各种制度大多被打破和无视,饮食领域的等级色彩被剔除,视美食为人生追求。

尤其是明代中后期阳明心学兴起,带动一股重视个体、关注自我主体意识觉醒的社会潮流,不少文人大胆追求口舌美味之举,消除附加在饮食上的礼教尊卑等级观念,打破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束缚,视饮食美味为一种值得追求的人生至乐境界。曾经担任过吴县知县的袁宏道提倡“真乐”人生,将“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鲜,口极世间之谭”列为“快活”之首。绍兴名士张岱则在自己亲手撰写的墓志铭中,毫不掩饰称自己有“好美食”的嗜好。名士冒辟疆于明亡后携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双宿如皋水绘园,两情缱绻,《影梅庵忆语》卷三载冒氏既满足又不无惆怅地称:“余一生清福,九年占尽,九年折尽矣。”所享“清福”就包括董小宛的高超烹调艺术。(www.daowen.com)

与此同时,饮食风气也由敦厚俭朴一变而为浮糜奢侈,无论是王公贵胄、缙绅士大夫,还是普通民众的宴饮和日常饮食,陈列的菜肴越来越多,盛装的器皿越来越精细,宴饮的礼仪越来越讲究。

华亭(今属上海松江区)人、戏曲名家柯良俊曾比较过他幼时和长大后,家乡江南一带的民间宴会风俗,他在《四友斋丛说》中记载道:“小时见人家请客,只是果五色肴五品而已。惟大宾或新亲过门,则添蝦蟹蚬蛤三四物,亦岁中不一二次也。今寻常宴会,动辄必用十肴,且水陆毕陈,或觅远方珍品,求以相胜。”如果是郑重其事的宴请,则“肴品计百余样,鸽子斑鸠之类皆有”。何良俊生活于1506—1573年,他的所见所闻应当是明代中后期的情形。到明末崇祯时,松江地区的奢侈之风更甚,据崇祯《松江府志》卷七《风俗·俗变》载:“席必备列方圆蔬果之外,桌榼围碗,添果时蔌;遇公宴,上司乡绅,醵分器用,靖窑肴菜百种,遍陈水陆;选优演剧,金玉犀斝,递举行觞,或翻席复设于别所,张华灯,盛火树,流连达曙,俗贫而示之以侈。”

实际上,明代中后期在饮食领域出现的这股奢靡之风,并不局限于江南一隅,而是遍及南北各地,只不过在经济富庶的江南地区相对更为典型罢了。毕竟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多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口腹欲望自然会同步提升,这属于人的本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