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一词最早出现在19 世纪中期的上海画坛,是海上画派的简称,本来与金陵画派、虞山画派、娄东画派一样同为画派名称。晚清大批外地画家为谋生或避乱纷纷来到上海,受到沪上欧风美雨的影响,也为迎合市场需要,他们不再墨守成规,而是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吸纳民间绘画和西洋画技法,形成融古今土洋为一体的海上画派,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就是代表,又称海派。不过,海上画派的作品因为勇于创新、个性鲜明,所以被正统士绅阶层斥为浅薄、混乱。继画坛之后,在京剧界也出现了“海派”一词,并与“京派”相对。
到20 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上发生了一场“京海”之争,更促使“海派”之说为大众所认可。
1934年1月7 日沈从文率先在《大公报》上发表《论“海派”》一文,他抨击道:“‘名士才情’与‘商业竞卖’相结合,便成立了我们今天对于‘海派’这个名词的概念。但这个概念在一般人却模模糊糊的。且试为引申之:‘投机取巧’,‘见风转舵’,如邀集若干新斯文人,冒充风雅,名士相聚一堂,吟诗论文,或远谈希腊罗马,或近谈文士女人,从官方拿到了点钱,则吃吃喝喝,办什么文艺会,招纳子弟,哄骗读者,思想浅薄可笑……”上海的曹聚仁起而反击,17 日在《申报》发表《京派与海派》,指出:“‘京派’和‘海派’本来是中国戏剧上的名词,京派不妨说是古典的,海派不妨说是浪漫的;京派如大家闺秀,海派则如摩登女郎。”“若大家闺秀可嘲笑摩登女郎卖弄风骚,则摩登女郎亦可反唇讥笑大家闺秀为落伍。”此后多位文人在《申报》“自由谈”和《大公报》“文艺副刊”发文,你来我往、唇枪舌剑。(www.daowen.com)
鲁迅于1934年2月3 日在《申报·自由谈》发表了《“京派”与“海派”》一文,他指出:“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自己也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而官之鄙商,固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在‘京派’的眼中跌落了。”应该说鲁迅先生关于京派、海派的阐述是比较公允的。
如果要概括海派文化的特点,那么上海开埠后形成的“海派”与“海派文化”,显然是社会的现象与历史的产物,也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展开。从积极角度看,海派文化历史上就具有兼收并蓄、开拓创新的显著特色,既吸取江南区域文化,尤其是苏州和宁波等地方文化的精华,又在开埠后大量引入西方的器物和制度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糅合古今中西,最后蕴酿而成丰富多姿、魅力张显的海派文化。再从消极角度看,海派文化观念中也有过于崇尚西洋社会、过于崇尚奢浮风气的成分在内,甚至有着较为明显的市侩气息,时至今日,还有一些老年上海市民习惯以“海派”来形容卖弄噱头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