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南文化发展史:从火耕水耨到精耕细作

江南文化发展史:从火耕水耨到精耕细作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代江南地区最为著名的生产方式,可以用火耕水耨来形容。直到西汉时期,火耕水耨仍然流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要注意的是,以往人们将火耕水耨视为一种较为落后的生产方式,实际上,在当时是一种适合江南地区的生产方式。因此,火耕水耨是对长江中下游农业生产方式的抽象概括,是当地人们结合特定地理环境所采取的特定耕作方式,并不是如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是落后的代名词,更不能据此简单判定是江南生产方式落后的表现。

江南文化发展史:从火耕水耨到精耕细作

古代江南地区最为著名的生产方式,可以用火耕水耨来形容。火耕很容易理解,是指放火烧地,水耨一般解释为放水淹草,时稻苗长得比杂草高,草被淹死而稻苗无损。直到西汉时期,火耕水耨仍然流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要注意的是,以往人们将火耕水耨视为一种较为落后的生产方式,实际上,在当时是一种适合江南地区的生产方式。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先秦及秦汉时期楚越之地人少地多,人不胜地,于是人们采取了这种后人看上去显得粗放的耕作方式,这和北方地区的早期农业生产方式放火焚山,烧去山丘草木、再以柱即木棒插洞点种一样,有异曲同工之效。两者都是当地民众在生产实践中,根据所处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所采用的生产方式,而且其具体的操作方式、生产工具和技术含量会随着生产力水平发展而不断变迁和提高。因此,火耕水耨是对长江中下游农业生产方式的抽象概括,是当地人们结合特定地理环境所采取的特定耕作方式,并不是如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是落后的代名词,更不能据此简单判定是江南生产方式落后的表现。

东汉中后期,已经出现南粮北调的情形,江南地区的粮食生产在供应本地民众的日常食用之余,还经常由官府调剂北方中原遭受荒灾的郡县。再到六朝时期,江南之地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垦田面积日益增多、耕作技术不断改进,牛耕已经普遍推行,粪肥也在推广,稻米的单位面积产量增加,麦、菽等北方作物开始在江南种植。三吴[5]之地成为著名的粮食产地,如《宋书·孔季恭传》称:“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又如《宋书·始兴王濬传》称:“(吴兴郡)地沃民阜,一岁称稔,则穰被京城。”(www.daowen.com)

到两宋时期,江南地区的稻作生产日益发达,无论是水稻的生产工具、耕作制度,还是水稻的亩产量、品种等,在全国都居于领先位置。江东犁(曲辕犁)以及钢刃熟铁农具在当时广泛使用,水田耕作工具已经成套,此外还有起秧工具秧马,平整田面的磟碡、砺,碎土除草的耙,扬净稻谷的扬扇,等等。占城稻和其他早稻品种在江南地区的引进和推广,使得复种技术进一步成熟,包括双季稻和稻麦两熟制。水稻品种方面,两宋江南地区的早晚稻品种达到50 多种,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品种,其中不乏全国知名的优良品种。《吴郡图经续记》载吴中的“稻有早晚,其名品甚繁,农民随其力之所及,择其土之所宜,以次种焉。惟号‘箭子’者为最,岁供京师。”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常平使者刘寄搜刮得钱50万缗,准备买成粳米输入宫中以讨好当权的宦官杨戬,杨戬专门派人持圣旨,“责以米样如苏州”[6],说明苏州产的稻米已经以质优闻名。亩产量方面,江南地区的水稻产量比较高,景祐初(1034—1035年),范仲淹出任苏州知州,翻检簿书后,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指出:“一州之田,系出税者三万四千顷;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计出米七百余万石。东南每岁上供之数六百万石,乃一州所出。”[7]朱熹在《奏救荒事宜状》中说淳熙时浙东路绍兴府六县的稻田,“每亩出米二石”。由此可见,两宋江南地区的水稻田每亩产米2~3 石,在机器加工前,稻谷出米率不可能很高,故亩产米2 石折算为亩产稻谷4 石,这个数值和北方的小米等产量相比要高得多。

南宋学者高斯得曾在诗文合集《耻堂存稿》中对浙江地区的耕作过程有一细致描绘,堪称是江南地区精耕细作生产的典型反映:“浙人治田,比蜀中尤精。土膏既发,地力有余,深耕熟犁,壤细如面,故其种入土,坚致而不疏。苗既茂矣,大暑之时,决去其水,使日曝之,固其根,名曰靠田;根既固矣,复车水入田,名曰还水,其劳如此。还水以后,苗日以盛,虽遇旱旰,可何无忧。其熟也,上田一亩收五六石,故谚曰:苏湖熟,天下足。虽其田之膏腴,亦由人力之尽也。”江南农田高产的原因,固然和土地肥腴有关,但大量劳动力的投入才是根本原因,换言之,在富庶江南的背后,是无数民众的艰辛和汗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