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区之所以能够成为人文荟萃之地,不仅得益于北方人才的南迁,还因为自宋代以后无论政府还是民间对学校教育都十分重视,官办的学校和民办的书院都非常兴盛,崇文重教蔚然成风,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江南地区的兴办学院书院之风,与一代教育名家胡瑗有着密切关系。胡瑗祖籍山西安定堡,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生于今江苏泰州,自幼聪颖好学,但先后7 次应试都不中,于是在40 岁时放弃科举返回泰州,在华佗庙旁的经武祠(今江苏省泰州中学所在地)办了一所安定书院,靠授徒度日。景祐元年(1034年),42 岁的胡瑗到苏州设学讲授儒家经术。正值范仲淹被贬到苏州任知事,在南园开办郡学,于是聘他为首任教席,并送自己的儿子范纯佑入学。胡瑗到任后即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校规,在范仲淹的鼎力支持下,苏州郡学很快就成为各地学府的楷模。
庆历元年(1041年),胡瑗调密州(今山东诸城)任观察推官,旋因父亲去世而辞官回家奔丧。翌年复出,改任保宁(今浙江金华)节度推官。不久应湖州太守滕宗谅之邀到湖州州学任主讲教授。在湖州期间,胡瑗提出了“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弘教化而致之民者在郡邑之任,而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10]的至理名言,一改当时崇尚辞赋的风气,在学校中开设经义与治事二斋,即相当于现在的两个专业,在中国教育制度史上第一次实行分科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胡瑗常采取讨论法,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来进行教学,学生中有的重视儒学经术,有的好谈兵战军事,有的专攻文学赋艺,有的推崇道德节操,胡瑗经常让他们彼此切磋,然后召集在一起,就某一话题展开讨论,让每个人都参与并充分发表观点。
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推行新政,在京城开封效法湖州的办学经验兴办了一所太学,任命胡瑗为国子监直讲(主讲教授),晋光禄寺丞。胡瑗在太学中仍然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的平等切磋交流,营造出一种笃实醇厚的学风,故深得学生与朝中上下的敬重,被神宗尊称为“真先生”。嘉祐元年(1056年),64 岁的胡瑗晋升太子中舍暨天章阁侍讲,成为当朝太子的老师。三年后胡瑗积劳成疾,病故后葬于湖州。(www.daowen.com)
胡瑗创立的这套注重经世致用、明体达用、分斋教学的方法被称为“苏湖教法”,号称“湖学”。胡瑗学识渊博,在科场上没有取得成功,却创立了一套具有某种素质教育特点的“苏湖教法”,虽然不可能取代应试教育,但终成一代名师。
胡瑗的“苏湖教法”还对南宋江南地区蓬勃兴起的书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熙宁年间(1068—1077年)和崇宁元年(1102年),在范仲淹、王安石、蔡京的主持下先后三次兴学,除了扩大朝廷办的太学以外,并要求天下州县普遍开设地方学校,建立起县学、州学、太学三级学校体系,这一学校教育体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南宋时书院的发展更为蓬勃,据统计,两宋书院总计515 所,其中北宋73 所、南宋442 所,有317 所是南宋时创建的,另有125 所虽然不能确定创建的时代,但是在南宋都有活动。北宋的书院分布于14 省,平均每省5.2 所,南宋的书院分布于11 省,平均每省40.2 所,为北宋的7.7 倍。南宋时不仅书院大大兴盛,而且江南的江西、浙江等省成为书院最为密集的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